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招生之下,鸡娃还有用吗?

“鸡娃”近几年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绝大多数有孩子的家庭,都存在“鸡娃”现象,家长就像鸡妈妈不停的催促小鸡快跑。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赢在起跑线上。
海淀妈妈鸡娃现状
提到鸡娃,最先想到的就是海淀妈妈,可以说是北京鸡娃圈的代表了。最近看到一位海淀妈妈分享自家娃的学习情况:
除去正常上学校的课程之外,给孩子报了6、7个课外辅导班,每年花在这上面的费用在10W左右。孩子上的辅导大都是跟学校学习比较紧密的,艺术特长类的,一概没报。
作为一个海淀妈妈,对于鸡娃这件事她的心态一直在变化。之前觉得自己算不上是一个非常鸡娃的家长,但是从孩子三年级开始,感觉自己也没有之前那么佛了。
从三年级开始有考试,妈妈们交流最多的,就是报了什么补习班,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就给孩子把之前的补习班全部淘汰更换成针对性更强的班。
面对这种情况,自然而言孩子的学习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了。具体孩子的成绩能不能提升,因人而异。
另外前段时间海淀三年级学生的周末在网上爆火,孩子妈妈把时间安排发到网上,引发很多网友的热议:
周五
3:30-4:30,一小时外教网课
5:10-6:10,公共演讲课
7:00-8:30,思辨课
8:30稍作休息后,用剩余时间完成全部周末作业。
周六
上午:一对二的英语课,备考PET
下午:
一节书法
一节奥数,差不多4:30结束。
晚饭后的时间孩子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看电影,玩密室或者去游乐场等。
周日
早上 8:30-9:30 一节编程。
之后是去博物馆或者看展等各种研学活动。
晚上,两个小时的游泳课。
洗干净以后,回家睡觉。
一个“充实又快乐”的周末就这样结束了。
准确的说,这个孩子的周末学习安排从周五下午就开始了,这样度过一个周末,估计比孩子上一周的课还有累。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都是家长自己制造的这种焦虑,家长之间就进行学习上的“攀比”。你家的孩子报了课外补习班,我家孩子不报就落后了。
甚至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就把周末的时间压缩的满满的。
这到底是孩子真正想要的,还是家长为了满足攀比的虚荣心自我感动式鸡娃,就需要家长好好想想了!
如今的教育形式,还有鸡娃的必要吗
今年是阳光招生的第一年,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
这样就导致很多拿着各项大赛成绩、想要给学校投简历的家长无的放矢。今年的招生可谓是阳光普照,据说一个学校10个市三好,只有一个摇到了优普校。
对于海淀鸡娃家长来说,费劲心血鸡娃,人力、财力各种成本都打进去了,最后落得一场空。
不鸡娃的家庭到可以摇中小强学校,而自家孩子努力了这么多年,最后只能等着二派填坑。如果以后都是阳光招生,那鸡娃还有意义吗?
鸡娃的意义究竟在哪?鸡娃并非家长一味的关注孩子的成绩。主要还是看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意愿。每年都能看到很多关于初中生孩子抑郁的报道,孩子成绩是提高了,被各种补习压迫的抑郁了,这并不是家长想看到了结果。
如果说在孩子的接受范围内,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鞭策,这种程度上的鸡娃,是没问题的,确保孩子在学习中不走弯路。
另外,还有一种鸡娃体现在对于孩子特长的培养上。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将他发展为自己的特长,孩子从心底里喜欢的东西,学习起来会更上心。远比家长为了让孩子的履历更完美,强迫他去练习各种小提琴、钢琴要好的多。
家长应该有给孩子兜底的能力
就目前的升学政策来看,鸡娃和鸡自己哪个更划算?之前在网上看到家长分享每年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的费用。一年的花费少则几万,多达几十万不等。钱是花出去了,真的能起到效果吗?
以下是一位上海妈妈分享自己的例子:
我和老公一年的收入大概有六七十万,因为没有房贷车贷,所以这些年在孩子身上特别舍得下血本,各种兴趣班都给他排满了。但谁能想到经济不景气,我和老公的行业双双降薪,整个家庭消费降级,孩子的教育上难免会受波及。过去在音体美上的大把投入,让我砍掉了一大部分。
好笑的是,精简掉许多我觉得有用的兴辅导班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上来了,用他的话说不用再上那些烦人还累的课了,玩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也多了。
接下来打算多赚点钱存点钱,给孩子留点现金,以后进入社会了也能更加从容一点。
从这个妈妈的经历我们就可以看到,并不是给孩子报的课外辅导越多,越卷,孩子就能学到东西。
很多情况下家长觉得这些辅导班有用,其实对于孩子说倒是一种负担,家长真的没必要多度鸡娃!
鸡娃倒不如鸡自己,肯定很多家长都听过这句话,但是有几个家长能够真正做到呢?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家长也不必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父母的期盼,但是家长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父母的终点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这个观点,但事实就是如此,父母的能力强,孩子以后可选的路就更多,路走的也会相对平坦。
所以说,家长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打好基础,努力挣钱成为他们的底气,如果有了为孩子兜底的能力,也就不会再为孩子的学习而焦虑。
回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升学。中考五五分流,注定有一半的孩子要被淘汰,没有上普高的机会。
但谁也不希望自家孩子没学上,家长拼命鸡娃不见得能让孩子成绩提高,还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剥离亲子关系。
家长不妨转换一个思路,孩子上普高并不是非要挤破头上头部的高中。对于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即便是孩子上不了公办的普高,但是还可以上民办高中、走国际路线,这些出路不一定比上公办普高差。
北京地区私立高中推荐
城区 | 学校(点击查看学校详情) | 学费 |
海淀区 | 北京海淀尚丽外国语学校 | 5.98万/年 |
海淀区 | 青苗学校(普高部) | 15.8万/年 |
朝阳区 | 北京市朝阳区博雅学校 | 6.2万/年 |
朝阳区 | 北京实验外国语学校 | 8.8万/年 |
大兴区 | 北京市君谊学校 | 7.58万/年 |
昌平区 | 北京东方红学校 | 7.78万/年 |
昌平区 | 北京市汇贤学校 | 12.6万/年 |
通州区 | 北京通州私立树人学校 | 7.98万/年 |
通州区 | 北京通州华仁学校 | 9.8万/年 |
丰台区 | 北京丰台新北赋学校 | 3万/年 |
顺义区 | 北京新英才学校 | 17.2万/年 |
顺义区 | 北京新府学外国语学校 | 7.8万/年 |
怀柔区 | 北京怀柔索兰诺中学 | 9.8万/年 |
怀柔区 | 北京世纪学校 | 12.8万/年 |
北京地区部分国际高中推荐
学校(点击查看详情) | 学费 | 课程 |
领科教育北京校区 | 22.8万/年 | ALevel |
北京房山诺德安达学校 | 22.28万/年 | IB课程 |
北京中加学校 | 14.8万/年 | 英、美、加课程 |
14.8万/年 | 美国课程 | |
中育贝拉国际产业学院 | 8万/年 | 日本课程 |
北京东方红明德学院 | 9.8万/年 | 日韩、英美、香港等地区课程 |
北京地区国际学校集合 |
目前的教育现状,内卷严重,家长拼命鸡娃,给孩子灌输“只要好好读书,就有光明的未来”。
对于孩子而言,这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于家长自身而言,放弃过度鸡娃,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提升自己赚钱能力,给孩子将来升学、择校奠定经济基础。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