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考英语听说考试解题技巧、出题规律!

1、广州英语听说考试一般在5月的第二周周末进行,考试情况和结果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信心,以致对6月中旬的中考产生直接影响。
2、考试难度加大,分值加重,拉差加大。总分40分,全市平均分在27分左右,重点班学生可拉差10分,广州中考1分平均差距200人,10分即2000人。
3、初三下学期进入中考总复习阶段,科目多,时间紧,缺乏专门的英语听说训练时间与机会,导致实战经验不足。
从2016年开始,广州中考将英语口语考试和听力合并,实行英语听说考试。英语科总分150分,“听说考试”共三大题,包括模仿朗读、信息获取、信息转述及询问,满分40分,考试时长约为20分钟。
英语听说考有四个方面考察:发音、词汇、表达和思维。
而它们的难度系数不尽相同,呈阶梯状分布:
发音 难度系数:★★★
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词汇 难度系数:★★★
常用词汇及短语的灵活应用能力
表达 难度系数:★★★★
规定时间内如何流畅的表达语言
思维 难度系数:★★★★★
各类情景和话题的应用能力
第一遍看的时候,将生词找出来;
播放录音的时候留意生词的读音,并且尽可能多地将重音、连读标注出来;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读也不要停下来,尽量使用自然拼读法进行朗读;
录音的时候,根据进度条控制好语速,把握好录音朗读时间;
朗读时,要注意避免加音和吞音。
举例:
I have no interest(ing).
很多同学把 interest 读成了 interesting .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各位考生,这个对短文朗读的扣分还是很明显的。考生一定要注意避免。
再如:
I don’t thin(k) I can do i(t) at the momen(t).
I am not clever(er) than you.
——吞音导致准确度扣分严重,完整度也会失分。
很多同学会把 think 中的 [ k ] 的发音给丢掉,这其实就是吞音,还有比如一些比较级,很多同学会把 clever(er)中的尾音吞掉,而吞音对于准确度失分也是占很大的权重的。所以学生一定要适当纠正。

1. 发音:不准确、元音不饱满、辅音的朗读、多音节词的朗读。
2. 吞音:名词复数(s,z,iz)、动词三单(s,z,iz)、动词过去式(t,d)、动词ing、长句的断句和语调(重读、弱读)。

1. 第一遍看的时候,将生词找出来。播放录音时,留意生词的发音。读时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读,也不要停下来,尽量使用自然拼读法进行朗读,确保流畅度。
2. 录音的时候,根据进度条控制好语速,把握录音朗读时间,且避免加音及吞音。

1 .材料肯定是学生熟悉的话题;
2. 长度为80词左右;
3. 篇章中的词汇多为高频词,没有生词;
4. 句法以简单句为主,只出现少量复合句。

1. 题目不会出现生词,若遇到不会发音的单词,认真听该词读音,用拼读法记住它的发音;
2. 在听第一遍录音时,尽可能多地将意群停顿和相应的升降调、重读和轻读预记;
3. 朗读时要可根据进度条控制好语速,把握好录音朗读时间。
信息获取注意事项:
1. 简单回答的两个注意事项:
① 回答完整短语,而非只答关键词;
② 切勿漏掉介词。
2.不能简单回答的常见问题:
① Why引导询问原因;
② What/How引导询问观点或状态。
3. 完整回答需要注意语法!
举例:
What are her roommates doing when Mary is reading?
——Her roommates busy with their studies.
(错误:语法结构不完整,缺少are)
在回答问题时推荐使用完整句回答。

1. 错选干扰项。(致命错误)
2. 回答的信息点不够(缺信息点)。
3. 回答的准确性不足(语法、语音)。

1. 听之前读题,做好预测(预测可能的干扰项、是否需要计算、如何回答)
2. 听的时候快速做笔记。(速记)
3. 回答时尽量完整回答,原则上完整回答比简单回答得分更高。

1. 听选信息的选项一般为原文出现的信息点;
2. 题目大部分都是细节题,逻辑推理和归因题目(why)比较少;
3. 回答问题的题目比较短,答案简短且唯一。

考生在做题前,一定要作“听前猜测”。
听前猜测是指学生通过电脑屏幕中的问题来猜测和感知录音材料的重点信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题目归类为以下几种能力考查点:
1. 考查对具体信息的获取能力(如人物、事件、数量、方式等);
What does the new English teacher look like?(考查人物特征)
How much will the lady pay for the dress?(考查价格)
How does Jenny usually go to school?(考查交通方式)
2. 考查对主旨大意的概括能力;
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3. 考查对人物关系、对话场所等的逻辑推理能力;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4. 考查对人物情感态度的分析能力。
What does Ben think of shopping online?
信息转述 - 机考技巧:
环节1——阅读要点提示
首先,快速浏览要点提示,了解短文即将谈论的主要信息点。其次,在草稿纸上列好笔记的大致布局。
环节2——听短文
听第一遍录音时,重点记录要点提示的答案。听第二遍录音时,检查已记录的信息是否正确,同时继续补充记录信息。
环节3——梳理信息,准备作答
根据笔记内容,小声开口练习转述。遇到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地方,立刻在笔记上补充内容,并将这些地方重新说一遍,以便录音时能够流畅表达。在时间或场景切换的地方,可以适当补充连接词,为自己的转述加分。
环节4——录音作答
听到计算机开始录音的提示音后,再开口转述。转述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人称、单复数和时态,保持语速适中。遇到不会组织的地方,不要停顿太久,立刻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型把要点说出来。

① 信息要点缺失
② 人称时态混乱
③ 逻辑篇章结构混乱

1.听前先审题,确定人称、时态,迅速浏览要点提示,预测走向。
2. 听的时候注意记笔记,在草稿纸上列好笔记的大致布局,可以根据要点把草稿纸折成相应的行数,保证每个要点有足够的空间。
听第一遍时,重点记录要点答案,听第二遍时,检查记录的答案是否正确,同时继续补充记录信息;再根据笔记内容,小声开始练习转述;在时间或场景切换的地方,可以适当加上连接词,为自己的转述加分。
3. 听到提示音后再开始转述。保持语速适中,如果一个单词读错了,不要惊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重答一次,只要第二次回答正确,也能得分(但,在非必要情况下,请尽量避免重复作答)。遇到不会组织的地方,不要停顿太久,立刻用自己最熟悉的句型把要点说出来。

做信息转述题时,考生要做笔记; 第一遍录音,集中精力获取关键信息、记录关键词;听第二遍录音,把遗漏的信息补充完整,然后使用适当的人称和时态组织句子,用适当的连词将意群连接起来。
询问信息常见考查句型:
1.你打算……?
2.你最喜欢……?
3.你通常……?
4.你有多少……?
5.你多久去……?
6.……有什么?
答题过程中,如果一个单词读错了,不要惊慌,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重答一次,只要第二次回答正确,也能得分。但在非必要情况下,请尽量避免重复作答!
录音答题时要等提示音响了之后再开始作答,不要抢答,以免没有录上音。注意把控好朗读的语速及朗读内容的完整性,避免因读得太快而漏读一些内容,或因读得太慢而无法朗读完整;复述部分语速适中,注意所剩时间,避免录音时间过了还没有讲完。

1. 内容缺失。
2. 句型错误(一般疑问句or 特殊疑问句,宾语从句)。
3. 疑问词错误。(致命错误)

1. 审题:判断句型、时态、人称。
2. 确定询问的所有信息,组句,再口头操练。(如果时间充裕、笔速够快,可以把整个翻译写下来)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