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导引如何刷

引 言
数学在XSC过程中的地位一直以来就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在孩子今后的求学之路中所处的分量也是重中之重。因此现在好多孩子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数学上,都在这门学科上费了不少苦功夫,也是为了能在许多活动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去争取更多更好的机会。在这努力的过程中,“高思导引”相信冲AS的家长和孩子都不会陌生吧,但是如何能够高效率地用起来,如何能够好好地刷起来,相信这是很多人迫切想要了解并掌握的。

然后,学生们通过对高思的刷题,可以去逐步消化和理解在各个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并且注意到做题过程中展现出的各类细节错误(即所谓的一学就会,但一做就错等等情况),去仔细挖掘这些错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想办法对应去解决这些细微的东西,随着这些点一个一个地解决掉,那么学生们的知识水平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升。最后积累到某个临界点,就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
知道了上述这些之后,再讲一讲为什么优先(注意是优先,不是一定,各家有各家的情况,此处只针对普遍情况)推荐高思导引,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高思相比较大白本,它的难度更加友好一些,直接上大白本,难度跨度比较大,做起来不顺滑,会感觉刷不动,容易对信心造成打击。所以大白本一般放在高思搞定了50%进程以后的情况,逐步添加进去,这样子几乎是感受不到太大的难度阶梯,相对丝滑;学秘等等这个难度的参考书,难度又偏小一点,在学习第一轮模块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在HB复习冲刺阶段是不太适宜的。
另外仁华思维导引和简明读本可以作为高思的补充练习。仁华是很经典的母题库,很多资料都有它的影子,简明读本选题不错,用起来也是比较舒服的。作为补充资料是建议完成的,它题量很小,全本也就小几百题,闲暇时可以抽空完成。
所以对于有一轮基础的娃,备考HB,刷通高思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02
五、六年级两本高思导引怎样刷题更科学?

首先,五六年级两本高思一定是要贯穿起来刷,才更合理的。这个时间节点第一轮已经差不多了,没必要按年级去区分,一定是按模块去刷,包括四年级时学了某模块后,想补充一些题目时,也是按照模块去对应找,不是用年级去对应。
第二点:高思导引一般来说,是需要刷3遍的。第一遍是完整过完一遍后,这个时候很多学生会有一个错觉,觉得自己太多题都能做,觉得自己特牛,但是实际不是的,总会各种各样的坑和细节去等着娃去跳,所以我们需要刷第二遍,那么第二遍具体怎么刷呢?
第二遍是刷第一遍的错题和自己认为的好题和似懂非懂题(找题的过程最好不要让老师和家长直接帮忙,让他们自己找,是一个重要的复盘过程,家长和老师负责补充一些重要的题)。然后正式上手开始做第二遍的时候,尽量不要就题做题了,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归类,并和其他题目进行联动。比如都有什么共同的错误点,实质上只是某个题的另一种考法,站位要略高一些,至少要跳出就题做题这个层次。至于要多高,这个时候要相信娃们的实力。
(补充说明:对题目的分类其实在第一轮,就已经开始了:①完全会的题,②思路OK但细节有问题,③有一定思路但做不完,④完全没思路,⑤老师或者自己说的好题/经典题。大致这么几类,各自用自己惯用的符号去标记,甚至有见过自己做几个章,然后直接利用盖章去标记的,总之方式不限,自己能分清楚就行)。
这样子坚持完第二轮后,这个时候才是娃们蜕变的一个大跨步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扎扎实实完成上述过程的娃,都有厚积薄发的感觉了,思维水平明显提升,并得到了锻炼,应试水平基本也稳稳站在华二线上了(时常摸鱼且不用心的娃不一定有这个效果,有一定天赋,主动思考程度高的娃娃可能在第一轮刷题中就陆续有这个感觉了,会有一个飞速提升期)。同时这个时候其实也是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的,相对简单的题目一般来说已经手拿把掐了。但是有思维难度的题目,还是不能完全保证一定OK,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第三轮的工作去解决一部分。
第三轮,就是一个整理顽固错题、难题的时刻,最后为HB冲刺做后期的整理提升阶段了。第二轮和第三轮中的过程是可以加入其他参考书(如大白本等等资料),提升自己做难题的能力和方法,也相对会偏应试一些。需要磨练一些考试经验和技巧的东西,适应考试的一些难度和风格等等,尽量形成自己应对考试的一些初步轮廓。

03
父母怎样为孩子刷题助力?
这个问题比较虚乎,我认为没有很标准的答案,如果父母有能力有时间帮助小孩解决遇到的具体知识点细节,且有把握讲清楚的,当然是比较佳的情况,可以深度参与到小孩这个刷题-复盘-提升的过程去,但是注意保持过程中的情绪稳定,个人认为情绪稳定是小升初中,家长最重要的一个能力体现,完完全全可以给娃叠加一个100%的正面buff,反之亦然,内耗很伤人心神,娃们的能量本来就没有成年人那么大,可以调节的区间更小,成年人都禁不起长期的内耗呢,如果父母没办法参与这个刷题过程的实操中,保持情绪稳定,提供后勤保障和放松娃的身心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支持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