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大附中早培录取尘埃落定!过来人真实体验分享

昨日(7月28日),备受关注的2025年人大附中早培班录取结果已陆续通过短信方式发出!不少家长已收到这条关键信息:
【人大附中】我校拟录取XXX到早培六年级。如果同意录取,请立即回复 “XXX收到”。如放弃,请回复 “XXX放弃”。如有问题,请回复 “问题”。如果同意被录取,请一位家长明天(7月29日)上午10:20到人大附中东门南侧招生办(校外)。请携带:学生本人的身份证、一支签字笔。请准时,尽量不要开车。学生不用来。
至此,2025年人大附中早培班录取工作已全部结束。

进入早培班,意味着怎样的成长轨迹?真实体验分享
早培之路并非坦途,也并非唯一通向成功的路径。我们收集整理了多位往届早培学子及家长的真实心声,力求呈现一个多维度的图景,供大家参考(注:个体经历差异巨大,以下分享不代表全体,亦不预示未来结果):
▶️环境特质鲜明: “周围同学特性相对集中(如思维特点、兴趣点),与非早培环境遇到的人群多样性不同。这种环境是否利于孩子成长,因人而异。”(注:分享者提及非早培班同学曾观察到早培教室有特殊气味,此细节仅为个人感受描述)
▶️学业节奏紧凑: “学习氛围浓厚,节奏快、要求高。部分学生坦言感受到较大压力,需具备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
▶️多元发展路径: “初三开始竞赛,高三虽未进省队但通过高考裸分进入清华某工科院系,现直博中。” / “高中生活相对平稳,结识众多优秀伙伴,最终考入清华。” / “非竞赛班,班级同学去向包括10+清北,全部进入985或QS前100高校,约半数在专业排名全球前三的院校攻读博士。”
▶️分流与选择: “初中四个班,升高中时部分同学根据个人规划分流到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等非早培体系,发展路径多样(如进入清华经管)。”
▶️挑战与调整: “曾同时学习数学、物理竞赛,后在高二退出竞赛回归综合学习。高考发挥未达预期,进入北邮,仍在持续努力中。” / “2017届学生,后选择复读并转向艺术方向。”
▶️心理韧性重要: “部分学生反馈,在高度竞争和‘证明自我’的压力下,维护良好心理状态是一项重要挑战。有观点认为过度聚焦于智力比较可能带来焦虑。” (注:亦有非早培学生分享:“当年未入选早培,现于MIT读博。与部分早培同学重逢,感觉他们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主流发展稳健: “需要明确的是,每个群体都存在个例。从大比例来看,早培学生的学术发展路径普遍较为优秀。”
小海说:
▶️收到通知的家长: 请务必仔细阅读短信要求,按时、按要求携带材料办理手续,并留意后续活动的具体安排,特别是入校凭证和时间节点!
▶️未收到通知的家长: 孩子的成长道路广阔而多元。人大附中早培仅是众多优质教育路径中的一种。海淀区乃至北京市拥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沃土。请继续给予孩子信心和支持!
▶️关于分享: 我们呈现这些过往经历,旨在提供真实视角,绝非制造焦虑或引导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轨迹无法复制,成功定义也各不相同。关键在于是否适合。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 无论孩子身处哪条跑道,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坚韧的内心、持续的学习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远比单一维度的成功更重要。祝贺所有收获成果的家庭,也祝福所有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自信从容地奔向未来!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