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简称宣师一附小),地处宣武区右安门内大街,是一所有着百年校史的知名学校。它拥有众多的头衔,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书法优秀学校、北京市小学足球传统学校、金帆民乐团......除此之外,宣师一附小还是陶白片区唯一一所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成员校,经常与国际友人进行文化交流,并且学校表演的旗操会作为资料送到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历史沿革:宣师一附小,1908年建校,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学校前身是京师官立第一初等小学校。在西城印钞厂东的墙外,曾有座三圣观。清末,在这座寺庙内创办了京师官立第一 小学堂,是城南最早的一所公立小学校,主要接收右内关厢地区贫困的平民百姓子弟读书。此后学校的校名几经变更,但是大家还是习惯称之三圣观小学。1958 年依据师范学校由各区兴办的原则更名为“宣武区师范附属第一小学”,正式成为了市级重点小学。西城和宣武合并之前,宣师一附小,一直都是宣武区的区重点小学,目前也是陶白片区小学里规模、硬件、教学质量等均属于头部的一所口碑小学。硬件设施:宣师一附小,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有200米跑道的操场,主要建筑有教学楼、科技楼、办公楼、学生食堂。学校校园网、双向闭路电视系统、教学评估系统、电视演播室。学校专业教室齐备,两个多功能教室,两个学生机房、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电子阅览室、电子音像室、学校心理咨询室、两个舞蹈排练厅、多个琴房、200平米的排练厅、图书馆、美术教室、自然教室、劳动教室、健身房等先进的设施,满足了师生教与学的要求。学校特色:足球传统特色校,金帆民乐团,社团活动丰富,舞蹈,乐器,体育,书法,绘画等等,学校经常组织孩子校外活动,对语文比较看中,会培养孩子的书法书写。师资力量:市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班主任3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学科带头人22人,区骨干班主任4人21年、22年不接收多校调剂,22年宣师一附小全区招生4个班,23年全区招生6个班,不接收多校调剂前段5所:四中,八中,一六一中,师大附中,实验中学;
中段4所:14中,15中,育才初中部(只招收三个派位班),四中广外校区;
尾段1所:66中(接收登记入学)。
宣师一附小,划片范围大,所以房源多,不同户型、面积及价格段的房源结构完整,从500万的落户上学一居室,到2000多万的品质商品房都有的选,可选性多。加上前几年单校的时候,不如直升校热,所以竞争不大,房价稳定,没有大涨大跌,性价比较高。
五六百万的落户上学,可以选右安门内西街甲10号院,右安门内西街甲2号院,右安门西街,右安门内西街1号院,右安胡同乙7号院,以及片区里的其他散楼。
六七百万的,可以选半步桥13号院,信建里小区,里仁街6号院,新安南里。
八九百万的,可以看看万博苑,清芷园,里仁街3号院,
一千万以上的品质商品房,可以看紫金印象,远雄大观,清芷园,华龙美钰,未来花园,从1000万到2000多万的都有。
陶白地区的第一批居民,是50年代到70年大量建设的简易楼、筒子楼居民。最初是安置附近姚家井村(当时是村)的居民,后续又安置了一些老胡同、老房子的居民。还有一些标准五金件厂等单位分的宿舍。现在这些简易楼都陆续被腾退了。原住民比较多。陶白地区的第二批居民,是80-90年代工信部、交通、园林、造纸印刷等体制内单位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强势中央机关公务员比较少,大多数是普通体制内工作人员。陶白地区的第三批居民,是2000年后买商品房定居的中产白领、富豪。特别是朱雀门、一瓶等豪宅小区的业主,属于富裕阶级。后来进行开发的大型高档小区中信城,也是定向卖给过银保监会、四大国有银行总行等单位一些,业主中金融行业白领不少。陶白学区,是西城关注度很高的学区,主要原因是片区整体实力在西城属于中上,且直升校比较多。片区共7个小学,其中4个直升小学。当然这4个直升的小学实力不是很强。剩余的3个小学,宣武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是牛小,西城实验是普小,育才是九年一贯制。片区中学,高中低档都有。一定实力的加持下,孩子学业生涯的通路上,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分校、八中、四中,在西城都是top5的存在,北师大附中、161中学在西城也是top10的。中档初中学位很多,四中广外,十四中,十五中,育才,在西城是中等初中学校。66中,是片区内最弱的中学,也是兜底的(接受登记入学)。陶白派位的结果,大概推测如下:大部分孩子去了14,15,66中,161,师大附。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