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培八少八素选拔考试的神测/思维题到底是什么?会取代奥数成为小升初点招标准吗?



导读
要是帝都小升初最受关注的学校,非老大和八中莫属,更严格来说,是ZP和八中少年班/素质班
今天老金不讲很敏感的政策部分,而是聚焦于他们的测试题上
有人叫 思维测试、有人叫 神测、有人叫 智商测试,反正明显是区别于小学课内学习的语数英
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也就涌现出很多做这种培训的课外机构。
有人说这些学完了很有用;有人说智商根本没法培训,这些培训都是蒙人的
今天,老金可能要用很长的篇幅(一万多字,认真点读半小时,特别认真得一小时),来尽量为大家说清楚这两个问题
1、思维测试是什么?
2、备考到底有没有用?
不想看长篇大论的,可以拉到文章第7、8部分直接看结论哈

其实无论是一直很流行的奥数题,还是现在的思维题,简单来说都是一种筛选标准。只要有择校,都会存在筛选标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有的学校考过钢琴、有的考过围棋、甚至北师大二附中(那会儿初中部还不叫三帆)还考过五笔输入法哈¥%&*#@
奥数成为标准,主要还是老大的推动,以前文章写过,今天不扒坟
但从ZP诞生之后,准确说是2012年那届选拔开始,思维题就开始成为海选的绝对主角了
咱们随便看两道
八少八素的海选,前几年也是跟上面类似的题
不过19年又改成了下面这种,每个符号对应一个数字,然后对照下面来做四则运算,更偏向对孩子反应能力的测试
另外,很多学校也在笔试中加入了类似的题型,比如这届80中搞的选拔
很显然,思维题也是一种选拔标准而已
以前的奥数选拔,虽然对先天要求也很高,但后天训练也极其重要,一个孩子没学过奥数,直接去做奥数题,基本不太可能做得出来,因为知识点远高于课内数学。
而思维题,即使没有学过相关知识,也是可以做出来的,更多考查先天。
那么,这个思维题,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1
门萨测试
而说到思维题,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门萨测试”了
以下内容摘自度娘
这个著名俱乐部拥有10万多名会员,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门萨测试试卷(标准情况下)有30题,限定时间回答问题.图形部分为40分钟,知识部分为60分钟。答对23题,换算成智商是148也就是可以加入门萨俱乐部的标准。
测试题一般从注意力,观察力,逻辑思维,想象力和记忆力这几个方面出题!
这三十道题中分布比例大致相当,你会发现这些题目中有你更为擅长的,也就是哪一方面更为突出!
门萨智商测试(IQ Test)只能帮助个人对自己的智商水平做粗略的评估,因为影响得分的偶然因素很多。门萨智商测试(IQ Test)只有利于那些兴趣偏重自然科学的人,而不有利于那些偏重语言文字方面的人,也不利于具有较强记忆能力的人。
门萨智商测试(IQ Test)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自测,对于小学生,可以适当加分(参照智商换算表: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MA(Mental Age智年年龄)/CA(Current Age实际年龄)×100)。
大家度娘一下,可以找到一些题和flash在线测试
不过这个其实是丹麦智商测试题,共39道,跟门萨测试题很相像,都是图形推理
如果20分钟内完成,并且得分130+,据说就到了门萨测试的门槛(是有资格测试的门槛,不是俱乐部的准入门槛)
不过俱乐部题库应该是随时更新的,新加入的应该都会编一些新题,至于现在的长啥样,因为老金智商不够,关键也不知道哪测,所以就不得而知了
猜测应该是会员邀请制,类似于传销吧.....
据说在北上广深都有考点,不知道有没有小升初考试这么骚的操作
2
瑞文测试
还有一个知名度也很高的 瑞文测试
还是摘自度娘: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 SPM)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创制,在世界各国沿用至今,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所以广泛应用于无国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测试,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个单元在智慧活动的要求上各不相同,总的来说,矩阵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层次到多个层次的演变,要求的思维操作也是从直接观察到间接抽象推理的渐进过程
我又度娘了一下题目,竟然还是丹麦的那套题哈
看来这些类传销组织编题不易,所以是严格保密的哈
关键这真题弄出来也没有什么利益,不像 托福、SAT啥的,天朝机构都派老师去背题回来开辅导班哈
3
韦氏智力测试题
第三个知名度很高的就是“韦氏智力测验”了
韦氏智力测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是一个普遍用于全世界而广受重视的评估。不少研究结果均支持韦氏全面智商之概念,量表的个别分部测验亦可测试某些独特能力。它是由美国医学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David Wechsler)于1949年开始主持编制的系列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量表。该量表于1981年由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等主持修订。
1979一1981年间,在龚耀先主持下完成基于WAIS的修订工作,称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一RC)。考虑到中国城市和农村的现实情况,WAIS一RC分别制定了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城市和农村两式的测验项目相同,记分标准也一样,但各分测验项目的难易排列顺序和计算量表分与智商的标准不同。
两式各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5个分测验。
(1)知识:包括29个一般性知识的题目,要求被试者用几句话或几个数字回答,问题按由易到难排列。一般从第5题开始施测,如果5和6项均失败便回头做1-4题,被试者连续5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例:一年中哪个季节白天最长?一天中什么时候影子最短?
(2)领悟:包括14个按难易程度排列的问题。要求被试者回答在某一情景下最佳的生活方式和对日常成语的解释,或对某一事件说明为什么。一般从第三题开始,如果3、4或5项中任何一项失败,便回头做1、2项,连续4题失败则不再继续下去。
例:城市里为什么要有交通警察?种庄稼为什么要按季节?
(3)算术:包括14个算术题,依难度排列。被试者只能用心算来解答,不得使用纸和笔。一般从第3题开始,如果3和4题均得0分,便进行1和2题,连续4道题失败则停止该测验。
例:拿一元去买六角钱的糖,还可找回多少?6角钱一尺布,3元6角钱可买几尺?
(4)相似性:包括13对名词,每对词表示的事物都有共同性,要求被试者概括出两者在什么地方相似。题目按难度排列,被试者均从第一项开始,连续4题失败时停止该项测验。
例:你看斧头和据子有什么相似?现在你看狗和狮子有什么相似?
(5)数字广度:包括顺背和倒背两个部分,顺背最多由12位数字组成,倒背最多由10位数字组成,每一部分由易到难排列。任何一项一试背得正确,便继续进行下一项,如果有错误便进行同项的二试,两试均失败则停止该部分测验。两部分念出数目的速度均按每一秒钟一个数字,也不得将长数目分组念出,因为分组容易记忆。
(6)词汇:包括40个词汇,按难度排列,要求被试者解释词意。言语能力较差的被试者从第1题开始做,一般被试者从第4题开始,如果4~8项内有一个得0分,便回头测1~3个词。被试者若连续5个词解释不出则不再继续进行。
例:修理是什么意思?疲劳是什么意思?
(7)数字符号:1 ~9诸数各有一规定符号,要求被试者按照这种对应方式,迅速在每个数字下空格内以从左到右的顺序填上相应的符号,不得跳格。被试者从练习项目开始,正式测验限时90秒。
(8)图画填充:由21张卡片组成,每张卡片上的图画有一处缺笔,要求被试者在20秒内能指出这个部位及名称,其中第1、2项失败应指出缺失的部位及名称,从第三项开始不再给予这样的帮助。
(9)木块图:主试者呈现10张几何图案卡片,令被试者用4个或9个红白两色的立方体积木照样摆出来,在连续三项失败后停止此分测验,其中图案1或图案2两次试验均失败才算失败连续。3个0分停止该测验。
(10)图片排列:测验材料为8组随机排列的图片,每组图片的内容有内在联系,要求被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排列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其中第一项告之是“鸟巢”的故事,从第二项开始便不告之是何故事。如果第1、2项演示后仍失败,便停止此分测验,否则应完成全部测验。
(11)图形拼凑:共有4套切割成若干块的图形板,主试者将零乱的拼板呈现给被试者,要求他们拼出一个完整的图形。
这个就跟门萨和瑞文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了,尤其对文科生友好了很多哈,不像前两者简直是文科生地狱....
另外竟然还分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强烈建议ZP和八少素选拔时,也分成 西海鸡血版本,和其他区鸡汤版本
韦氏测试里还有百科知识的考查,也被ZP引入了测试当中
比如19年的这些题
我觉得最难的是第2题,如果你回答天安门广场,那只能说跟老金一样,知识储备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
其实天安门广场面积只排第5,现在最大的是大连的星海广场,有4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我猜这题应该是大连人出的)
韦氏题倒是比较好找,网上就可以买到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