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观察 | 中高职类志愿由3个变5个,拓宽了中尾部娃的专业选择空间

2024年上海中考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动,其中之一便是中高职贯通及五年一贯制志愿(以下简称中高职类志愿)的数量由原本的3个增至5个。同时,中职学校自主招生的志愿从4个减少为3个。
中高职类志愿+2,原因何在?
志愿数量的增加可能是为了应对过往几年中高职贯通类录取分数线的剧烈波动。
2023年,中高职类最低分数线覆盖了400至609.5分的广泛区间,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变数。相较于2022年,分数线的整体下滑达52分,其跨度与波幅令人瞩目。如果说,商电会计103分的惊人上涨,会让你惊讶。那么,超过32个专业的分数线比去年下降了100分以上,将进一步挑战你的认知。这表明了选专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2014年,中高职3个志愿对应的是89个专业。到2023年,3个志愿需面临246个专业的选择。一边是窄窄的志愿选择口,一边是广泛的专业选择,反差极大。分数线的波动就如同过山车,或是急剧升高,或是深深坠落,给考生及其家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高职类分数线的不确定性很强,选择专业风险极高。
3个志愿扩增至5个,正是应对这一困境的举措。
3个变5个,影响几何?
这一改变不仅为考生及家长带来了更广阔的选择视角,而且有效地分散了单一选择导致的风险集中,显著减轻了他们在面对不可预知的分数线变动时的心理压力。对于上海中考的中尾部娃来说,职业道路决策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弹性。
此举对于2024年中考中后部几类学校的分数线都会产生影响。范围包括:中高职类分数线、各区普高门槛、中职学校分数线。
中高职贯通类分数线与普高分数线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学生一旦填了中高职贯通类志愿并被录取,后续的志愿全部作废。如果有考生把高中作为第一目标,但误认为自己的分数无法被高中录取,而在自招填了中高职类,那么,即使出分后,他的分数能录到一个还不错的普通高中,也会因为前面被中高职贯通录取而无法再录入该高中。因此,对自己中考成绩的误估或者对当年普高分数线的误判都会影响考生的抉择,大家的抉择综合到一起,就会影响当年各区的普高门槛(最低档次普高的分数线)。
2022年,高中扩招,这一信息未被许多考生掌握,大家还是以2021年的普高分数线及自己的预估分数去做选择。结果大批可以上普高的学生选择了中高职类,推高了中高职类的分数线,压低了各区最低层次普高的分数线。
2023年,因为2022年各区最低层次普高分数线比较低,许多边缘线上的考生依据去年分数线能认为可被高中录取,就没有在自招批次填中高职类志愿。结果,中高职类专业竞争变小,分数线速降。一些区的普高门槛水涨船高,许多考生最终被录入中职学校。
2024年,随着中高职类志愿数量增多,专业遇到极寒的机率变小;因大家对普高最低分数线的预期调高,会有一批较有竞争力的学生填报中高职类志愿,中高职类志愿的分数线预计总体会回升。而普高门槛大概不会出现前两年大涨大跌的情况。中职学校的高分专业有可能会受点影响。
中职学校自主招生的志愿减少1个,我认为影响微小。因为在统一招生录取环节还可以填写多个中职学校专业,选择机会本来就很充足。
对上海中考生的职业道路选择,有许多家长可能比较陌生,我整理了一个表格,大家可以看看,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职业路径中,选择中本贯通的,可以说100%是主动选择。部分被中本贯通录取的孩子,可以稳上区重点;绝大多数被中本贯通录取的孩子,稳上一般高中。在这个分数层次下,他们主动选择了中本贯通。这样,能以较小的付出获得还不错的成果。付出上,可以节约高中补习的巨额投入;可减少焦虑。成果上,能获得与高考统招文凭一样的毕业证,在职业技能领域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倘若不在高中阶段完成学习层次的跃迁,这些同学在高考中能考取的大学大概率会不如以这个分数选择中本贯通。
选择中高职贯通类,对部分同学来说,也是主动选择。中部娃选择职业道路,与选择高考相比,省时间、省资金、省内耗,确实有许多优势。而尾部娃选择职业道路,主要是被动选择。不过,职业道路也有数百个专业可选,在这些专业中,尾部娃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动性。
拉拉杂杂写了许多,我也是在这两天,才对上海中考中尾部娃的职业道路选择做了集中的资料调研。其中的门道也很多,一篇推文自然是不能穷尽,那就写到这里吧!
总体来说,就是:3变5,是好事!中尾部娃的专业选择变多,焦虑减少,稳定性增强!还有就是,提醒一下,上海市重点高中录取线以下的孩子和家长,可以适度了解一下上海中考的职业选择路向。从性价比之王中本贯通,到与一般高中PK互有胜负的中高职贯通,再到仍有三校生高考翻盘机会的中职学校,他们构成了职业教育生态的多元性。
在孩子的学习之路上,逆风翻盘很难;在教育的互相辗压中,崭露头角很难;在时代的发展困局中,借势飞扬也很难。进一步,困难重重;退一步,也有可能海阔天空。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