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各学区详解(3)—中关村学区、海淀学区

03
区域三
区域三:中关村学区、海淀学区
01.学区地图
教育地图查看详细的学区地图以及对应学校
02.学校情况
中关村学区:
中关村一小
一流一类,中关村片区的“龙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创建于1949年,与新中国一起诞生、共同成长。七十年的办学历史赋予了中关村一小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一小“自主、自立、自控、自新”的“葵园”精神。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创建于1949年,与新中国一起诞生、共同成长。七十年的办学历史赋予了中关村一小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一小“自主、自立、自控、自新”的“葵园”精神。
中关村一小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设施齐备,管理体制专业,考核量化严格。开展了多项针对不同年级的课外兴趣小组,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作为中关村地区的龙头校,一直为中关村片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学校装修后更加壮观。老师都是研究生以上文凭才能进入,门槛很高,师资力量雄厚。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校有面谈,内容是自我介绍(包含才艺展示)和英文问答。
中关村二小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于 1971 年建校,主校区座落在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是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所属重点小学之一。
作为北京市优质品牌学校,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始终承担着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社会责任。曾先后参与 9 个学校或校区的发展建设,是北京市小学中参与办学形式多、承接新建校、合并校较多的学校。学校拥有中关村校区(主校区)、华清校区、百旺校区、万泉河分校、昌平校区五个学校,共 132 个教学班,324 名教职工,5304 名学生。
学校软件硬件各方面肯定都没得挑,属于家长挤破头也想要进去的学校,前几年因为“霸凌事件”又火了一把,学校的处理方式引起了不少家长的不满,当年在社会上声量很大,互联网是有记忆的额,至今还能搜到不少相关消息。还是那句话,大家在追求名校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成长,不要把学校想象成一个纯真空的环境,更不要把所谓名校神化。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上该有的事都不会少。
中关村二小华清校区
华清校区与实验二小本部联系紧密,在网络上搜索华清校区出来的基本都是本部的内容,二小的官网上也有对华清校区的介绍。整体来看华清的水平一定不差,师资等都和本部同步。
如果一定要把华清和本部之间做一个比较,主要还是体现在硬件和生源上,华清的校区更新、硬件更齐全,而本部校址比较小,硬件相对而言弱一些。生源方面,本部有很多中科院的家属,而华清的学生社会生源居多。至于二者究竟哪个更好,不能一概而论,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做出选择。
中关村四小
中关村四小成立于2003年9月,是海淀区为了适应中关村地区发展而特批建立的一所公立小学,地处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地带,紧挨着大钟寺博物馆,面对着联想桥,周边高校林立。
四小的名气显然不如三位“老大哥”那么大,但本身的软硬件条件都不差。“年轻”的一大好处就是校舍新、硬件好,教学楼按国际学校标准建造,典雅精致、大气端庄。配套齐全。
学校的校园活动十分丰富,图书馆讲堂、生涯辅导月、导师制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成长助力,而不是单纯的“唯分数论。”学校的资源不是为“尖子生”所独有,而是给每一个孩子充分的发展空间。
双榆树一小
学校始建于1981年,历史悠久,目前有33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师资力量整体来说比较强,在中关村片区属于一般水平,骨干教师和区级带头人等占五分之一左右。
校内活动比较丰富,在各种主题日还会举办角色扮演等等活动,情景剧表演也是服化道精良,不逊色于专业的少儿节目。学校倡导家校合作教育,家长参与这些主题活动的机会也很多,也会有主流媒体入校采访,进行报道。总体来看,和北京市教育系统的联系更紧密一些,积极响应各种号召,可以想见“双减”之后……
笔者个人建议,想要积极参与孩子成长,多参加学校活动的家长可以考虑,如果是投身科研或者“空中飞人”的大忙人还是另觅良校,毕竟学校组织了这种活动,如果自家每次都没人参加,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不利。
非常诱人的一点是。双榆树一小40%直升中关村中学,大家可以自行参考。
双榆树中心小学
普通小学,隶属于海淀区教委。与片区内其他小学相比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学校位置倒是不错,挨着燕山大酒店。本来只有四层教学楼,后来加盖了一层多媒体教室。唯一亮点是30%~40%直升中关村中学。鸡娃家长们不建议考虑,来了也只会不甘心。
人大附中实验小学
有没有家长看到“人大附中”四个字就开始激动的…事实上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水平还远远比不上附中和人大本身在中学和大学中的地位,好在“虎父无犬子”,校长也比较有雄心壮志,早在2013就扬言要建成和人大附中一样“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名校。
不过近年来学校确实进步神速、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美操是强项。不少附中的老师也乐意把孩子送进来上学,其实也释放了一种信号。附小进入“六小强”的学生也逐年增加,整体来看配得上一句“未来可期”。
中科启元学校(一贯制)
中科院孕育出来的一所民办学校,九年一贯制,中关村片区唯一一所100%直升,校长以前是中关村三小的校长,师资也有不少来自中关村三小。只有走读没有寄宿,学费每年小十万,中科院子弟打五折,但招生时会一视同仁,中科院子弟没有优先权。
学校师资强悍,加上背靠中科院,因此热度很高,入学需要摇号,只收海淀学生。学校有学前班,也算一个升学的路子,大家可以自己考量。
海淀学区:
西颐小学
学校创建于1960 年 , 前身为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子弟小学,1970 年后 , 划归北京市教委。现在,直属海淀教委领导管理 , 是北京较知名的以国际化办学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六年制公办小学。
西颐小学一直以来比较低调,有京剧金帆艺术团,学校伙食也很好,兴趣班围棋、国学、篮球、足球、无线电、儿童画、酷玩、空竹、舞蹈、京剧、科普、感统,也有外教,小学老师很负责任经常举办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只要家长用心孩子努力很容易得到老师认可重视机会也多。班级不多所以每天孩子们可以全体操场活动,生源有人民大学三代子弟,还有几个人大外教外籍孩子,空军干休所子弟,剩下基本就是附近新来的有一定实力的拼一代年轻居民的孩子,各种原因没有进三小、万泉、八一的孩子们。家长注重教育,整体素质挺好。
万泉小学(本部)
万泉小学始建于1928年至1930年间,初为一所北京西郊日新私立小学。1933年11月11日(民国二十二年)改为北平市第十三区万泉庄国民简易小学。新中国成立以后,命名为万泉庄小学。1995年正式更名为万泉小学。经过近八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校两址海淀区素质教育优质学校。
万泉北校区富有民族风格的教学楼群,高大典雅、凹凸有致、气势磅礴、连绵一体,构成布局颇具特色的庭院式花园学校。它是由中国建筑泰斗、人民大会堂的总设计师张镈大师83岁高龄的封笔之作。
学校拥有金帆民乐团、银帆管乐团、舞蹈团、棒球队、健美操队等高品质、高水准的九大社团。中午有小饭桌,饭菜味道还不错,一般的孩子都可以接受。每天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一盒水果,中午饭后吃,还可以带个牛奶或者酸奶。午饭后,老师会让学生们看一会儿电视,天气好的时候会带孩子到操场上活动活动,不愿意出去的孩子也可以在教室里趴着休息。划片范围内有武警家属楼、造纸六厂、工商大学家属楼、紫竹药业、北京电视台、经贸部、安全部、安全局等家属院,居住人口素质相对较高,家长也相对比较重视教育,从而使得孩子处于较浓的学习氛围中,利于孩子学习、成长。
总体来看,万泉小学在海淀区名列前茅,但是升学通路一般,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考量。
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三小万柳校区是校区,而不是分校,一字之差对于家长而言可是天壤之别,这一点一定要先弄明白。因为是校区,所以万柳和本部的师资是共享的,生源差异也不是很大。
再说万柳和本部的区别,万柳环境好,绿树成荫,但是空间不是很大,学校里面显得有点拥挤,守卫森严,门口一直有保安把守,这一点笔者还是觉得比较好的,毕竟小学阶段孩子比较容易遇到各种危险,学校守卫严家长也更安心些。
虽说师资互通,但是万柳和本部的风格还是有差异,相对而言本部管理更严格,而万柳的活动更多,整体氛围偏轻松。
如果是在本部和万柳之间纠结,笔者倒是有个最简单粗暴的建议:哪个离家近就选哪个。开个玩笑,本部和万柳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建议根据孩子的性格,自制力好的孩子适合万柳,自制力稍微差一点的可以选本部。
中关村三小华联校区
中关村三小华联校区,也叫南校区,是北京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小学之一,主要是高年级部的学生。华联同样是三小的“真校区”,情况和万柳一样,只是硬件条件更好,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只要您有办法挤进去,只管大胆进便是。
万泉河小学
万泉河小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畔,紧邻中关村核心区,地域优势得天独厚。学校始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是海淀区唯一一所“体育运动学校”。2019年被中关村二小承办,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
学校硬件条件不错,但师资水平等都一般,在海淀片区属于普小。
八一学校小学部
原名彩和坊小学,隶属于北京市八一学校,2014年7月12日,彩和坊小学并入北京市八一中学,八一中学更名为北京市八一学校,成为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学校。
并入八一学校后,师资和经费都比以前改善了不少,旧校园也在翻新重建。由于初中都是直升或者派位,没有点招,所以成绩很一般,前五十名可以签约高中部。
学校偏军事化管理,老师比较负责,高中比较出名。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送孩子进去。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