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所有初三学生,2025北京高中入学途径深度拆解,哪种方式最容易?

北京中招录取途径从大的层面来讲,包括1+3项目、登记入学、中职类自主招生、指标分配、提前批招生、统招录取这六大类。其中,统招录取、提前批招生和指标分配是中招录取的三大批次。

01
1+3项目
北京1+3项目是初二下学期进行的,想要通过这种途径入学,学生需要在初一、初二阶段就开始关注。
1+3项目报名是在每年7月份左右,被录取的初二学生可以提前升入高中完成初三一年和高中三年的学习,避开中考升学的竞争。
招生学校分为区级实验学校和市级实验学校,2024年市级学校减少1所,区级实验学校由原来的34所增加到76所。总共招生人数由3144人扩增到6014人,扩增了2780个名额。招生人数的扩增给更多初二学生提供了提前上高中的机会。
💡重点关注
1+3项目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面试录取,不进行笔试测试,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如果学生存在偏科现象,或者具备科技、艺体特长等,可以选择这种途径入学。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而言,并不适合这条升学路线。
02
登记入学
登记入学是从2022年开始在东城、西城两区进行试点招生。2025年4月12日开始进行登记入学报名,打算参加这项招生途径的学生需提前关注招生信息。
登记入学不依据中考成绩录取,以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为录取依据。学生在校的3年综合表现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5年北京登记入学报名要求:
①已参加2025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②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考查科目地理、生物学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
💡重点关注
2025年东城、西城参与登记入学的学校共5所,共招生420人。每个学生只能填报一个学校志愿,同时报名2所试点学校登记入学的,取消报名资格。
这条升学路线适合成绩一般,参加中考担心考不上高中的孩子。
03
中职类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2022年开始实行的,指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可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自行组织专业能力测试进行录取。
从前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自主招生基本上都是在5月份开始。被录取学生虽然能继续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但是成绩记为“合格/不合格”,不能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重点关注
学生想要继续上普高,需要谨慎参加中职自主招生考试,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参加中考的志愿填报,中考成绩只能用于毕业。
04
指标分配招生
指标分配招生包含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两类。报考条件是一样的,2025年要求学生中考成绩达到430分,综合素质评价需B。
校额到校
校额到校是优质高中将不低于50%的名额分配给初中校,学生只要满足要求,只需要参与校内的竞争就有获得进入优质高中的机会。高中学校主要是面向本区的孩子招生,有部分学校会有少量外区名额。
💡重点关注
2025年北京所有初中校都享有校额到校名额,让更多学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优质高中,降低了统招志愿填报的竞争压力。
市级统筹
市级统筹是跨区招生的重要途径,分为统筹一、统筹二和统筹三。
统筹一:是部分优质高中的跨区招生计划。2024年共有15所学校参与统筹一招生,需要注意的是东城、西城、海淀三区的孩子不能参与统筹一志愿填报。
💡重点关注:统筹一适合除东西海三区之外中考成绩排名靠前的尖子生填报。
统筹二:是北京优质高中学校分校的跨区招生计划,因为有名校的头衔,也能吸引一大批学生报考。如人大附通州校区、首师大附通州校区。2024年共有10所高中拿出1180个名额用于统筹二的招生。
💡重点关注:统筹二适合中考成绩成绩优异但是本区内教育资源有限的学生报考。
统筹三:部分艺术、体育类高校与普通高中联合培养的专业招生计划。参与统筹三没有其他限制,不需要有专业基础,也不会进行加试。
2024年西城、海淀、丰台共有5所高中学校拿出230个名额用于统筹三招生。
💡重点关注:统筹三适合有艺术、体育相关兴趣但无需专业基础的学生报考。
05
提前批招生
提前批招生包含贯通项目、贯通以外的项目以及直升3种招生途径。
贯通项目
贯通项目指的是初中到大学的一贯制教育,通过中考招生,完成七年学业,前5年接受基础文化课程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后2年接受本科阶段教育。
2025年贯通项目报考条件:
具有北京中考升学资格的北京户籍的学生;
中考分数达到贯通项目所要求的最低分数380分;
💡重点关注:贯通项目最终拿到的是专升本学历,前提是需要通过转段考试,否则也是中职学历。
贯通以外的项目
主要包括五年制高职提前招生、中等专业学校提前招生和普通高中提前招生。其中普通高中提前招生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考生、美术班考生、小语种考生、综合高中班和特殊教育班。
💡重点关注:参加贯通项目以外其他学校提前招生的考生不需要网上填报提前招生志愿。于7月10日至11日参加专业测试,通过后将“成绩单”和本人及父母(监护人)签字的“202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提前招生录取登记表”由招生学校发给家长交给学校。
本校集团校直升
依据学校直升计划及已备案的拟录取名单直接录取,同样不需要填报中考志愿。
💡重点关注:直升主要是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不看学生的中考成绩录取。以2025年0.5+3项目为例,已经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确定了直升名额,被录取的学生直接在高中学校完成初三半年+高中三年的学习。中考成绩只用于毕业,不作为入学依据。
06
统招录取
统一招生是北京中考最主要的升学途径,也是招生人数最多和报考条件要求最少的一种升学方式。统一招生录取依照考生招生考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再从第一志愿到第12志愿依次录取。该批次包含对普通及特长生的录取,所有考生均需在7月13日至17日上网填报统一招生志愿。
💡重点关注:统招录取按照学生志愿填报顺序和中考成绩择优录取,在确定志愿要确定好志愿顺序,尽量确保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综合分析
2025年北京中考总分调整为510分,虽然各高中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要求还没有公布,但是高中录取的关键因素还是成绩!
高分段学生,成绩在480分以上,能够达到前5%的水平,学校肯定是随便选。可以走集团校直升、也可以在统招阶段冲击特殊试验班,郊区的孩子还可以通过市级统筹一跨区上优质高中。
学生成绩在430-480分之间,可以选择校额到校、统招、市级统筹二进行志愿填报,想要走艺体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市级统筹三。
学生成绩在400-430之间,基本上就属于各区得分相对靠后的了,可以选择贯通项目或者统招志愿填报垫底公办高中、民办学校。
低于400分的学生,想上公办高中就比较困难了,可以选择中职类学校或者统招阶段填报民办学校。
职高、民办高中怎么选?
达不到高中录取分数线,到底是上职高还是民办高中?
如果中考成绩太低,即便是想上民办高中也达不到录取要求,即便是录取了也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上职高学校,但是在选择学校时也要实地到校参观,学校的学习风气对孩子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如果学生中考成绩和普高录取分数相差不太多,还是建议上民办高中。
北京民办高中的招生计划是由教委制定的,学校招生录取的原则和公办高中一致,也会是根据填报学生的成绩进行择优录取,录取后注册普高学籍,正常参加高考。
虽然民办高中的录取成绩要比公办高中低一些,但是学校的加工能力并不比公办学校差。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能够意识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从班级设置和教学管理上做出了相应调整,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民办高中采取的都是小班教学,每班人数在30人左右,而公办学校教委有明确规定不能低于40人,虽然给更多孩子提供了上高中的机会,但是也会降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在民办高中老师能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这种教学模式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民办学校的师资更有保障,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大部分学校都会在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有高三代班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更清楚的掌握考情和教研方向,给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民办学校教师平均执教经验都在10-15年,一些学科带头人执教经验能达到20年以上。公办学校每年都会有新毕业的老师加入,为了让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肯定会从高一开始代课,但是高一也是学生高中三年打基础的阶段,老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一门学科的学校效果。
经过3年的培养,民办学校的升学率也不低,本科率基本上能达到70%-80%,一本率也能达到30%以上。选择民办学校相当于给中考失利的孩子提供了一次普高升学的机会!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