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排名流出,中考稳了?

每年一模排名都是至关重要的参考之一,5分段可以对学生整体情况有个定位,以及确定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一模在历年中考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虽有少数学生没有参加统考,但仍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据民间消息,有学生扣了3分,有的扣了4.5分,貌似都来自于RF,还有的扣了5分,来自RH,真是狠人儿......
根据往届情况,一模之后学校会有相应的加试,鉴于阳光招生政策影响,或许今年会相对低调些,对于区排名靠前的,可以自行多关注目标校相关活动,中考前的签约,这是最佳的时机了。
另外最高峰就是中考出分后,报志愿期间,那个阶段争取的是占得实验班的席位,当然也是挺重要的。
区重点高中实际上在综合实力以及升学率方面普遍还是较为出色的,尤其是交大附中和理工附中这几年的进步较为明显,只不过要想提前锁定实验班,对成绩的要求还是较高的,甚至不低于小强的中招录取排名。57中和育校的异军突起,说明了高考大格局并非一成不变,这两年甚至热度超越了区重点,成为了“香饽饽”。
育中及玉渊潭等普校实际高考一本率也过80%,这在很多其他城区或郊区也是不可想象的,作为普校能有这样的成绩也确实算亮眼哈。
今年会有几所学校扩招或新增学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及家长择校焦虑,比如建华实验,2024届新高一要进行扩招,民大附中作为一所比较“独特”的存在,今年大概率也会首次启动统招,基于其历史背景,民间了解这所学校的家长并不多,以往只有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两种招生方式为主,其余部分为非京籍,去年非京籍已经停招,总之,京籍学生机会多了。当然,相信其他不少的学校也会增加学位,这就只能等待下个月官方发布招生计划,才能一一揭晓答案,学位的多少也会影响到录取的排名,2022年相较于2021年增加了近3000学位,确实解决了不小的问题。
一模后想要有突破,除了继续夯实知识点之外,心态也更为关键,一方面是沉下心来,淡化分数,重视行动,专注所做的事情,期望值一定要和自身实力相匹配,目标不适合定的过高,心态是应试能力最后的一块拼图,中考的历练也是很重要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优缺点,能够更为客观的认识自己,这才是考试之外更有价值的。
人终其一生,都在处理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相对而言,与自己对话是最难的,只有对自己有更深刻且客观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找到了此生的意义,并且奔着这个方向为之奋斗。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与己相交,才是开窍的起点。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