小蓝本怎么刷?刷几遍?一文教你刷“小蓝本”的正确姿势!

“小蓝本”又称“小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称《数学奥林匹克小丛书》。这套丛书分为初中卷和高中卷。最新版(第三版)的初中卷包含 8 卷,高中卷包含 18 卷(分为 A、B 两辑,前8卷为A辑,内容比较基础,后 10 卷为B辑,旨在拓展拔高)。
作为数竞党必备的竞赛指南,相信无论是萌新还是dalao都饱经它的“摧残”与洗礼,竞赛圈也常流传着关于此书的种种传说。
很多初次入门数学竞赛的同学,一般都是先接触初中卷小蓝本,所以今天跟大家讲讲初中“小蓝本”刷题指南!
一、初中“小蓝本”的内容
初中小蓝本共8册,涵盖了课内和奥赛的全部考点,前7册包含代数、几何和数论,第八册是前7册的综合提炼。小蓝本前5册为初中校内拔高,后三本涉及到竞赛知识。小蓝本在内容上的讲解大体分为了考点-例题-习题三个部分:
《因式分解与技巧》177道题
《方程与方程组》164道题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105道题
《三角形与四边形》177道题
《圆》112道题
《整除同于与不定方程》116道题
《组合趣题》70道题
《初中数学竞赛中的解题方法与策略》120道题
每个章节开头部分会配备对应此章节的概念描述和公式标注,然后是习题部分。题型难度并非一上来就是奥赛难度,而是层层递进的,让学生可以有一个适应奥赛的过程。
二、初中“小蓝本”适合谁?
小蓝本的初中卷,适合课内学得较好的同学学习,一般建议尖子生进行再拔高时使用。
另外,没有初中竞赛基础、有兴趣在高中阶段深入学习数学的同学,也不妨抽时间过一遍小蓝本的初中卷。例如代数部分的因式分解、常见的处理技巧,几何部分的三角形五心、四点共圆,等等,都是有必要掌握的基础,对后续学习数学是很有帮助的。
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两本适合初中尖子生提高,并且也适合初中数学竞赛生入门使用的教辅材料。
1、《数学探究应用新思维》 黄东坡
这本书不仅同步课内,更高于课内,是可以用于提升数学能力的练习书,对课内数学问题不大的学生而言,是很好的辅导书,在现在中考过于简单的北京教育氛围下,这样的书很好的帮助了初中生过渡到高中数学。
本书适合中考成绩优异的尖子生拓展思路。
2、《数学培优新方法》黄东坡
这本书面向中等以上的学生,以中考题、竞赛试题为载体,寻找中考与竞赛的交汇点,通过典型例题的解决着意为学生领悟、掌握和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创造良好的情境。本书将每个年级精编为多个专题进行训练,每个专题力求达到知识与能力并举,培优与竞赛兼顾,激发学习兴趣;在编写过程中,又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优化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约一半为阶段测压轴题和中考压轴题,一半为数学竞赛题,难度比较适合成绩优异的、想冲击难题的初中生使用。
(难度:新思维<新方法)
三、初中“小蓝本怎么刷?
小蓝本每个章节开头部分会配备对应此章节的概念描述和公式标注,先大致看一下这一章会学哪些,在脑海中构建出知识点大纲。
然后是习题部分,题型难度层层递进,让学生可以有一个适应奥赛的过程。解析过程也很详细,用到的考点和公式都有标注,还配有思路点拨和方法拓展的讲解。
小蓝本配备的习题多为奥赛题型,难度较高,先将前七册小蓝本吃透以后,再用第八册来巩固,习题答案解析在书的最后。当然,不能死磕一个章节。如果某一章节独立解题的效率太低,建议跳过该章节,以免影响刷书的进度。
再说那些刷起来感觉困难的章节,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说明题目的难度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看了答案也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现象。这时,建议灵活制定学习计划,不要死磕到底,日后进行二刷时,解题能力有所增长,是完全可以再次进行学习的。
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如果刷书障碍较大的章节颇多,那不妨考虑放下小蓝本,补一下更全面的竞赛基础用书:
《奥数教程》:这本书兼顾中考与竞赛。内容从课本知识出发,由浅入深,逐步过渡到竞赛知识。而且还配了大量的高清讲解视频,非常适合初中打基础。除了题目没有那么难,其它总体都很好。而且它其实很多内容是中考知识的拔高,不仅适合竞赛生的入门学习和自学竞赛,而且就算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去学也不怕因为学竞赛耽误了中考。
小蓝本虽经典,但不适合萌新入手。作为数竞的经典教材,小蓝本的每本分册都会选入一些简单的题目。
它的专题性很强,书中只对知识基础和基础概念进行简单罗列,部分分册中的基本方法在讲解中也未做重点性的分析。因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而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也不过是理解其中的部分习题和答案,很难使付出和收益成正比。
通过对大批竞赛选手的学习经历进行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小蓝本的有效利用,大多发生在自学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一试基础能力的同学身上。当然,除了对小蓝本的学习之外,他们对其他书籍还多有涉猎。
小蓝本应该怎么刷?第一遍刷题,例题不要求独立解题,但一定要思考问题,重在理解和对解题方法的学习。对于课后习题,同样要重视对题目的思考,思考的时间应多于对例题的思考。当然,要把握学些时间,不能死磕一个章节。如果某一章节独立解题的效率太低,建议跳过该章节,以免影响刷书的进度。
再说那些刷起来感觉困难的章节,你之所以有这种感觉,说明题目的难度超过了你的能力范围,看了答案也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现象。这时,建议灵活制定学习计划,不要死磕到底,日后进行二刷时,解题能力有所增长,是完全可以再次进行学习的。
厚厚的十几本书,要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一方面,部分分册中涉及的知识内容超出了联考的考试难度,如果以省一为目标,没必要进行全面性的学习。另一方面,部分分册的内容,如数论部分,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都稍有不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选择更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而不是刷完小蓝本。
小蓝本按什么顺序刷?小蓝本的刷题顺序,我们不强调统一标准,可以按照大家对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选择已有一定基础的部分着手,或是从自己擅长的部分作为开始,合理规划自己的刷书次序。
如代数部分的几个分册,可以在学完一试部分的相关章节后,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开始看。此外,平面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的两个分册也可以优先选择,后两个知识模块的分册可用于数论,组合的入门使用,但要系统,深入的学习还需另外配置其他的教材。
小蓝本刷完,能取得什么效果?通常情况下,刷完小蓝本后,大家会对竞赛一试,二试的考点有个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但是想要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往往需要其他书籍来补充缺少的知识点。
至于,小蓝本刷n遍就能进省队的说法,我们不妨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准确性。随着刷的次数越多,从这本书中得到的收益会越来越少。反复死磕同一套书,可能你只是对小蓝本更熟悉了,而不是真正提高了。
小蓝本,号称初中数学的天花板,这套书为竞赛而生,主打的是专项训练和进阶提升,它的内容是基于课内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技巧的训练和综合应用,不论孩子走不走竞赛之路,即便是参加中考,都需经过必要的拔高和训练,因为在中考的高端题目上,中考题和竞赛题,有很强的吻合度。而且学过初中奥数的学生对中考数学的难度,能够更快适应,从长远眼光来看,一些初中奥数的学习内容,其实就是高中必学的内容。
初中卷小蓝本,全套8册,前5本,是针对初高中非常重要的计算能力(包括因式分解技巧、方程与方程组)、以及函数压轴题和竞赛题(包括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还有几何压轴题和竞赛题(包括三角形与四边形和圆)等,进行的专项训练和进阶提升。
小蓝本之后做什么?
虽然小蓝本是按照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四大经典板块来分专题的,但是很明显代数比重相当大,其次是几何(第三版新增的四本书都是几何),组合所占比例很少,数论更是在初中、高中分别只有一本涉及。因此在这些薄弱方面一般还要用其他系统教材或专题训练书目来补全,后续也将介绍此类书籍。
解题方法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有意识地解决有意义的题目来训练。反复按照专题刷同一套书,容易导致解题套路化。不如利用小蓝本将薄弱专题突破之后,用高质量的题目(例如近年的比赛真题)实战训练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技巧。
最后,不要忘记,一味刷题也许无助于了解大学数学专业的面貌。熟练掌握到一定程度以后,有时间的同学不妨试着提前看看大学的入门级专业课程,为明确(或排除)未来的求学方向早做准备。
为什么一直有人说,小蓝本的学习,不适合大部分学生?因为有志于让自己的孩子走强基计划和学科竞赛,这条路的家长,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数理化思维,进行奥数学习,争取进入偏重数学竞赛的市重点中学。与此同时,努力学英语,背单词,在小学结束时,英语要达到中考水平,上了初中后,英语要达到高考水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数学或者是其他竞赛科目,腾出更多的学习时间。所以,提前搞定英语,长期持续的进行语文的积累,然后主攻数学,这是走强基计划和学科竞赛的孩子,最合理的学习规划。有了这样的计划和准备,才可能会依托获得的竞赛成绩。或者是参加强基的培训,获得保送,或者是高考时通过降分录取,进入清华北大,或其他985大学。但是,尽管是有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规划了,大部分孩子学竞赛、搞竞赛,都不会有任何结果,还得是正常参加高考上大学。
所以,还是建议大部分学生,学习小蓝本一定是在课内基础扎实,确实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为了拓展思维、培养数理化素养,适当的学习和琢磨一些难题、大题和竞赛题,练练自己的大脑。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