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中考政策梳理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90 浏览




根据2025年北京市最新发布的中考政策,主要变化体现在考试科目调整、总分设置、招生录取方式优化等方面,以下为具体梳理:

一、中考总分与科目调整
1. 总分由670分降至510分

计入总分的科目缩减为6门:语文(100分)、数学(100分)、外语(100分)、道德与法治(80分)、物理(80分)、体育与健康(50分)。

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四科调整为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A/B/C/D)呈现,仅用于毕业参考,不计入中考总分。
2. 考试形式改革
道德与法治科目笔试改为开卷考试,并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的日常行为表现计入总分(占10分)。
物理新增实验操作考试(10分),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外语听力与口语考试采用机考形式,与笔试分离,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

二、招生计划与录取方式优化
  1. 普通高中扩招,职普比例调整

2025年普通高中计划招生约8.5万人,较2024年增加约3000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3.3万人,较上年减少2500人。
2. 录取分三阶段进行
提前招生:普通高中部分特色班及中职贯通培养项目可提前录取。
指标分配招生(校额到校):优质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考生需总分≥430分且综合素质评价达B等以上。

统一招生:按成绩和志愿择优录取,未被录取者可填报征集志愿。

3. 跨区招生限制

民办高中主要面向所在区招生,优质高中跨区招生计划重点向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倾斜。

三、考试时间与综合素质评价
  1. 考试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科目笔试统一安排在6月24日至25日,体育考试单独进行。
2. 综合素质评价

强化其在录取中的作用,除道德与法治科目外,校额到校录取也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等级。

四、政策目标与影响
1. 减轻学生负担

减少机械性备考科目,缓解初二即进入中考备考的紧张状态,推动教学回归素养培养。

2. 促进教育均衡
通过校额到校、集团化办学等方式,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缩小城乡及校际差距。
3. 衔接“双减”与高考改革
减少考试频次和难度,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为高中走班制教学和多元升学路径奠定基础。

2025年北京中考政策以“减负增效”为核心,通过科目精简、分数调整、录取方式优化等措施,推动基础教育从应试导向转向素养导向。学生需关注学科核心能力培养,尤其是实践操作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发布于 2025-03-23 12:27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