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成为“溜缝娃”,幼升小/小升初要做对什么?

24年起,中招直升/集团校直升转移至提前批进行录取,25年起,北京的校额到校将会覆盖到全部的初中校,优质的初中校和民办学校也会有校额到校,这抢占了部分统招高分孩子的名校进校资格,当政策零散落地时,家长未能及时捕捉或是名能理清京城教育结构性调整的逻辑和应变策略,才在中考中失利。
部分有远见的家长已经在幼升小和小升初阶段未雨绸缪,为了DZ、MK、KB、DN、DSS、各类素质班等“隐秘”机会东奔西走,寻找升学出路。
优质集团校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幼升小阶段中因为涉及到的更多的非京籍学生,竞争愈加激烈。不想让孩子成为“溜缝娃”,幼升小/小升初务必要懂点政策。
阳光招生和登记入学
东城和海淀都是从2019年的1月1号开始多校划片,西城则是从2020年7月31号开始实施,自此之后北京的幼小升学都是多校划片为主导。今年的升学政策特别强调以登记入学为主(咱房子划片在哪儿,就对口上哪个学校)。这一政策的发布,让很多家长猜测学区房又有可为了。
《关于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各区教委要积极稳妥推进以登记入学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强化部门联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审核入学资格。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根据志愿派位入学,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就近登记入学。”
受到阳光招生政策的影响,今年北京多所强校的DZ被迫停止,想要扩招主要是通过“登记入学”和集团校内部通道选拔。
登记入学在初升高阶段落地更加明确,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要求,北京东城区、西城区教委分别发布了2024年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东城区的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西城区的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等校也有高中登记入学名额。
那么,阳光招生对今年的升学产生了多大影响?登记入学怎样实施?
顺位给孩子“顺”哪去了?
幼升小阶段首先要知道的是区内如何执行顺位政策。
比如海淀区的“1911”入学政策,2019年1月1日以后购房家庭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而是实行多校划片,跨学区的情况也是按照“1911”入学政策执行,1911购房后孩子的入学方式为志愿填报派位入学。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让区里统一建立派位库、确定派位规格并统一时间进行电脑派位,全区统筹,改变了过去由小学区主导的局面,也让部分热门的学区房迎来了一定程度的降温。
这一政策针对的是2019年1月1日(不含)之前所取得房产的家庭,但需要等前面顺位都走完之后,才轮到2019年1月1日(不含)之后所取得房产的家庭。
现在又出现了“2211”政策,针对的是孩子父母在海淀没有房产,以户口为依据申请入学。
如果你在西城区,则要遵守“731”的多校划片政策,即2020年7月31日以后购买或迁入户籍的学生。
条条框框很多,今年这些家庭被顺到了哪些学校?2025届要从现在开始怎样准备?
非京籍友好区有哪些?
非京籍无房适龄儿童基本是“溜缝娃”,但对于非京籍的幼升小,北京不同区县的包容程度差异很大,学位紧张的区要求更加严格。
通州区无房家庭能选的大部分学校都是村校,并且学生要经过全区村小大派位;经开区幼升小3年社保是红线。
朝阳对非京籍的态度可就好多了,在朝阳,有房就有了和京籍一样就近入学的机会。从近几年的填报要求看,招生材料要求的都是6个月(11月-3月),即使是租房家庭也可以得到明确的学校名单,朝阳会在系统中就近给一组学校名单,家长可以在这一组学校里报志愿(按意向排顺序)。
但是非京籍家庭需要特别关注居住证,今年就有家庭使用工作居住证,但因为工作居住证上地址与提交的孩子常住地址不一致而导致第一轮信息采集失败。
昌平区同样比较友好,非本市户籍租房入学不占用房屋产权人子女入学学位,非京籍孩子参加区域派位入学,没有对应划片学校,也就是说跟租房的位置关系不大。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