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改革,究竟意味着什么?

■ 从首席大弟子少儿班李兆锐(中科大博士后)算起,教龄已20余年.
■ 无论是育才体系考少儿班、少儿班分流、考高中部还是中考体系考大四校、小三校,我都有实打实的成功案例.
■ 开发孩子潜能,提升孩子思维能力,是我不变的教学宗旨.
最近,教育领域的改革浪潮正在席卷全国,2025年的中考安排尤其引人注目。
近年来,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各地纷纷开始重构中考科目和考核方式。
近日,北京、河南、西安等地因应教育改革趋势,宣布对中考科目进行重大调整,尤其是北京的中考改革更是引发了热烈讨论。
此次变革究竟意味着什么?对学生、家长以及未来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
Part.1 北京改革:打响第一枪,取消“小四门”!
在众多中考改革中,北京无疑是领头羊。
从2025年起,北京中考的生物、地理、历史和化学四门学科,从必考科目转为考察科目,成绩不再计入总分。这意味着未来的北京中考科目将从原来的10门缩减至6门,中考总分将从670分降至510分。
计分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
显然,这项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帮助他们更集中地学习主科目,但同时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性和课程多样性的新一轮讨论。
有网友感慨称:“终于可以不再为‘小四门’焦虑了,这样我就能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学科!”
Part.2 多地跟进,改革已成趋势
不久前,北京的改革消息传出后,河南和西安迅速做出了响应。
在河南,自2025年起,生物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将不再纳入统一命题和全省统一组考,而是将由各省辖市统一组织考试。
此外,历史和道德与法治科目从2025年起实行合场考试,并且允许考生自带资料进行开卷考试。
这样的安排无疑使得河南的中考制度趋向灵活,减少了学生的压力。
而西安则在上月宣布,从2026年开始,化学、生物和地理也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进一步彰显出中考改革的广泛影响。
广州方面,虽然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计划于2027年到2029年进行相关改革,但已初步透露出要在各科的分值配置上做出调整,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科的分值将上调,反映出重视核心学科的趋势。
这些变化无不让我感受到中考改革的大势所趋。
Part.3 上海的应对与未来
面对其他城市的持续改革,上海则显得相对平稳。对于2025届中考生来说,当前的中考科目和计分方式没有太大变化。
根据最近公布的政策,上海市的中考仍将设置750分的总分,各科比例保持稳定。主要科目语文、数学和英语分别占150分,理化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的分值也没有减少。
然而,上海在未来可能加入改革“大军”的趋势已显而易见。中考人数的激增,加上班级规模的扩大,令不少家长感到担忧,未来的竞争只会日益加剧。
Part.4 改革的目的及影响
中考科目减少,表面上似乎在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实际上却为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
此次改革的实质在于落实双减政策,以鼓励学生在主课中深入钻研,提升基础能力和核心素养。
例如,语文和外语将更加强调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表达能力,而理科则需要在思维创新和科学探索方面有所突破。尽管“小四门”被削减了,但剩下的科目难度并不会降低,反而在日后的选拔中,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将更加严苛。
如此改革对于原来还能靠“小四门”抓分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打击最大的。因为他们的理科思维本来就不好,这些所谓的靠死记硬背就能提分的文科生就没了竞争力。
说到沈阳中考上来,沈阳中考就是靠数学和语文这两科来决定孩子能否考上三校的关键学科。但“小四门”确实也是影响学霸升学的所在,有的孩子就不善于记忆类的学科学习,其实他们的思维很好,所以就很影响他们的中考分流了。
至于沈阳什么时候执行北京中考改革的政策,我想用不了几年的。这是个大的趋势。
改革后,数语英分值可能会加大,理科的难度一定是会增大的,然后竞争将更加的激烈。
您家孩子理科思维不行,尤其是数学学科,那上三校的机会将更加渺茫了。
所以,从现在起,好好在理科上下功夫吧,一是为了中考分流,二是为了高中选理科的优势。
您说呢?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