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中一模二模考向变化简评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44 浏览








【基础部分】

1.病句(表达欠妥题)的考查方向,偏重上下文语境分析,但依然没有超出以往的考查范围(语句连贯,关联词使用,成分搭配)。这次考查中,西城一模,房山一模的题目,比较典型,但后者的参考答案需要商榷。


2.根据语境,使用修辞手法表达感受,或连词组句,这类题目在前几年的中考题中延续下来,这是个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好题。


3.标点符号,各区对其的考查范比较集中,顿号,逗号,分号,引号,难度不大。主要考查这几类标点符号基本的用法,和易混淆的语法运用。处理标点符号的用法,要重视上下文,放在在整句话中处理,不能只记“规律”“技巧”。另,训练中,也要照顾到冒号,破折号,书名号,问号,省略号等易混易错标点符号。



3.字音字形,词语含义,成语使用,修辞判断,书法,考查方向和难度与前两年同。



【古诗文】

整体考查难度比以往高,重视根据语境运用诗句的能力,强化了对比不同文本之间异同点的能力考查,重点依然是情感和写作手法。


*****异同点对比

主要从“意象”的角度,要求学生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比较分析“意象”中蕴含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解决这类题,学生需要熟悉整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还要能够根据整首诗具体分析某一语句的情感。比如,这次房山二模中,给出“国破山河在”和“山河破碎风飘絮”,让学生比较分析“山河”的含义的异同。

加强对这类题的训练,我认为,是后面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重点之一。



【名著】

跟以往一样,没什么可说的。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


梳理文章重点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文章主旨,依然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所选取的文本的特点,以东西海朝四区的文本为考查对象,则能看出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多为“半露半藏”,即文章中有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也有一些情感蕴含在所讲述的事件或景色之中。因此,学生要想把握这类文本的情感,则需要在梳理完文章重点内容(做完概括题)后,标注文章中直接抒情的语句,以及通过事件体味作者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把握了整个文本。



非连文本


考查方向不变,依然是考查对主次信息的理解的准确程度,提取和整合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能力),运用材料信息解决现实问题(迁移能力)。

与高考题看齐。



议论文


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证过程,论证方法,依然是考查重点。这些知识点不熟悉的同学,集中刷一下近三年的中考题,和今年东西海的一模二模题即可。



【作文】


值得一说的是,一模二模的文学类文本,主题多为“自然风光”“生态环保”“乡村记忆”等,这对学生准备何种作文,也是一种提醒。




发布于 2024-03-27 21:23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