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早早培”开始招生, “神童养成记”到底是个啥?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34 浏览




1.早早培:神娃将从一年级开始招

5月25日,人大附中官网发布《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报名通知》,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早早培报名开始了。

 

人大附中被誉为京城第一牛小,早培全称人大附中超常儿童早期培养试验项目,即EDP(Early Development Program),听起来十分酷炫。此前人大闻名全国的“早培班”是从小学五年级招生,而“早早培”则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招生。


图片


2.早早培: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

人大附中的“早培班”是在基础教育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一种探索,目的在于选拔超常儿童进行早期培养。

进入早早培的孩子,通过学校的坑班考核即可进入早培班,而早培班的孩子未来有很大机会直升学校高中部。

直升的孩子拥有最顶级的师资和教学设备,高考成绩年年封神。早培班首届招了80人,初升高有10人流入外校,剩余70人中有17人申请海外大学并成功拿到offer,其中有15人到美国就读,进入美国TOP50的学员占100%;TOP 20 占 86.6%;另外2人去了英国,分别进入了排名第1的剑桥和第2的牛津。参加高考的学生有20余人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

今年获得麻省理工常规录取中国唯一offer的邓明扬也是从早培班毕业的。

图片

MIT(麻省理工)把2020年唯一一个国内高中的Offer,给了人大附中的邓明扬。

早培班里,一批优秀的孩子放在一起,在顶级资源和优质师资环境的熏陶下,每个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人才辈出,有科研新人,有国家选手,有国际嘉宾,每一个RDFZer,在大家眼里都是闪耀的,这是光环的力量。


这一次,人大附中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从五年级毕业的“早培”升级成为幼升小开始招生的“早早培”。


这为人大附中锁定“优秀生源”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顶级学校的名誉是学校和优秀学生共同成就的,中学,大学,都是如此。“早早培”就是一种拔尖人才的早期培养。

3.人大附“早早培”:真正的百里挑一

“早早培”官方叫法是“早培一年级”,简称“早一”,鸡娃界简称zp。早早培从2015年开始连续招生,最早的一批娃已经早五年级了。

早早培不断调整招生模式,最初是从某五所幼儿园进行选拔,现在则通过海选。

第一届海选有3000多个孩子参加,通过一轮简历筛选剩下200多人,最终通过笔试、面试,录取了28个人。

随着知名度增加,关注的家长越来越多,去年5月21日至23日,人大附三天收到7000多份简历,一场低调而华丽的角逐过后,最终名义录取60人,实际录取73人

能录取上的孩子,都是真正的“百里挑一”。

当时烧烤模式下的北京,看看考试现场教室的排队场景,不禁感慨爹妈真是不容易。

图片

这些宝爸宝妈们平时可都是高档写字楼里的Andy,Cindy啊,为了陪考,风度真不算什么了。

图片

早早培的录取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简历筛选和笔试

简历筛选一是筛选家庭,二是筛选孩子

就家庭而言,学校偏爱高知家庭,倾向于选择学历高,育儿观和学校契合的家长。

就孩子而言,学校明码标价,要求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要有“超常儿童特征”。

笔试形式是老师读题,孩子听题,然后纸上作答,内容主要围绕智力开发型题目,看重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面试考察综合能力,家长陪同面试。老师在面试中会观察孩子的综合表现,再结合问答的分数算总分,同时家长补充部分也是加分项。

从这些严格而创新的筛选机制可以看出,能通过选拔的孩子的确能力超乎常娃,家长也的确不是普爹普妈。

4.考上“早早培”的神童:你在学习,他在补脑

往年“早培”面向五年级的孩子,很多孩子从小参加各种益智竞赛和培训,到五年级明显有神童气质,能够体现自身优势。现在的“早早培”,面向的是幼升小的娃,还那么稚嫩,孩子的天赋和特质该如何发掘?

孩子从出生到慢慢长大,一直在学习,在3-7岁,依次进入逻辑思维敏感期(3-4岁)、数学概念敏感期(4.5岁-7岁)、识字敏感期(5-7岁)

处在幼升小年龄阶段的孩子们,是挖掘天赋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抓住他们对数学,逻辑等有超常兴趣的窗口期,进行科学引导和缜密训练,就可能开发孩子的“超常能力”。

曾经在《最强大脑》比赛中战胜剑桥大学“数学小王子”安德鲁,秒杀清北学霸的13岁神童凡正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他强调:

比起刷题,死背知识点,我更注重开发自己的大脑,开发自己的思维。多方面去思考一个问题,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创造力。

同时他爸爸也非常看重训练孩子系统思维的重要性,他说:“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

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一个基础——思维训练。

所有的学习,都围绕着一个“逻辑思维”。

在魔都帝都的妈妈圈,一类“儿童思维训练书”是非常火爆的,很多牛娃的爹妈,本身就是一个“思维训练高手”,从小开始挖掘孩子的超常智力,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

这些孩子得到早早培的青睐,为日后的一路开挂加油充电。早早培的成功,可预见的神话,本质上拼的还是爹妈的远见和资源。

针对超常教育的质疑浩如烟海,但神娃们依旧卓尔不群,与众不同。不过还有一个词叫做拔苗助长,早期培训创造奇迹的同时也有可能毁了一地好庄稼。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父母对于超常儿童”的把握和追求,既是一种契机,也是一道难题。非信勿扰。



发布于 2024-04-28 11:45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