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北京中考数学又要改?北京中考数学大改!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85 浏览




海淀家长群炸锅了!一张神秘家长会PPT流出,北京中考数学题型可能从28题缩到25题,最后一道压轴题变身“跨学科大魔王”——要你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比如用函数算奶茶店最优定价,用几何设计小区绿化带)。


图片

北京中考的改革一直牵动着广大家长和考生的心弦,尤其是2025年又是北京新中考改革元年,新中考改革方案、考试科目,计分方式以及招生模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招里最核心的就两大模块,一是招生方式, 二是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


先说招生方式:北京中考的招生方式可以说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就提供了“1+3”贯通项目,而2025年伊始,0.5+3的集团直升项目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2025年开始,校额到校招生又面向所有学生。对广大学生而言,升学途径确实更多样化了。但随着北京中考人数逐年攀升,竞争压力依旧很大,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要通过中考进入高中,这就不得不让大家关心考试科目及内容。

再说考试科目及内容:参考2025年北京中考的科目及难度而言,数学毫无疑问是最具有“区分度”的科目。

2025年北京中考考试科目及分数如下:
语文:100分
数学:100分
外语:100分(其中笔试6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40分)
物理:80分(其中笔试70分、实验操作10分)
道德与法治:80分(其中笔试70分【开卷考】、综合素质评价10分)
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20分)。

此外,生物、地理、历史、化学从2025年起变为考查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等,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正是因为考试科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北京各区中考分数分布一直成龙卷风态势,要想“脱颖而出”,数学确实会成为极具区分度的科目。

但问题在于:2025年真的会按照上图来改吗?老师觉得大概率不会!尤其是题量从28题变为25题以及将新定义剔除改为跨学科融合,老师觉得不太可能在25年中考中实现。

初三上学期期末来看,主城区中,只有朝阳区确实只考了25道题,但是后三题的题型其实没有变化,而像海淀、西城、东城等主要城区无论是题量还是题型设置都没有变化。另外关于最后一题新定义要被剔除的话题,沸沸扬扬地传了一年了,但最终都没有落地,2025年中考临近时再换掉最有区分度的题不太现实。也有网友在网上反馈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图片


更狠的是难度比例调整:
旧比例:简单题70% + 中档题20% + 难题10%(7:2:1)
新比例:简单题50% + 中档题30% + 难题20%(5:3:2)
翻译成人话:送分题变少,中等题和难题翻倍,数学彻底成为“学霸筛子”!


深度扒皮:改题背后的“阳谋”与“暗战”
题型调整:砍题不砍难度,反而更变态
题量减少≠轻松:从28题缩到25题,表面减负,实则“温水煮青蛙”。
删除的3题多为送分题(如简单计算、基础几何),保留的25题中中等题和难题比例翻倍。

压轴题融合物理、经济、编程知识,比如:“请用二次函数计算共享单车投放量,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盈利模型”(数学老师:要不我来改行教商科?)。

难度比例调整:学霸狂喜,普娃崩溃
中等题陷阱增多:以前靠刷题能混的题,现在必须理解底层逻辑。
例如:“已知三角形ABC面积为20,D为BC中点,求阴影部分面积”——旧题直接套公式,新题得先证明D是中点(普娃:题都读不懂!)。

难题区分度拉满:最后5分专为天才设计,比如用微积分思想解初中几何(学生:我才14岁,为什么要承受这些?)。

跨学科融合:数学老师被迫“打杂”
压轴题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但海淀家长发现:
这些题本质是“披着数学皮的语文阅读+物理计算+经济建模”。
学生得先读懂800字题干(比如奶茶店经营数据),再用数学公式解题,文科差的孩子直接卡死在第一步!

家长分裂:2025届是小白鼠还是幸运儿?
网友吵翻天,主要分两派:
“淡定派”:“老师说了2025届不改!上学期期末还考28题呢,就算改也是下一届,洗洗睡吧!”

“焦虑派”:“信了你就输了!当年新中考体育改革也是突然袭击,现在不练跨学科题,等着中考哭吧!”

真相可能是:2025届试点过渡,2026届全面铺开!毕竟海淀多校已开始偷偷加练“应用题小作文”(数学+语文双杀)。

残酷现实:数学已成名校入场券
高分人数暴跌:
近几年中考数学满分人数逐年下降,明年可能更惨!

跨学科题成胜负手:
压轴题融合物理、经济、编程知识,只会刷题的普娃直接傻眼。

名校掐尖更狠:
六小强密考已加入“生活应用题”,考不过的连考试资格都没有!

海淀现状:
小学生开始学Python,美其名曰“培养跨学科思维”
家长连夜囤《生活中的数学》《超市购物中的微积分》

求生指南:管它改不改,先卷为敬!
2025届家长:
按28题难度备考,但每周加练1道跨学科题(就当买保险)
紧盯期末考和一模,题型突变立马调整策略

2026届及以后家长:
扔掉纯计算题,主攻实际问题建模(比如用统计知识分析家庭用电)
周末带娃逛超市、看楼盘,把数学题刻进生活DNA


所有人必备:

语文狂练阅读理解,否则连数学题干都看不懂

物理学电路图,因为压轴题可能要算“小区路灯最优布局”
了解复利计算,以防考“共享单车会员卡定价模型”
加强心理素质,防止被新题型吓哭

说句大实话
改不改题不重要,重要的是:
“数学区分度拉大”已成定局!
学霸靠跨学科题甩开差距
普娃在中等题上疯狂内卷
学渣连简单题都保不住

海淀家长觉悟:
“宁可让孩子在模拟考被虐,也别等中考现原形!”


关于,新学期选课:

聪明的家长,先打听哪里教得好;外行的家长,先打听哪里最便宜;

便宜的,学了半年后悔了,又重新给孩子找学校;


后来,终于醒悟:

原来价格不是问题,学到知识得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时间,比金钱更珍贵,专业,始终是领先的优势。



发布于 2025-02-17 15:08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