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二创发展,展望互联网为来——“叶圣陶杯”作文大赛获奖作品欣赏(三)

谈二创发展,展望互联网为来
“叶圣陶杯”省级二等奖
作者:费宝宇 指导老师:苗颖慧
“二创”,即是二次创作,是指在原作的基础之上或将原作人物架空到别的世界观中进行创作。
在现今的互联网上,二创已经成为粉丝向作品表达喜爱的主流方式。
文学有不同的形式,每部作品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而作品不同的风格,也造就了不同的二创形式。例如,如果有一部作品是开放式结局,而它正好在最关键最精彩的部分结局,那有的读者可能就会按照自己期待的故事走向,或基于原作的推理,把结局续写出来。再比如,如果这是一部充满遗憾和悲剧的作品,当自己在作品中喜爱的角色没有得到圆满的结局,“想让‘他’过得更幸福”基于这样的想法,粉丝们会进行二次创作,改写‘他’的故事。二创,就是由作者以外的人续写原有的故事。
例如, “蝙蝠侠”是欧美漫画中,热度以及知名度都极高的一个角色。他代表了黑暗中的正义,他打击罪犯,保护弱者,维护自己心目中的正义,从不破戒,他是当之无愧的超级英雄。但是正因如此,蝙蝠侠的出场总是伴随着流血与伤痛。蝙蝠侠不仅救赎了许多漫画中的人物,他也是很多读者的信仰与精神支柱。他是粉丝心中的黑暗骑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是阿芙洛狄忒。因为粉丝崇拜他,不忍让他如此痛苦迷茫,于是很多粉丝提笔创作,写下了很多关于蝙蝠侠的传奇故事。可以说,这个角色的大火,离不开粉丝的支持。蝙蝠侠为粉丝提供了情绪价值,而粉丝为蝙蝠侠这个角色带来了热度知名度,让他有了经济价值,可以说,二创文化对原作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二创”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并不只有写作才能被称之为二创,绘画、音乐等同样属于二创。粉丝对某部作品进行二创,并不全是出于遗憾与不满,更多的是出于对这部作品发自内心的喜爱,带着对原作发自内心的爱创作出来的作品,是被创作者倾入了真情实感的,有灵魂的作品。好的作品会吸引更多的粉丝,而优质的粉丝会怀揣着热情,产出更多优质的衍生二创。当一个人想了解某部作品时,必然会先去了解它的口碑、风评,而粉丝的二创恰巧是最直观的正反馈。二创会为原作带来热度,当一篇优质且吸引人的作品被发布到互联网上时,感兴趣的人看到后便会去了解原作,而原作因此也收货了新的粉丝,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创”是自由的,这种形式的艺术创作自身不带有任何约束,没有人可以规定二创必须是某种形式某种题材,因此,粉丝进行创作,完全是出于兴趣与热情自发的。也正是因为它是出于爱好自发创作的,二创者们会为了给予作者和其他粉丝更高质的作品,从而更认真地去创作。创作者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得到了提升。例如写作,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然会在文章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对原作的理解,领悟作者作品中更深层的立意,在这一创作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在写作过程中翻找的材料,查询的文献,也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文笔,增加了知识储备。绘画与音乐同理,粉丝们在创作中得到了快乐,满足,也提高了技术。
“二创”圆了很多普通人的“作家梦”,不需要出版,也能让自己的文章被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二创让很多人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知己。我在网上创作的时候,结识了很多‘笔友’,说是笔友也不准确,因为我们从不写信,更多的是在互联网上交流写作的灵感。这种朋友是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结识到的。我的很多笔友,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可能并不是那么顺利,他们的生活充满遗憾,所以他们将自己理想的生活,二创在了自己喜欢的角色上,用写作来弥补自己现生的不顺。
虽说二创形式已然是广为年轻人所知,但二创文画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因为二创涉及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版权。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接受自己的作品被二创甚至被发布,或者有的作者介意某种形式的二创,所以,二创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与上文的“自由”并不冲突,上文的自由是指题材和创作方式的自由,而被限制的是版权问题与尊重原作者意愿的问题。所以,二创不能乱创,既然使用了原作的某些设定,就要遵守并尊重原作。
在互联网以后的发展中,二创文化必然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繁盛的。我们应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接纳二创带来的利,想办法避免和改善二创带来的避,建设更干净纯粹的互联网文化。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