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小升初报考逻辑【截至2024】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1 浏览




发现好多人似乎都不了解小升初的报考规则。甚至出现过有人推荐在学区轮次“把不希望去的学校放到中间的志愿,因为根据统计,中间志愿的中签率最低”这种言论。

虽然都是在西城升学,但是同一学校在不同学区的录取概率会有很大差距,每个学区都相当于高考的一个省。所以,不同学区的填报逻辑,在不同学区也应该不同。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的学区报考难度也完全不同。西城的录取逻辑,按照高考的逻辑就相对比较好理解了:
(1)关于全区轮次:现在变成纯摇号,所有学校拿名额出来,然后大家玩儿一个千人博弈(名额一定的情况下,在同一顺位的人报的越多,摇中的概率越低);有意思的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那几个点招平台(实验丰台、四中道元、二附德胜),这次貌似也丧失功能一次,随机抽取幸运者,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一届的中考成绩还挺值得关注(生源公平了,差距就在于加工水平了)。
(2)全区轮次之后:各学校没有摇出去的名额放回学区池。注意,这时候弱校一般都没人报,而排名中上的学校配额用光;也就是说,越好的学校,越不可能把资源留到学区;而如果有对口直升校和特色选拔的学校,对口的小学/特色越多的学校,剩给学区的名额就越少。
(3)进入学区轮次:把每个学区理解成不同的省份,各学校在不同学区投放名额,投放的名额是前面全区、特色和直升后剩下的名额,一个学区10个学校投放的名额相加等于这个学区参加学区摇号学生的总额;小政保也在这个阶段参加摇号。
(4)关于投放名额:考虑就近就学因素,所以感觉属地校投放的名额多一些,覆盖学区越多的学校,每个学区投放的越少(所以,需要算每个学校覆盖的学区,重点校基本都是覆盖7、8个学区,除了属地学区,其他每个学区能分上一点点就不错了,关于学区覆盖,会在后面再聊一下)。
(5)关于政保因素:学区摇号的时候,政保就相当于提前摇了一轮,在他们挑的五个学区内学校放进志愿逐次录取(如果你有这样的机会,你猜学区10个学校你会选哪5个?),因为政保人数总量控制(出过同一个政保单位,有人能拿到政保、有人拿不到的情况),所以,基本上这轮志愿全能够满足。
(6)最后的学区摇号:就是从第一志愿开始逐一往下检索(但各学校摇号顺序不详),第一志愿没摇中的孩子再按照第二志愿摇号……因为投放名额和学区孩子人数一致,所以,肯定能每人分到一所学校,只不过,经过前面全区、直升和政保三轮之后,差学校剩的名额多、好学校几乎不剩几个名额了,概率就会产生差距。
(7)关于第一段的谣传:录取规则写得很明白,根据填报的志愿顺序逐一摇号录取。之所以说中间录取概率低,是因为一般会把属地校、好学校和中等校放前两个志愿,这时候一大部分孩子就已经摇走了;之后中间的志愿,反而是那些名额极少的重点校,毕竟,谁都不想落到所谓垫底校(但实际情况是,这些学校名额已经被政保和第一个志愿赌博的家长拿光了,填了和没填一个样,自然录取率就很低);而一般都是最后一个志愿放不想去的垫底校(比如教附、宣外),看起来好像最后一个录取率反而高了……如果像谣传那样的填法,把不想去的学校放在中间,那反而是稳进不想去学校的填法了。


试着自己统计了一下各学校学区分布的情况,学区分布大于5的,其实每个学区都投不了多少;而只覆盖一个学区的,那个学区的学生填报后,跳进去的概率就会很大了。

好多人谈论所谓学区好坏的问题,抛开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孩子资质问题不考虑,从不跳坑和学区分布的角度,一个学区里独占校的加工水平越高,这个学区底线就越高。比如德胜的三帆裕中、西城实验和七中,月坛的一六一分和四十四,金融街的鲁迅和一五九;前面几个学区的独占校,一看就要比没有独占校的陶白、独占校是回中的广内和独占校是宣外的广外,要明显高出一块。

学校对应学区的分布详见下表:

图片图片图片

另外,补充一句,好多西城的家长,在描述小升初录取的时候,动不动就用第一轮、第二轮的表述。这明显就是拿着海淀的资料,在描述西城的事情;有点之前说的拿着湖北高中资料复习北京高考的感觉^0^。一个区之内的学区都有不同策略,何况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个行政区?


以下是发生在火星的故事,属于科幻小说时间,和真实世界没有一点关系,纯属胡思乱想:

假设火星首都马尔斯有个叫westforeign的学校要招生了,计划招15个班,每班招40个人,共招600人。

WF校在全区投放80个名额,特色轮次投放120个名额(因为是区重点,假设全区和特色就都用尽了);再然后,附小8个班300人,直升80%,即240人,也都有人报名了。

前面都招完了,就进入学区轮次,还剩下160个名额,分布在6个学区。理论上,每个学区平均投放26个人,但由于在其坐落在ExhibitionZone,需要优先照顾EZ学区,因此,很可能会给EZ学区60个名额,其他5个学区每个学区平均分到20个人的指标。

(1)某非EZ学区摇号:假设某非EZ学区的政保人员里,有5个人填写并摇中了WF校,下一轮摇号名额还剩15个;又假设,政保之后,还有N个人需要摇号,其中有5个人胆子小,把WF校放在第一位;有9个不甘心的,把WF校放在第二位;有15个人特别不甘心的,把WF校放在第三位。假设这些人之前的其他志愿都没有摇中,那么第一和第二顺位的14个人,能摇进WF校;第三顺位的15个人,只有1个人能摇进去,剩下14个人只能继续去下面碰运气了。

(2)同样情况发生在EZ学区的话,5个政保+5个一志愿+9个二志愿+15个三志愿都能上WF校,甚至还有26个名额继续录取本学区的学生。



发布于 2024-07-12 21:1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