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干货|Power Up、Kid\s Box,剑桥少儿英语教材应如何选择?区别在哪?

有不少家长咨询关于英语教材如何选择,特别是针对剑桥系教材中热门的Power Up、Kid's Box两套少儿英语教材。很多家长都被安利过,但这两套教材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各自的优劣势有哪些,却是很难一眼分辨。
理清这三套爆款教材之间的区别,反复研究了教材内容及相关配套资料,总结出了一些干货,可供大家在选择教材时作参考。
这两套剑桥系教材其实都来自同一个作者和创作团队;
都专为5-12岁英语非母语儿童学习,适合零基础孩子入门;
相比国家地理、Wonders等为母语儿童编写的教材,这两套教材更贴近新课标要求,教材以英语语言的掌握为教学目的;
都以固定的角色为主线,人物关系贯穿全套教材。每个单元的编排都是以场景为主,主要采用对话的形式。相比每个单元内容都完全独立的教材,这两套教材(包括Super Minds等其他剑桥系教材)在主题内容上更有连贯性和趣味性;
图文结合排版设计,每一页都配有大量色彩鲜艳的插图和漫画形式阅读内容,内容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上手较为容易,同时强调课堂互动,锻炼听力和口语。
两套教材都从starter至6级别,共7个级别,适合学龄前至小学阶段学生使用。对标剑桥考级,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基础语言能力。
而近年来随着英语教育越来越被重视,非母语孩子的英语水平整体提高,对英语教材的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Power Up就是在这样的呼声和背景下诞生。这套教材可以说是Kids Box创作团队顺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特质重新编写的。
难度上除了涵盖剑桥少儿考级,同时也加入了KET、PET的学习内容。因此,同样是7个级别,Power Up的整体难度会更大,学习进度也会更快,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为了清晰区分两套教材的单元设置,我们以同一主题“At School”这一单元为例。
首先,Kid's Box每个单元都用精彩的歌曲和故事引入新的学习语言,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互动中让孩子的英语水平逐步提升
Kid's Box以Star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妹妹Suzy和哥哥Simon之间有趣的对话,展示了他们询问学习用品和颜色的情景,Simon给出解答,从而引入新的单词。
每一单元的活动形式包括了小组任务,角色扮演,歌曲、歌谣、故事、画画、涂色、手工制作、各种游戏等,来反复学习和巩固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

而Power Up在除了和Kid’s Box一样有情节对话引入之外,在单元开头还增加了“Mission”任务环节,这让学生在开始前便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并在随后的各个环节中一步步按照要求完成指定任务,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学习趣味,也让孩子有满满成就感,无形中加深了对单词的记忆。
每一单元的内容包括了Vocabulary(词汇)、Gammar(语法)、Cross-curricular(跨学科拓展学习)、Literature(文学)、Assessment(评估),内容及形式明显比Kid’s Box更多、覆盖更广,阅读量粗略估计超过Kid’s Box的两倍。
除了词汇和语法部分严格按照剑桥考试的备考所需来设计外,测试环节也紧扣考试题型,让学生能提前熟悉剑桥英语考试的形式,帮助他们掌握考试策略,建立信心。
同时,同主题的词汇量及难度也有区别:
Kid’s Box在这个单元学习的单词包括:“chair、eraser、table、pencil、pen、book”;
之前罗列了很多Power Up的优点,但Eva妈认为Kid’s Box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需要重点提及的,那便是独立的自然拼读教学板块。
Kid’s Box每个单元都有独立板块来讲解自然拼读,并配有漫画等形式的阅读内容来巩固教学知识点。
而Power Up在教材中没有自拼教学内容,只有在练习册中相应练习。因此,对于自然拼读较为薄弱的孩子,恐怕还需要再额外做练习加以巩固。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