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C问题解答:对口学校不好,怎样去本区名初中?可以参加多区摇号吗?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9 浏览




01

越秀户籍,黄埔民办学籍,可以参加公办电脑派位吗?

具有越秀户籍,但学籍在外区或外地,是可以申请返回越秀入读公办初中的。如果有完全房产,产权面积达到30平方米及以上,实际居住并人户一致,可以参加公办电脑派位。如果没有完全房产且是广州市外区民办学籍,或者无房产且学籍在外区/外地,则是被统筹入学,且需要出具越秀区为广州市唯一居住地的佐证资料。

因此,如果同时具备广州户籍和学籍,但两者不统一,需要看看留在学籍区/户籍区是否满足电脑派位或对口直升的条件,也有可能是统筹入学,根据具体情况做决定。

02

户籍生入读民办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穗籍学生的生源地是其户籍地址,或其小学毕业学籍地址所在区。

03

小孩是广州市户籍,可以同时报读公办和民办初中吗?

广州民办报名只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可以:①具有广州户籍;②具有广州学籍;③本人或父母(其他监护人)要持有在广州办理的居住证或其他同等功能和效力的证件。如果具备广州市户籍,可以报读公民办。并且公民办报读并不冲突,可以同时报名。

04

户籍在越秀,但是我们住的地方离小学对口初中太远了,可以申请跨组吗?

越秀电脑派位按照就近原则合理划定小学升初中的对口组学校,采取多校划片方式分则电脑派位,实际居住地与对口组学校距离太远,可以申请跨组。

05

广州各区户籍生入读公办初中方式有哪些?

户籍生入读公办初中的方式主要有电脑派位、对口直升和统筹入学。

06

在荔湾参加公办电脑派位,能不能申请跨组参加呢?

可以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2所学校的学生能够申请跨组参加电脑派位,金兰苑小学学生可以申请跨组到第9组,芳村小学学生可以申请跨组到第10组,如果不符合,就要在毕业小学对应的中学组别里参加电脑派位。

07

如何跨区入读民办初中?

如果满足民办入读条件,可以报名有跨区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

08

参加海珠区的电脑派位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能参加海珠区电脑派位的户籍生主要有3类:①有广州户籍,海珠公办学籍;②有海珠户籍,海珠民办学籍;③有海珠学籍,符合政策性照顾。

09

对口学校不够好,不想在地段的初中上学,怎样能去本区的好初中?

各区原则上不允许跨组/跨地区入读公办,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先咨询区教育局能否申请跨地段、跨组升学;如果可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家长交流群、官方公众号看看各业主公布的消息,寻找机会投递情书/参加活动;也可以考虑一下本区民校和外区有跨区招生计划的民校。

10

各区返区返穗生如何入读公办?

一种是统筹升学,例如海珠、白云、花都等;一种是按该区小学毕业班学生升学的办法安排升学,例如荔湾、增城等。

11

学籍在荔湾,户籍在越秀,可以参加2个区的民办摇号吗?

首先,要确定是以学籍,还是以户籍为生源地,只能选一个,选定后另一个区只能作为跨区生报读。其次,民办摇号是统一报名和摇号,如果是以荔湾为生源地,那么可以报读荔湾本区的民办,或报有跨区招生计划的越秀民办学校。

12

返区返穗申请一般需要递交什么资料?

①户口簿地址页、户主页、父母和学生本人页

②学生二代身份证

③学生法定监护人的合法稳定住所材料:房产证或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或拆迁协议书、房屋租赁合同及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表等。

④学籍材料:“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系统”中导出的“学籍基本信息”表,有广州市学籍的学生还需提供“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中导出的“学生信息”表。

⑤彩色小一寸近照1张。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以各区实际规定要求为准。

13

怎么才算拥有完全房产呢?

父母完全房产包括3种情况:①房产为入读孩子父母100%共有;②房产为入读孩子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100%所有;③房产为入读孩子与父母100%所有。也就是说,房产除入读孩子、父亲、母亲三人以外,如果还有其他所有人,则不属于完全房产。

14

在广州升公办初中必须满6年的学籍吗?

目前对返区返穗没有这个规定,但是某些区的某些小学初中直升,确实有要求连续3年或以上的集团内小学学籍,以后对连续学籍的管理会越来越严格。

15

我们在佛山读书,有广州户籍,如果想回来广州读民办初中,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如果有广州户籍的话,是可以报读广州民办初中的,不需要办理返穗手续,因为返穗手续是针对升读公办初中的。

16

有越秀户籍和荔湾学籍,但是想去读天河民办可以吗?

可以的,因为已经有广州户籍和学籍,是可以报读民办初中的,但是只能报读天河有跨区招生计划的学校,也就是有寄宿且有跨区招生需求的学校。



发布于 2024-08-10 16:0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