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5年新增多所高中,中考名额分配数量增加?!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08 浏览




2025年广州将有多所新高中有望正式开办,提供大量普通高中学位,那随着广州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2025年广州将迎来多所新高中的开办,这无疑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那么,这些新增的高中是否意味着中考名额分配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呢?


那什么是名额分配?符合什么条件可以报名?


新增、扩招高中

根据官方媒体信息,广州未来预计新增15所高中,共计5所高中有扩招计划,具体名单如下:

图片

近年来,广州不断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名额分配计划也随之扩容提质。2024年,广州已经新增了多所名额分配招生学校(校区),包括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东实验中学(白云校区)等。


预计2025年,随着新高中的开办,名额分配计划也有望进一步扩大。然而,具体名额分配数量的增加情况还需等待教育部门的进一步通知和安排。


什么是名额分配?

第二批次招生录取计划就是我们常说的“名额分配”(也叫“指标到校”)政策。根据国家、省关于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的规定,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应将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


各类型学校的招生范围:

省市属学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分配范围为全市范围内初中学校。

区属学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分配范围为本辖区内的初中学校。

③成立教育集团的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应适当向集团内农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倾斜。


名额分配对教育质量较高的初中作用不大。但对于教育质量一般的初中来说,校内的优等生虽在全区、全市内缺少竞争力,但由于名额分配是校内竞争,校内的优等生可以避开全区范围内的竞争以分配名额进入重点中学。


从近年录取情况来看,名额分配已成为户籍生升入优质公办普通高中的主要途径。


名额分配计划的报考条件

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考生,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初中应届毕业生;

(二)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

(三)具有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或从市外转学到本市并在转入初中学校就读到毕业。


往届生、返穗生不属我市初中应届毕业生,没有我市初中应届毕业生学籍,不能报考我市名额分配计划。


2024年各区名额分配率

图片

就名额分配来说,最容易在名额分配批次下车的区是番禺区和荔湾区,指标率37%和36%,都是差不多2.7个考生争一个名额。


接下来是越秀区,大概是3.2个人抢一个名额,也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


从化在名额批次也是比较容易下车,只是区属学校太拉胯。指标率2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花都、天河、白云是一档,都在26%多一点,也就是100个名额考生,大概26个人能拿到指标。


黄埔、增城、南沙垫底,增城去年的指标率有26%,今年考生增加但区属高中名额没有增加(甚至还减少了),所以指标率就接近垫底了。黄埔和南沙今年新增了名额分配的学校,北师大和南沙华附,指标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垫底。


近3年录取控制线及平均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名额分配志愿如何填报?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安排在第二批次,设 3 个志愿,与其他批次志愿同步填报。


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的考生,无论是否办理跨区,都只能填报学籍所在学校分得的名额分配计划志愿。


从近年录取情况来看,名额分配已成为户籍生升入优质公办普通高中的主要途径,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志愿容量,按照合理梯度安排志愿顺序,最大限度把握名额分配录取机会。


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应盲目冲高和放弃名额分配批次的录取机会;也不要盲目地“保底”,否则一旦被名额分配批次的学校录取,就不能参加后续批次志愿学校的投档录取。


在填报名额分配的志愿时,我们既要参考今年自己初中学校的名额分配结果,更要对比近年名额分配投档录取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勿生搬硬套他人填报志愿策略。


名额分配计划怎样投档录取?

名额分配采用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投档方式统一投档录取,示范性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D级及以上,各校(校区)录取控制线为本校(校区)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线。


考生的投档分数只取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科目成绩,不享受加分或优先录取。若名额分配计划投档未完成,则将剩余的名额分配计划并入该校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计划进行投档录取。



发布于 2024-12-20 14:0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