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未来遍地是名校,学区房还能继续值钱么?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78 浏览





深圳教育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
 
图片
 
到2025年,深圳市新增立项不少于10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市所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到那时,深圳将培育80个优质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
 
市直属学校(含高校附属学校)培育孵化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集团7-9个,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各9-11个,光明、坪山、龙华各4-7个,盐田、大鹏各1-2个。
 
未来3年,深圳遍地都是名校。
 
图片
 
深圳这次教育改革,信息量还是蛮大的。
 
主要方向,还是搞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只不过是通过集团化和大学区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
 
具体怎么做?
 
是通过名校成立教育集团,逐步接管比较弱的学校,再结合大学区的改革,实现教育整体均衡。
 
早在今年1月的十四五规划中,深圳就说到要推进集团化办学。
 
图片
 
当时只是规划,提到要达到60个教育集团。
 
而这次直接列出具体细则,比规划的还要多20个。
 
——到2022年,全市立项不少于30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至全市所有区;
 
——到2023年,全市新增立项不少于2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至全市所有街道;
 
——到2024年,全市新增立项不少于1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市所有薄弱学校
 
——到2025年,全市新增立项不少于10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覆盖全市所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最终成立不少于80个教育集团,实现全深圳新建学校全覆盖。
 
图片
 
以后你家小孩上学,不用再去择校,因为家门口附近的,基本就是“名校”。
 
这对很多学区房,肯定还是偏空的。
 
一方面,名校集团化和大学区改革,本身对原学区内的学区房是利空。
 
另一方面,以后全深圳都是名校,名校的稀缺性也被逐渐弱化。
 
官方在这次教育改革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
 
要优先考虑保障房和街道大学区,不能与任何小区捆绑,不能与任何房地产挂钩。禁止以房地产开发商命名学校,杜绝与商业利益挂钩。
 
字里行间都在强调,别想着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
 
这,就是官方的态度。
 
图片
 
那么,哪些片区和学校,会有利好呢?
 
这次的文件里,其实隐藏了很多财富密码。
 
首先,那些买了新房,学位一般的朋友们,应该是最爽的。
 
很多新房,对口口的都是没啥知名度的菜校。
 
本来就没啥预期,甚至都不加在新房售价上。
 
但现在,突然有个野鸡变凤凰,多了个抽盲盒的机会,你说是不是捡到宝?
 
官方原话说的是,原则上新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各区建立薄弱学校清单,逐步将薄弱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
 
那些周边没学校,突然新建的学校,会更优先被纳入集团化。
 
很明显对新盘利好更多,尤其是周边连学校还没建起来的那种。
 
另外,这几年民转公也是大趋势,转公办后是否也适用于新建公办学校,其实也值得期待。
 
如果是这样,那么民办转公后,也会被纳入集团化。
 
图片
 
等这些新建公办被纳入后,才轮到已有薄弱学校,当然也算是大利好,给了大家二次改命的机会。
 
其次,原关外教育资源薄弱,保障房/人才房偏多,且试点大学区学校,有机会被市直属学校纳入集团化。
 
像深圳中学、深圳实验、深圳外国语和深圳高级中学等,接下来应该是往原关外发力。
 
原话说的是:
 
市直属学校(含高校附属)和有条件的区属优质学校可跨区组建教育集团,原则上应优先考虑在原特区外教育薄弱、学位建设任务重以及市属学校优质办学资源少的区域开展集团化办学。
 
各市直属学校集团化办学选址,应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优先考虑保障房和街道大学区。
 
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宝安、龙岗、光明、龙华、坪山和大鹏新区,保障房或人才房扎堆的,试点大学区的区域,下一个“四大”很可能就会布局在那里。
 
最后,优质教育集团门票其实很有限,除了合并,后续还有分拆。
 
原话是:同一集团直管学校原则上不超过5所(含校区),委托管理等形式的集团化办学覆盖学校4-7所(含校区),教育集团办学规模原则上不超过10所(含校区)。
 
教育集团内成员校达到一定条件后,经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以脱离原教育集团。鼓励成熟的成员校溢出成为独立法人学校,作为牵头校组建新的教育集团,或吸纳新的校区。
 
说白了,每个教育集团,直管的不超过5个,集团化办学的不超过10所学校。
 
像南外集团,现在已经有文华、科苑、高新、大冲和科华(独立法人),剩下的其实并不多。
 
像四大这样的市直属,门票也会越来越少,这么看来,前几天的深中梅香,应该是赚大了。
 
图片
 
如果集团旗下的学校数超标了,那就要分拆独立,成立一个新的教育集团。
 
比如原来的福田区侨香外国语属于福田外国语,后来独立成福田实验集团。
 
通过合并和分拆,深圳就能实现遍地是名校的目标。
 
图片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深圳遍地都是名校,是不是意味着,深圳名校也不值钱了?
 
这句话既对,也不对。
 
对的是,这次跟以前不同,学校被纳入集团化后,不是贴个牌开个会就结束了
 
这次明确有提到教师轮岗,派骨干去集团成员学校任职。
 
集团派出不少于5名干部至新增集团成员学校任职,派出的干部应以调入为主。凡集团(含委托管理学校)干部均纳入集团统筹培养使用。将1-2年的交流轮岗工作经历作为提任校级干部的重要因素。
 
如果想升校级干部,必须得先去轮岗1-2年,这能极大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化。
 
但是不是轮岗,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老实说,我觉得能改善,但不能完全解决。
 
因为教育均衡化的本质,不是人人都上好学校,而是人人都有学上。
 
集团化解决的也是逐步补齐劣势,让你可以在家门口上一个相对不错的学校。
 
换句话说,真正的名校资源,还是稀缺的。
 
即使有教师轮岗,有教育集团化,有大学区,这一点短期很难被改变。
 
而且,教育集团跟教育集团实力不同,甚至集团内部也会有分化。
 
哪些是亲儿子,哪些是干儿子,哪些是真名校,哪些是伪名校,还是会有排序和分层出来。
 
只不过随着集团化和大学区的推进,这些信息更加隐蔽了。
 
很多家长根本搞不清楚,只是看到自己孩子能上“名校”,就不会去纠结那么多细节。
 
只有真正的专业人士,才能抽丝剥茧,分辨真伪。
 
所以回答一下,标题提出的问题,学区房到底能不能买?
 
我觉得,肯定还可以买,但做好更多功课。
 
买到有机会被名校划入大学区或集团化的,肯定还能赚钱。
 
买到真名校且能改善自住的学区房,长期也能保值增值。
 
另外生源不错,周边都是潜力名校/好学校的房子,也是一直看涨,受教育改革的利空很小。
 
因为上好学校,本身就是家长们的刚需,优质教育天然稀缺,所以溢价肯定要加在房价上。
 

而很多只有学票价值的老破小,或很容易被替代“伪名校”的房子,由于硬价值不够,未来很可能要被冲击得很惨了。
图片


① 华杯赛/华数之星真题试卷-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② 迎春杯/青少年创新能力测试-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③ 希望杯/希望数学-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④ YMO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⑦ 美国数学大联盟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⑧ 鹏程杯-解析版 附详细解题过程

⑨  历年全国小数测初评、终评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朗思 iESOL 备考资料

② 深圳小学各科上/下学期单元测试、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② 深圳初中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上、下学期)

② 深圳高中各科入学测试、月考、期末真题及答案解析

添加 家长论坛微信 



发布于 2024-03-23 17:3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