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籍非京籍速看,2025年北京小升初招生已开启,公办/民办学校如何选?

从9月份开始,2025年北京小升初已经进入统筹安排阶段,各区陆续开展初中入学前的筹备工作。具体有哪些关键节点,学生和家长需要为升学做哪些准备?
2025年北京小升初时间轴
2024年9月-11月
▶政策扫盲
获取北京小升初政策、入学条件、入学途径、学区划分、跨区入学等基本信息,家长可通过查看下方文章获取2025年小升初信息。
👉推荐阅读:2025年北京小升初入学政策调整情况汇总,含北京全市招生学校名单及招生计划
▶4/6年级体测
每年体测于9月-10月份进行,目前通州区运河小学、海淀区八一学校、二十中已经确定体测时间。
👉通州区运河小学体测安排:体测时间/地点已定!北京一校4/6年级体测通知来了!

▶朝阳区小升初信息核对
与其他区情况不同,朝阳区要进行2次信息核对。根据2024年朝阳区情况来看,第一次预计9月份进行,第二次在第二学期!
2024年朝阳家长收到的学校发的关于6年级毕业生进行信息核对的通知,通知内容如下(仅供2025年小升初及其他低年级家长参考查看)
▶插班借读
插班借读基本上在开学后办理,学生不适应之前的学校、或者从外省来京,不在转学的时间节点,可以办理插班借读,公办学校基本上没有借读学位,家长可联系民办学校确认学位情况。
👉插班借读接受学校:暑假仅剩两周,北京中小学秋季开学时间已定,开学前后想借读、转学、插班还有机会!
2024年12月-2025年2月
▶期末考试&寒假转学
义务教育阶段寒假放假时间为:2025年1月12日(星期日)至2月16日(星期日),共5周零1天。寒假前会有期末考,提前下载并练习往年试题。
低年级孩子需重视寒假前转学,有转学想法,家长要早做准备,有些年级学位紧张,是不办理转学的。如东城区已明确2024年12月不办理五年级学生的转学。
2025年3月-4月
▶学校活动-校园开放日
根据2024年情况,学校会在4-5月举办校园开放日,帮助学生、家长走近校园,提前了解学校环境、特色课程等,所以2025小升初家长需要在这个时间点,多去学校进行探校。
家长想要了解那些民办学校举办开放日,预约看校,可点击小程序了解。
▶小升初政策发布
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各区教委会发布最新小升初政策。需注意政策有无变化、孩子是否符合入学条件、可选入学途径情况以及入学流程安排等。
新初一入学流程:下图为2024年流程,供2025小升初家长参考。

▶信息核查
主要是针对已经有北京学籍的学生,2024年信息核查时间为4月28日前。
北京市小学毕业生学籍信息核查平台仅在规定时间内开放。
核查入口:xscmis.bjedu.cn
2025年5月-7月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主要是针对新进京学生也就是没有北京学籍的京籍、非京籍学生。
采集入口:https://yjrx.bjedu.cn(北京市义务教育服务平台)
▶办理跨区、小升初报名
从这个阶段开始,小升初工作正式步入“实操”环节,报名+录取查询,都是在北京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
▶小升初志愿填报+派位录取
各区小升初报名时间不同,入学途径不同,学生家长需选择合适的入学途径,按照对应途径规定的时间报名。
🔔特别关注:
①以上是北京小升初的重要时间节点,朝阳区的家长需注意,9月份朝阳区六年级学生将进行第一次信息核查,家长要仔细核对学生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以免影响升学。
②信息核查针对的是京籍学生,信息采集针对从外地回京的京籍学生(没有北京学籍)、非京籍学生。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各区信息核验基本上在入学当年4月份就完成了,信息采集在入学当年的5月份进行。
2025年北京小升初入学流程
从小升初的时间轴可以看出,北京小升初从四月底,五月初开始就需要学生和家长提交信息、审核入学材料。这个阶段是最繁琐、要求最多的。
北京各城区材料审核、入学流程、入学方式各不相同。为了让家长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入学政策,我们进行了各区入学流程的汇总,如下图所示。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点击可放大(以下是2024年各区初中入学安排,2025年如有调整,以最新发布为准!)
01.海淀区初中入学安排

02.朝阳区初中入学安排

03.丰台区初中入学安排

04.石景山区初中入学安排

05.西城区初中入学安排

06.东城区初中入学安排

小升初,彻底阳光了吗?
介绍入学流程,是让家长对北京小升初有大致的了解,清楚什么时间阶段要做什么事,能给孩子选择一个适合的升学方式。
家长了解清楚这些规则之后,最担心的孩子升学的“潜规则”。
今年是北京小升初阳光招生元年,严查各学校点招、掐尖招生,阳光招生执行力度足够大,但是对于升学的家庭来说,还是担心到底是不是彻底阳光。
现在各区集团化办学的力度越来越大,很多学校集团校内的学生可以进行游学(学生的学籍还是在分校,在本部上课)。
在本校招生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学生第一志愿填报分校,分校名额多,显然更容易上岸,然后再去本部上课的情况。
既然各校区之间可以进行游学,那说到底,小升初还是存在拼成绩的现象!
对于非京籍在京小升初的孩子来说,小升初也并不那么阳光,想要上好学校就更难了,基本上就是“挑剩下的”。
虽然这话听起来不好听,但确实是这个道理。非京籍有房或者有工居还好,没房家庭更不占优势。
以丰台区为例,非京籍不能参加公办学校的一派,可以自愿填报民办学校;二派只能参加多校划片派位,不能参加单校直升。
大家都知道一派优质学校更多,二派基本上优质学校没什么名额了,全靠所在片区的学校好不好。也有非京籍家庭上岸优质学校的,这完全就是靠运气了。
咱们再说句后话,即便是进入了优质学校 ,考虑到以后学校的升学率、中考成绩,非京籍孩子的成绩都不计算在内,学校也不会给学生太多关注。对于非京籍学生而言,有太多的不公平。
因此,很多非京籍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会考虑几所民办学校作为备选。能上到好的公办学校自然是好事,但大多数情况下非京籍孩子不是派位的学校离家太远就是人们口中所谓的坑校。
北京大部分初中学校是不提供住宿的,派位学校离家太远,一是孩子上下学花费的时间太多,二是路上不安全。大部分非京籍都是工薪家庭,如果因为孩子上学再换房子陪读,又花费太多精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像这种情况,家长就直接让孩子上民办学校了。
民办学校学生可以选择走读也可以寄宿,灵活性更强。放学后学校有课后延迟,即便是在学校写完作业,吃完晚饭再回家也没问题,有不懂的问题老师直接在学校给学生完成答疑,也不需要家长再给孩子报课外补习。
选择寄宿家长就更省心了,宿舍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看学生的生活起居,让学生养成规范的生活作息。家长就、也就不需要为了孩子上下学通勤问题苦恼。
最关键的是,民办学校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学生没有北京户口就区别对待。之前我接触到在公办学校上学的非京籍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初中进入了一所公办学校,初一还好,到了初二老师就会问学生是回老家老师还是留在北京,老师知道学生回原籍参加中考后,明显对她的关注度就降低了。这也是非京籍家庭选择民办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