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市新侨学校招生问答

广州市新侨学校,成立于2021年,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9年创办的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联属学校,学校以新加坡顶尖教育资源为依托,传承嘉庚精神,致力于践行双语双文化教育,培养“敢为人先的栋梁之才”。自成立以来,学校也获得了粤新两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2023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访华时,广州市新侨学校是他唯一到访的学校。
广州市新侨学校为学生提供小学、初中、高中12年制中新融合特色国际化教育,2023年增设国内高考升学方向。2024年正式获批与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合作举办中新高中国际融合课程教育项目(IBDP国际课程/A-Level国际课程)。
△在华中大家庭中,广州新侨学校是唯一一所由华中国际学校(Hwa Chong International School,简称HCIS)共同管理的新加坡境外学校。
新加坡华侨中学:新加坡第一所华文中学,世界最顶尖的中等教育学府之一,40%的毕业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就读,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除英国本土外的最大生源校。
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被誉为“世界顶尖IB名校”,学生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22年Global Top IB Schools Ranking中,华中国际学校全球排名第23。在2023年11月份的IB考试中,华中国际学校的IB成绩创造历史,均分高达37.7分,54.2%毕业生得分在38分或以上,40分的学生达到35.9%,8名学生取得了45分的成绩。
附 广州新侨学校2024年招生问答
Q1 学校的校址在哪里?规模如何?
我们的校区位于中国和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标杆项目——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内,总投资超10亿元,校舍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名学生。整体建筑设计由新加坡知名建筑师事务所DP Architects进行建筑设计,广州市设计院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为学生打造国际一流教学环境。
校内拥有天然草皮、国家一级标准的足球场、田径运动场、专业CBA比赛级别的篮球馆(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恒温室内泳池(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剧院、音乐室、国学室、搏击室、独立琴房、黑匣子剧场、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学习中心、餐厅、健身房和咖啡馆等顶尖国际学校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
⬆️长按扫码,开启新侨VR“云探校”!
Q2 新侨2024的招生计划如何?
Q3 新侨的办学特色?
1.中新融合课程特色
融合中国扎实的基础教育与新加坡的国际化教学,打造多元课程体系。
2.个性化升学路径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定制化的升学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3.深层次学术交流与实践平台
与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建立了紧密联系,开展教师互动、学生交流、课程共享,促进学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依托中新知识城的战略资源,与当地的企业、研究所、高校展开合作,包括中新联合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实践和体验机会。
4.基于全人教育的“三力”培养体系
通过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学术力、领导力和生活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5.新高考下的“1+1+N”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创新设置“1+1+N”教学模式,即名师坐镇+骨干教师冲锋+专职的辅导老师晚自习个性化辅导,全方位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立足于当下全球发展和未来人才培养的趋势,广州市新侨学校致力于帮助学生:
建立学术素养的方法论;
打造探索与表达自我的文化氛围;
提供推动学生进入真实世界大舞台的资源平台。
△诺奖得主-斯托达特教授在学校分享
△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中新研究院)
Q4 新侨的课程设置是什么?
广州新侨学校在中新教研团队通力合作下,设计出一套严谨的,既符合中国国家义务教育规定,体现国家意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又融合新加坡优秀教学资源和方式,面向世界的中新融合课程体系。课程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本,秉持国际化教育理念,深度融入新加坡特色教学。
Q5 学校班级设置和人数是怎样的?
学校采用小班制;
中外合作办学每班不超过26人;
普通高中每班不超过30人;
Q6 高中阶段学校对学生发展提供哪些个性化的支持?
1.个性化定制升学路径
学校升学指导团队在每个升学关键节点为每个学生提供并迭代升学方案,做到个性化定制升学路径;
(1)中外合作办学
在升学方案中会帮助学生梳理学科优势、职业目标等,并以终为始建议学生参加竞赛及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提前准备语言考试等,为未来升学提前积累优势。
新侨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和兴趣,并更好地了解未来世界。我们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包容的环境,有着不同兴趣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够一步步完善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普通高中
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量身定制教育教学方案,采用“一生一案”方式。根据学生各阶段表现,做到长期跟踪、及时调整、科学施教、精准教学,多维度关注孩子成长。
定制化课表(一生一课表)
定制化教学(量身打造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教辅资料)
定制化辅导(1对1辅导、小组辅导、专题辅导)
定制化生涯规划(根据学生个人独特优势,进行规划指引)
定制化升学指导(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专业指导教师在每一个重要节点从不同维度给予建设性指导)
2.学生领导力发展计划
学生领导力项目是从新加坡华中承袭过来的核心项目,也是新侨学生个性发展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公仆式领导力作为概念框架,其真正内涵在于领导他人的方式。
在学生组织中,我们希望学生领袖能够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关怀与激励同伴,他们将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校内校外各类大型活动中,创造积极的校园体验,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接待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新侨学子参与领导力学习之旅,与时任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交通部高级政务次长马庆炎合影
3.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在新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的「留白教育」是学生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留白的本质是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和自我管理,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想象和思考,这包括了:
引导学生独立、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合理规划和深入思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逐渐找到所热爱的方向和领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项目,培养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拓宽国际视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问题。
留白的真正意义在于把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终让学生成为“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世界产生互动,建立意义感与社会担当。
△学生组织环知识城骑行活动
△学生走上街头发起女性公益活动“灿烂的我们”
△学校还提供多个领域的CCA项目,学生可专注个性化发展的兴趣和特长
4.成长导师制度
在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中,成立了国际生活社区,专门设立了成长导师这个岗位,他们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长导师将联合寄宿导师,共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他们将在学业辅导、社交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文化和国际视野等方面帮助学生。
普通高中也为学生设置专业心理教师跟进学生心理状态,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疏导学生情绪,真正激发学生内驱力,燃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正能量,为学生赋能。
Q7 学校师资情况如何?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设计由华中董事局委派、曾任华中校长的潘兆荣博士主持,他本人在华中任职35年,曾担任华中校长(2003-2017),先后三次获新加坡总统颁发国庆勋章。在教学和管理上更是有来自全球15个国家及地区,毕业于海内外名校的优秀老师,融合了深厚的中国教育背景与丰富的国际视野。
中国籍教师在扎实的中国教育体制中成长,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并拥有海外名校的留学经历,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纽约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伦敦艺术大学……他们熟悉IG、A-Level、IBDP等国际课程,熟悉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心理状态。
外籍教师同样毕业于名校,并拥有丰富的在华教学经验,他们了解国际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不仅带领孩子们感受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也为他们带来了精彩多元的世界文化。其中新加坡籍教师均来自顶尖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有的受华中董事局直接委派,有的曾在新加坡知名中学任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因为杰出的教学成果获得新加坡教育部颁发的奖项,他们熟悉中国和新加坡的教学体系,是双语双文化的受益者也是践行者。
普通高中师资团队有众多特级、高级教师亲自坐镇把关,有学科奥林匹克教练多名,各学科组长均来自全国各大高中名校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
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且极具创新意识,深谙中、高考知识体系和命题规律,精准化教学,注重高效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引导,是一支饱含教育情怀、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突出、组合搭配合理的师资团队,具有多年权威的教学经验和傲人的教学成果。
Q8 新侨学生住宿如何安排?
学校为学生提供两类寄宿服务:5天住宿及7天住宿。
Q9 新侨的食堂怎么样?
学校餐饮由全球知名的餐饮服务商索迪斯提供,该团队是唯一入选全球500强的餐饮及物业设施服务企业,总部在法国巴黎,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国际教育服务提供商之一。
学校特别聘请营养师根据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需求,制定了一套健康完善的营养食谱,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早、午、晚餐的能量和营养,以及食物种类供给量,保障学生们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学校餐厅设有面档/国际餐/中餐
△周五美食节·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
Q10 如何预约探校?
最新招生信息请留意官方公众号:广州新侨学校SCA。
联系方式
校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广州新侨学校北礼门
学校官网:http://www.scagz.com/
联系电话:
高中(中外合作办学)万老师:+86 180 2450 8129 梁老师:+86 166 0201 2303
高中(普通高中)安老师:+86 185 2921 2791 董老师:+86 135 2788 2716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