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很关键!!家长不要忽视了这个选择

择校很重要!!择校很重要!!
第一,选择集团化的学校,尤其是四校旗下的初中,未来机会会多一点。
第二,要不要选择区?
1. 黄浦区,依旧是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区。
黄浦区前几年的优势是名额分配到校的低分数线。但是在2024年,连四校名额分配到区的分数线都很香。
原因主要是跨区中考的今年少了。外加黄浦区有实力的并不多。有人说学霸都集中在GZ和LD。根本没有那回事。2024年中考一二模的顶级分数第一都在普通公办初中。
至于有人说,黄浦名额分配到校去八大虽然容易,但是高中出路不好!在黄浦连四校都考不上的孩子,去了其他区就出路好了?
都是一样的结局,为什么不中考轻松点?
2. 奉贤区,依旧是四校的天堂。
2025年,奉贤区依旧是四校的天堂。因为太远,真的有实力的没人愿意去!说奉贤的房子便宜的,一套也要100万不到点。现在家庭能拿出100万现金闲钱的可不多。但有一说一,如果你们一心体制内,一旦考不上四校和奉高,其他高中还真的蛮尴尬的。
3. “新云台们”依旧是好学校
新云台今年的名额分配到校分数线虽然比去年高,但是和建西等一线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套利空间。其实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新云台”,一样有空间。 同样的分数在一线初中只能上洋高,但是在其他学校能上建平和进才,我理解这就是好学校。
第三,避坑指南
1. 很多一线初中存在“高开低走”的现象,包括所谓的顶级班理科班,值得大家重视。
很多学校2024年的中考情况其实没有公开说的那么好。有2个因素:
一,外援创造了神话,小升初那年掐尖了很多。有借读转正,有人户分离等等。而对口入学的基本被他们踩在了脚下。
二,很多顶级民办初中,为了2024年成绩好看,在这四年里不断的劝退尾巴。
其实对比一下招生简章人数就可以看出来。有的学校招360人,加上当年借读50个,六年级上课有410人。但是到了初三最后中考的只有350人,也就是说50个都转正了之外,还少了10个。
那么这60个去哪里了? 而是被学校劝退了。
所以,大家说市重高中率多少,多少比例700+都因为分母变小而变了特别好看。
这类学校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高开地走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把孩子分了三六九等。这种对差生存在鄙视链的学校,不去也罢!
好学校的前提就是“公平”!条子少的学校,其实才是最好的学校。
2. 学校分体制外和体制内,还有两条腿一起走的。家长要看清楚。
这个其实很早就说过,很多家长并不当回事。我建议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一定要在五年级前考虑清楚。
现在很多民办是不要摇就能入学 ,那些大多都是体制外的或所谓的双语。真正体制内的纯民办,摇号率是低得可怜。
第四,提前做准备。
奥数、小托福、amc8,能去三公的不要错过。
有机会去民办的,尤其是那些顶级民办,一定不要错过。
7. 投简历还有没有用?
其实没有用!!! 但是不管怎么,可以一试。建议不要电子邮件,最好是快递纸质情书,顺丰邮寄!
第五,认清形势,提升成绩是王道
选择菜中还是三公民办,其实是个伪问题!!
三公的概率很小,千分之一的概率。而民办摇号的概率同样很低,大概在5-10%左右。 其实这两个都不能算是选择。
如果真的对本区的菜中恐惧,不如考虑下如何通过租房换个区,换个中考比较有利的区。一样是统筹,还不如换一个菜中同样抓的紧的区。
比如黄浦和长宁,这两个区的普通初中同样抓了了很紧。同样也有人考到715+。为什么这个715+不是你家的孩子呢?
如果你家孩子不具备这样的潜力,那么就算去最好的初中,也拿不到自招和名额,那就努力去裸考!!!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