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八素考察的专注力真的那么重要吗?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专注力是打开心灵的唯一门户,门户开得越大可以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一旦心灵门户关闭,大量的知识信息就再也无法进入。在跟随施建农教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查看了中科院心理所调查的大量数据,发现这些优秀的个体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重要特点---专注能力强。专注能力也是最终帮助他们在学业和不同领域内保持领先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从事教育工作的16年里,我们接触的大量成功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虽然天赋上限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专注能力则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在智商层面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在儿童、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尤为明显。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想要进行训练,则会事倍功半。而且在关键期形成的能力一般具有不可逆性,它能够为接下来发展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影响是很难被遗忘的。
另外,高智商不等于专注力强,平均每个人每三分钟就会分心一次,有研究表明高智商人群反而表现的更为频繁;所以孩子容易分心、拖拉、学不会,不一定是因为“笨”;毕竟98%的人的智商水平相差无几,专注能力差才是这一切的原罪。
一、儿童专注能力发展存在两个关键期:
4-6岁幼儿阶段
此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行为特点:
1、开始具有一定的视觉宽度,观察能力明显提升;
2、开始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疑问,问东问西;
3、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暂、不稳定,总是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经常“吃着碗里的,占着锅里的”;(电子产品除外,这里面存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问题,不展开讨论)
4、调皮好动,很少能够安静下来,但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会表现得非常专注。
7-14岁学龄阶段(这是儿童专注能力培养、训练的关键期)
此阶段主要表现出以下行为特点:
1、容易受外界新鲜、突变和运动的事物所吸引,引发专注力涣散;
2、专注力稳定性逐渐增强,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3、对一些具体的、活动的事物以及操作性的工作,专注力集中且稳定,对于抽象的事物、单调刻板、他认为无聊的事物,专注力非常涣散;
4、视觉宽度、集中度相对能力较弱,看文章丢字,低年级小学生还容易出现左右颠倒;
在这一阶段,专注力缺失儿童已经明显表现出分心、多动、冲动的行为特征,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活动与行为规范。比如小低年级专注能力较弱的孩子,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课文,英语更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去认,无法正确认知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二、专注力稳定性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根据调查发现,孩子的专注力稳定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同时得到增强的还有专注力的分配性、转移性等专注品质,少年儿童专注力集中稳定时间的一般规律见下表:
儿童年龄 | 集中稳定时间 |
5-6岁 | 约15分钟 |
7-10岁 | 约20分钟 |
10-12岁 | 约25分钟(八中初试约为45分钟) |
12岁以上 | 约30分钟 |
在分析孩子的行为表现、寻找专注力涣散原因及改进方案时,需要参照上表不同年龄段对应的专注力稳定时间,找出孩子专注力现状、提高目标与稳定性一般规律之间的差距,然后客观地分析其差距原因及提高方案。
例如某七岁孩子注意力稳定时间约10分钟(正常规律是20分钟),但学校每节课的时长为45分钟,如果孩子缺少科学、系统的训练,在学校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低于预期,甚至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八少素初试每部分考试定在15分钟,一共三部分总共45分钟,22年大部分孩子在第三部分“打鼹鼠”,也就是工作记忆模块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除了由于很多孩子没有事先接触过这类题型外,导致看不懂、慌乱、心里出现了波动。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专注力的集中稳定性开始出现下滑。
三、作为家长该如何抓住关键期,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1、以“制定计划”、“完成计划”培养专注力
家长帮助孩子每天制定“专注计划”,在所规定的时间只专心做一件事儿,家长不要打扰,做的不好也不要中途指责,在执行“计划”期间也不要让孩子一心多用、上厕所、吃水果等;“专注计划”可以包含看课外书,画画等休闲类计划,目的是在该“计划”期间,让孩子的集中稳定度尽可能的延长。这其实是一个很煎熬的过程,需要家长调整好心态,管住嘴。严格执行计划,并验收计划的完成度。而且效果不会很明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2、和孩子一起玩专注力训练游戏
游戏只要使用得当也是很受孩子欢迎的,尽量少用电子游戏,采用传统的实体游戏方式,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自关系;在趣味化尤其是带有竞争性的游戏活动中,最有利于儿童的专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但是在选择游戏时,注意不宜有过多的暴力、玩梗等元素;
推荐舒尔特方格比拼、乐高类、华容道类搭建比拼、魔方比拼甚至扑克牌类游戏(学习记牌分析牌)、围棋、象棋等,还有些比较有意思的桌游也可以。
3、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
沉溺于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的专注力伤害极大。建议家长要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同时严格杜绝观看短视频平台,因为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控制观看短视频的时间,更别说孩子了;而且观看短视频是一种无意注意。刷刷刷的习惯,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