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升初4种入学途径!不只是积分!小学家长必看!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82 浏览




深圳小升初目前主要的四大入学途径:


1.地段入学、2.对口直升、3.择校入学(投简历、MK等)、4.国际学校

具体如何操往下看吧!


1.对口直升


直升:所在小学属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有自己初中部,通过提前签约或百分比例直升。

在直升初中学位紧张、报名地段学位人数超负荷情况下,如没有该校地段学位,有可能面临分流风险。

直升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提前签约意味着学位锁定,一旦有更好选择,需要去该校解锁。直升学校解锁会有些麻烦,,签约前了解清楚,慎重考虑。(往年有学校解锁,要求家长当面写承诺书签字、按手印等)

2、初中学校是否有足够优势,直升进入什么班型。

3、房子学位是否与直升初中学位一致,如果不是,选择哪个更优。



2.择校入学


择校主要分三种途径:

1、投简历 

制作简历标准遵循一个原则:信息完整真实、综合能力展示(语数英)、高含金量证书靠前。

信息完整真实:个人基本信息、获奖经历等完整如实填写,不夸大。

综合能力展示:在杯赛极少情况下,孩子综合能力或许更为重要,不管课内、课外、兴趣爱好、实践活动展示完整。(证书或图片均可)

课内:三好学生、优秀大队委、优秀少先队员等。

课外:数学(鹏程杯,超常思维,创新思维)、英语(KET、PET、FCE等)。

鹏程杯&超常思维的全科奖愈来愈重要


证书排版:以高含金量与时间近作为参考标准。

简历主要是用于小升初择校的时候,向学校展示自己小学阶段的情况。

一份合格的简历需要将孩子的基本信息、成绩、奖状等汇总好,方便学校在短时间内进行查看和筛选。

 2、获取数据 
指初中学校通过各种渠道,提前拿到优质孩子信息,例如:小学资格推荐,机构mk推荐,自有开设坑班等。


3、家长认知 
对于家长来说:有三重挑战


一是:要有优质学位房做保底,针对本区的DZ,万一没有被点到,还有优质学位房进攻重点班型;


二是:获取信息、耳听八方。由于政策收紧,2T简历收取也是小心翼翼,在重要的月份要注意,各种考试信息也要争取,自己通过小道消息获取蹭考信息。

三是:最为关键的一条,孩子自身能力要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课内成绩优异,其他方面也要重视。

对学生水平的考量,往往会综合参考校内年级成绩、杯赛履历、获得荣誉等等。

注:小升初特长生已经在2020年取消。


3.地段入学


根据学区就近入学的孩子被称作地段生, 这种入学方式也被称作积分入学。

地段生要按照积分(类型)的高低参加排序, 从高到低录取。未被录取的则分流到其他有空余学位的学校。(有部分概率分到公办学校,也有可能分到民办学校,19年福田区就是地段生分流的重灾区) 

虽然各区的积分政策不尽相同,但大体都是由“基础分”和“加分”构成,基础分由学位类型决定。

在某些区,学位类型具有优先于总积分的地位,A类学生无论积分高低都将先于B类被录取。还有些区则直接按积分高低录取。决定积分的因素包括:房产、户籍、社保、计生等等,需要提前准备。

地段生的入学原则简单可以归类为4点:
1. 深户>非深户
2. 买房>租房
3. 无房在学区租房>有房在学区租房
4. 独生子女>政策内>政策外

地段看似简单,但需谨防中介忽悠。

如:高级、实验学位买房一年是没办法进,至少提前三年半时间,买房前需要确定三个问题:
1、房子所对应初中是哪个?
2、往年该校地段积分多少?
3、是否需要迁户籍,把加分项如何做到最大化?

对于小升初家长来说,每年都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在择校与地段之间如何申报?

如果在地段网报前,有比地段学校好且确定录取,则放弃地段学校申报。在地段申报前,还没上岸,也不用着急,地段正常申报。申报结束后,如果有更好选择,直接解锁地段学位。

怎么解锁?两个办法:
1、申报地段初中直接解锁;
2、区学校去区教育局,市属学校去市教育局。


4.国际学校


如果不准备参加小升初,还可以直接进入国际学校。

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学习,有以下几点需要家长注意:

1、孩子从小就能受到国际化的先进教育的浸染,这对一个孩子的整体思维必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创造力与天性可以被很好地保护和尊重,可以真正的做到快乐学习。

2、花费不菲,从学费到各种学杂费活动费报名费来说,需要家里有个坚实的经济基础。

3、与正常升学侧重点不同,一旦上国际学校,很难回归走高考升学路线。



发布于 2024-12-20 14:1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