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志愿填报!上海中考生必备的估分技巧,这次终于讲明白了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510 浏览




01

估分准备

Q:什么时候估分最合适?

A:最佳的估分时间是中考结束后,立马开始估分。因为此时对题目的记忆最清晰,相对来说更容易估出最接近的分数。

估分先估两个分数:

第一个:能给的分都给,模棱两可的都给,作文是A类作文等,估一个最高分;

第二个:不该给的分都不给,不确定的不给,作文有偏题的情况,估一个最低分。


02

估分方法

上下浮动法

通常情况下,通过与标准答案对比

(1)为那些自认为确定正确的题目打分,从而获得一个最保守的成绩估计。

(2)从总分中减去那些确信答错的题目得分,这样可以得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成绩上限。因此,你的实际成绩肯定会位于这个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区间内。

(3)考虑到一些答案不够明确的题目,适度调整,最终确定一个预估的分数。

此法一般适用于平时学业水平一直优秀的考生,比较有适切性和针对性。 

三次平均法

先按照较严格的标准对分数进行一次评估,然后根据较宽松的标准再进行一次评估(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分数给与不确定、处于可能给分也可能不给分的题目都算作给分),最后按照正常的评分标准进行一次评估。将这三次评估的结果取平均数,作为最终的分数预估。

之后,将这个预估分数与班级中表现较好的同学的预估分进行对比,如果这次预估的成绩排名与平日的考试和模拟考试的排名大体一致,那么这个预估分数较为可靠,可以作为最终的预算分数。如果预估分数的排名与平时的考试和模拟考试的排名有较大差异,则需要重新调整评分的严格程度。

这种方法既适用于平时考试成绩相对稳定的中等生,也适用于那些由于紧张等因素,在回答问题时不太确定,导致最高预估分数与最低预估分数差距较大的考生。

分步估分法

(1)学生们在得到标准答案之后,应该尽量全面地回忆并重现试卷内容,而不是立即查看答案来预测自己的得分。重做试卷时,要尽量重构考试时的思路,并对那些不确定之处作出标记。

(2)利用标准答案对自己的复述成果进行评分,此时需注意考试评分的具体规则,比如逐步给分或根据每个要点积分,即使是小分数也要计算。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评的分数与班级中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虽然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且评分进度较慢,但是它在准确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估分方式适合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能够全面复述试卷内容的学生,使用这种方法估算出的分数通常较为准确。


03

估分建议

估分宜紧不宜松

(1)要考虑小分。单科计入总分时不要随意"去掉小分",中考一分之差就可能落榜心仪学校。

(2)建议考生至少试估3次分。第一次是按正常估分、松紧适当;第二次是按从松估分,将可得可不得的"模棱两可分"估算在内;第三次是按从紧估分,将可得分可不得分及"模棱两可的分"均不估算在内。

(3)具体评分时,答案与评分标准完全吻合或十分合的,可以估满分或扣少量分。如出现答案与评分标准有差异,应征求老师意见。

估分易出现的误区

只看答案结果盲目跟风

部分学生在进行分数预估时,对于那些自己不确定的题目,并不是仔细阅读评分准则来评估,而是主要看答案的对错,忽略了答案的格式化和解题步骤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过度关注身边同学的预估分数,跟风同学的评估标准,缺乏独立思考,随波逐流。

因此,估分时,要坚持自我认识和第一印象,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如果自己一时不能准确研判,可以向任课教师请教,而不是几个同学通过讨论来达成共识,因为老师阅卷经验丰富,对于判分的标准把握相对要准确些。


期望值过高估分过松

(1)一些考生因个人期待过高,或因心中的美好期盼而倾向于给自己预估更高的分数,或是因不愿意在分数上有所损失,而将那些可有可无的分数全部计算在内。❌

(2)还有的考生由于过度自信,总体采用了比较宽松的估分标准,对于自己记忆中的答案没有进行严谨的审视,认为只要与标准答案有些许相似,就给予相应的分数,导致估分过于宽泛。❌

(3)此外,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异常高,这导致部分考生在压力下不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成绩预估。❌


 谨小慎微估分过紧

(1)一部分考生由于谨小慎微,估分过紧,没有严格按照中考标准答案的要求进行分步给分,估分总体上采取了紧缩的策略❌

(2)一些可能给分的内容一律不给分,一些与标准答案呈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正确的题目因为不能正确评判也一律不给分❌

(3)一些计算题部分步骤错误全部扣光,还有一些题目0.5分的小分也一律舍去,从而导致全卷实际估分偏差5-15分。❌




发布于 2024-06-03 15:2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部分内容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以下浏览器

  • Chrome
  • Firefox
  • Safari
  • I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