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市中考第二次英语听说考试重点都给你划好了!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77 浏览




听说考试满分技巧

一、听后选择:

1. 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和选项。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

2. 听录音时,要集中注意力。根据关键词锁定答案。

前4个小题一般考查事实性细节信息,注意审清题干的提问对象,避免“张冠李戴”,排除干扰信息。

后2个小题考查难度会稍大,可能考查推理判断、目的意图、态度观点或主旨大意,需注意整体理解原文内容,避免仓促作答。

图片

二、听后回答

1. 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问题,并注意关键词。

2. 在听录音时,要抓住对话或独白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细节性信息,并与问题进行对应和匹配。同时注意记录一些细节信息,如数字、日期、颜色、形容词等。

3.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清题目的人称和时态等信息,确保口头回答信息正确、发音和语法准确无误。简短作答时,注意要用完整的短语作答,不能只回答关键单词。

三、听后转述

1. 听录音之前,先将给出的思维导图内容快速誊写在草稿纸上,各个要点间预留足够的空间。

2. 听第一遍录音,侧重整体理解大意,获取并记录思维导图每个要点的核心信息。记录笔记时,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速记符号辅助,如:缩写、符号、图形、文字等,尽可能多记录信息。

3. 听第二遍录音,继续补充记录核心信息及其他细节信息。

4. 听第三遍录音,查缺补漏,补充枝叶信息,核对前两遍记录内容的准确性,适当补充句间衔接词,如first,next,then,but,finally,last but not least等。

5. 听完三遍录音后,利用好2分钟的答题准备时间,尽量参照笔记将答案默读一遍,捋顺作答思路,避免卡顿。

6. 作答过程,确保发音清晰、饱满,音量和语速适中。

四、朗读短文

1. 利用好准备时间快速浏览朗读文本,关注生词或长难词的发音。

2. 朗读时注意不要漏读、跳读;单词发音要准确、清晰,正确应用连读、爆破音等朗读技巧;注意控制自己的语速、节奏和音调,并根据标点符号和意群进行适当的停顿。

考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Q1:参加英语听说机考前需做好哪些准备,需要携带哪些证件、材料或考试用品?

考生考前应充分熟悉考试流程和答题要领,凭准考证和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件参加考试,除铅笔外,严禁携带无线通讯、电子存储、记忆录像等设备以及学习资料、纸张等无关物品进入封闭区域。

Q2:考生进入考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发现问题怎么办?

(1)考生进入考场后须快速对号入座。通过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不成功时输入准考证号)登陆考试系统。

(2)佩戴好耳麦,按照要求以中等音量试音,试音成功后进入键盘检测环节,考生须按提示用键盘输入全部字符,键盘检测成功后等待考试指令。

(3)如有疑问或发现问题,应举手示意,等待监考员解决。不要乱动键盘、鼠标,不得喧哗或随意走动。

Q3:佩戴耳麦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1)考生要特别注意耳麦佩戴的正确方法:话筒略低于嘴巴,距离嘴巴2cm—3cm为宜,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2)考试过程中不能用手触碰耳麦。

Q4:有什么提高得分或避免无意识失分的小技巧吗?

(1) 答题过程不要抢答,在听到系统提示音、看到考试界面出现答题图标和录音进度条后再答题。

(2) 作答时,保持音量适中,不要过高或过低,尽量保证发音清晰。

Q5:考试答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在计算机屏幕显示或播放题目时,考生要快速、认真读题或听题并认真准备答题,听到“嘟”的提示声音后开始答题;

(2)每答一题结束后要尽快点击“提交本题”按钮,以免录入过多无关语音影响成绩;

(3)答题过程中,如果计算机正在处理信息,出现等待界面时要耐心等待,不得喧哗,擅自做其他无关操作。

Q6:如果考试过程中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不能继续完成考试怎么办?

(1)考生在考试中如遇系统异常或设备故障,应举手示意,等待监考员解决,不得影响其他考生答题。

(2)非考生本人原因无法在考前指定的考位继续完成考试的考生,须服从工作人员安排转到备用考位继续考试或后续场次重新考试。

(3)考生不服从工作人员安排,视为主动放弃考试。

Q7:考试进行中可以修改之前答过题目的答案吗?

答:考试系统按顺序向考生呈现试题,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前答题界面试题的作答或修改。规定时间用尽或考生点击“提交本题”按钮后系统将呈现下一答题界面试题,此时考生将不能返回修改之前答题界面试题的答案。




发布于 2024-04-21 22:4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