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2024年中考后的数据分析和结论: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1. 余杭包括临平,公办初中头部生源,还需“集群”式努力。
余高线上线率10%以上的,目前只有临平三中,余杭区公办集体拉垮。喜报中能报出来的,也都在3%以下。而临平的两大“鱼糕”专修学校:树兰和信达,都达到了20%以上,分别是25.4%和22.6%,这是10倍的差距!
不过这两校相较于前年的30%,还是有所下降,摇号生源的均衡作用是有一定效果的。
我提到“集群”式努力,是包括学校-家庭-校外力量的合力,而且不是散点,是要有“集群”。这个可以参考西湖区这几年逐渐形成的“环紫金港强校集群”。(有机会再聊这个话题,或者进群来交流)
2.从头部学生即余高上线率来看,公办初中临平略好于余杭。
除了临平三中,临平二中、五中也都在5%以上,塘栖三中、星桥中学接近4%。而余杭区公办敢在喜报里报余高线上线人数的就太炎中学(2.8%)、仓前中学(2.4%)和闲林中学(1.3%)。
3. 两区最牛b的学校,非文澜未科(蔚澜)莫属。
这个我之前在盘点余杭区升学现状的文章里早就下过定论。文澜未科630分以上(超杭二线)4人,620分以上25人,615分(接近余高线)以上30人,余高线上线率约49%,远超树兰、信达2倍以上。
4. 两区最值得重视的提前批自主招生,公民办差距仍然很大。
余杭区占比最高的是东澜外国语,占毕业生20.9%,其次是天元公学因为有自己的高中名额倾斜,达到19.1%,再次强调一下我屡次表达的观点:余杭区如果没得选的时候需要关注天元公学,毕竟有“模式优势”。就是不要总是问天元公学到底好不好,天元的小初高贯通,“2+4”的培养模式是能够做到托底的。
另外一所民办育海外国语,也达到18.5%。
因为自主招生两区之间“互锁”的一些非正常限制,余杭区公办初中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学军海创园、余一中、余中的机会还是不小。仓前中学10.2%,太炎中学中学6.2%,瓶窑一中6.8%,中泰中学8.3%。
良渚片区的良渚一中、二中,均没有看到喜报。一般来说不发喜报的应该都不会有突出表现。根据之前咨询中考志愿填报的良渚家长反馈,良渚一中自主招生走掉的约23人,那么占比是3.4%,良渚二中约8人,占比1.7%。
如果说老余杭这一片还能被几所民办和未科逐渐良好的“鸡娃”氛围所带动,那么良渚片区就仍然是“佛系”状态,多年前买房在万科良渚文化村,又都为了孩子升学往回迁到西湖区、拱墅区来看,早就埋下了伏笔。
提到自主招生,还要提一下英特外国语,这所学校也很特殊,它有高中部但不在统招批招生,所以该校初中生大多通过提前批特色班自招,升入自己的高中。今年106人通过这个方式直升到自己高中,占比63.1%,另有24人考入区内重点高中或主城区8所重高优高和杭外剑高等国际部,占比14.3%。
5. 余杭区公办初中的普高升学率到底如何,从喜报里可以看出个一二。
有多所初中喜报里直接公布了省一二级重点高中录取人数,或者叫省重点高中人数。这里科普一下,省一二级重点高中参照省教育厅这二十几年来陆续评定的名单,两区内临平实验高中以上都是省一、二级特色示范高中。后面未在名单里的唯一一所公办是文昌高级中学。
所以省一二级重点高中录取率,可以说接近于两区公办普高的录取率。
先看下两区总体公办普高招生计划,一共5398人,参加中考人数16155人,所以公办普高升学率为39.4%。
对比一下主城区,主城区统招第一批公办高中(含一所民办绿城育华)计划数19298人,参加中考人数约3.8万人,公办普高升学率为50.8%。
以上数据列了后,对比一下会有大致的感觉,余杭孩子要继续努力啊!
我们来列一下:
临平只有光华外国语有公布,58人,录取率达到73.4%,树兰、信达虽然没有公布,但根据往年来看,今年应该在80-90%左右。
那么树兰、信达再加上光华,这三所民办初中,升入公办普高,会接近1200人左右,占了招生计划的22.2%。
余杭区:
文澜未科:预估应该100%(理由:600人以上就有48人,占84.2%,树兰也仅为53.1%)
绿城育华亲亲:预估应该90%以上(理由:606.5分余二高线上就有50人,占56.8%)
天元公学:预估80-90%左右(理由:重高锁定意向123人占比44%,提前锁定或录取178人占比64%,600分以上83人占比29.9%,根据其他学校喜报推算,公办普高上线一般是600分上线人数的2-3倍左右。)
东澜外国语:118人,68.6%。
育海外国语:82人,63%。
绿城育华翡翠城:56%。
中泰中学:160人,44.2%。
五常中学:180人,43.9%。
闲林中学:170人,43.3%。
(补充下英特外国语,升学模式无法横向比较,但可以参考,升入英特高中和区内外重点高中、知名国际高中、海外名校占比80%,英特高中今年参加高考52人,上特控线73%,这个成绩非常不错)
另外还有2所公办初中,没有公布公办普高上线人数。只是在喜报里公布了,达到两区前三分之一的人数。
这个数据可以做一下推断。
两区中考人数16155人,两区前三分之一的位次约为5330名。今年中考分数段,按照之前学校发的参考,应该在570分出头。
这个分数落在瓶窑中学和余杭中学之间。
仓前中学,达区前三分之一人数约178人,占比42.2%,推算公办普高率48%左右。
太炎中学,达区前三分之一人数约251人,占比38.9%,推算公办普高率45%左右。
海辰中学,之前喜报公布88人,后经家长截图反馈有93人,公办普高率45.4%。
瓶窑一中,达区前三分之一人数约248人,占比31.9%,推算公办普高率39%左右。
良渚片区的初中没有公布喜报,所以无参考数据可推算。
这里也要特别注意,以上所有初中喜报中的都是上线人数,并非最终录取数据,考虑到志愿填报的影响,实际录取还会有出入。我的数据分析仅做参考。
6. 公办普高上线率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发了喜报的主要初中来看,公办普高上线率基本上都超过了两区招生率的39.4%。
余杭临平两区,目前初中学校总数是43所(余杭21、临平22),统计到喜报的24所,那么另外的19所初中就要自己多关心下了,公办普高率估计都在30%甚至以下。
中考是人人都要参加,无论是自主招生提前预录取的还是分配生志愿,都需要根据最后的中考成绩来确定。
所以,实际裸考能上公办普高的,需要再减去11.7%(分配生)和自主招生预录取的5-20%左右(根据生源质量,弱生源校5%-10%,强生源校20%左右)
余杭区几所不错的公办,裸考上公办普高,20%左右。
说完结论,把汇总后的数据表格发一下,请屏幕横过来看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