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决战,已经不是高考---是中考!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246 浏览




一、基础数据支撑推演

一般人会觉得“2038年太遥远了,14年后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还可能加上一句“明年,甚至明天的事都不好说”。

但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2038年之前的中考数据基础是非常扎实的:

6周岁上小学一年级;12周岁上初一;15周岁中考。【逻辑严谨】


步骤

数据来源

数据用途

计算方法

校验方法

第一步

2010-2023年出生人口数据

推算中考数据年份(出生年份+15)

获取每年出生人数,标注中考年份

第二步

2022年统计公报初一招生数据

推算2025年中考考生数量,并追溯至小一年级数据

通过初一招生数据推算中考考生数量,并追溯到出生数据和小一年级数据

通过交叉比对户口迁移和转学比例关系


2023年统计公报初一招生数据

推算2026年中考数据

通过初一招生数据推算中考数据

第三步

2023年统计公报小学一年级招生数据

估算2032年中考数据

通过小学一年级招生数据推算8年后的中考数据

通过与2018年统计公报数据对比,滚动更新


2018年统计公报小学一年级招生数据

估算2027年中考数据

通过小学一年级招生数据推算5年后的中考数据

第四步

2023年统计公报幼儿园招生数据

估算2035年中考数据

通过幼儿园招生数据推算11年后的中考数据

通过与2022年、2021年统计公报数据对比


2022年统计公报幼儿园招生数据

估算2034年中考数据

通过幼儿园招生数据推算12年后的中考数据


2021年统计公报幼儿园招生数据

估算2033年中考数据

通过幼儿园招生数据推算13年后的中考数据

孤立数据

2021-2023年出生数量

估算2036-2038年中考考生数量

直接根据出生数量推算未来3年的中考考生数量


唯一孤立的数据是:2021年至2023年的出生数量,对应2036年至2038年的中考考生数量。
【即使是这么遥远的事情,估算的精度也已经足够,并且按年滚动更新即可】

【通过查询公安系统户口数据和教育部门的统计年鉴,可以对上述数据进行更精准的修正,但因为户口迁移率和转学率比例极小,本文暂时忽略】

二、实际人口数据梳理

第一部分:出生人口数据


深圳市2010-2023年出生人数及未来中考人数预测

年份

出生人数(万)

来源

补充说明

2010

15.14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1

16.14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2

20.44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3

20.02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4

21.44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5

22.35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6

33.40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常住人口大幅上升;2017-2019年出生人数接近40万

2017

40.40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8

35.95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19

37.08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户籍人口中男性少于女性,差距逐渐扩大

2020

30.00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21

26.68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22

24.25

《2023年深圳统计年鉴》

2023

*

数据待更新


补充说明:

  • 出生率可能包含流动人口数据,因为常住产妇仅占出生人口的一半;
  • 从2016年开始,常住人口大幅上升,2017-2019年出生人数接近40万;
  • 自2019年起,户籍人口中男性少于女性,且差距逐渐扩大。

    【上述数据可以解释过去八年深圳学区房价格的波动,如同股市基本面数据爆发后,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未来中考人数预测:

我提供给你一些数据,请用图展示出来:

按照出生年份+15年的公式,可以预测以下深圳中考年份人数:

15.14万(2025年)

16.14万(2026年)

20.44万(2027年)

20.02万(2028年)

21.44万(2029年)

22.35万(2030年)

33.40万(2031年)

40.40万(2032年)

35.95万(2033年)

37.08万(2034年)

30万(2035年)

26.68万(2036年)

24.25万(2037年)

**万(2038年)

未来中考人数预测(出生年份+15年)


中考年份

预测人数(万)

2025

15.14

2026

16.14

2027

20.44

2028

20.02

2029

21.44

2030

22.35

2031

33.40

2032

40.40

2033

35.95

2034

37.08

2035

30.00

2036

26.68

2037

24.25

2038

**


第三部分:数据结论


上述数据均来自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和卫健委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以下是对深圳未来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分析:

  • 2024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3.6万,对应2015年小一招生人数17.21万和2021年初一招生人数14.38万。
  • 未来15年(至2038年)初中毕业生人数将持续高于2024年。
  • 2032年将达到峰值,是2024年毕业生人数的1.8倍。
  • 相较于其他城市,深圳的中考人数压力将延后超过5年。这些数据和结论表明,深圳在未来的教育资源规划中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逐年增加的中考人数。
1
公办普高录取率


图片

分析深圳中考数据,我们初三家长最关心的无疑是“公办普高录取率”。如图1所示,2024年的公办录取率为52%,相较去年基本持平。


近年来,大家也发现深圳在大力推进高中学校的建设,根据《高中学校建设方案2020-2025》中所知,第一批立项建设共37所高中,新增高中学位约8.7万个,2020至2024年,深圳先后新建36所公办高中(2020年已建成3所高中,2021年建成9所,2022年建成18所,2023年建成8所,2024年建成3所),并且该计划表示2025年公办普高升学率将达到56%。


但由于这个方案实施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新建和扩建的高中数量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但其实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其他途径能实现公办率的提升。以今年石岩外国语为例,将民办高中转营成公办高中等方法。这些模式目前都有在逐步探索中,期待明年的公办率有望达成56%的预期目标。


02
深户与非深户学位占比

图片



从上图大家可以看到,深圳公办高中的D类(非深户)招生占比,基本上都稳定在24%-27%左右。结合今年官方发布的中考分数情况来看,今年非深户的录取分数线是比深户要高出一些的,在这种局势之下,非深户家庭在中考这一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03
不同升学路径招生占比

图片



2024年深圳公民办普高招生计划共计95436人,其中,公办普高招生计划为68998人,民办普高招生计划26438人。


指标生招生计划34312人,占公办普高招生计划约49.7%。


自主招生计划共计9675人,占公民办普高招生计划约10.1%。

图片

在深圳初升高升学主要有三大途径:中考正取、指标生以及自主招生,接下来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2024年不同升学路径的招生情况。


正取生是指学生中考成绩达到招生学校的分数线标准,同时也被招生学校录取的考生。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到,通过这个途径升入公民办普高的考生占比是很高的。 这意味着,大多数中考考生, 最终能否被普高录取,依然取决于中考分数。


根据近三年的数据分析,指标生招生计划占比都接近公办普高招生计划的50%,通过上图我们也可以发现2024年指标生的占比达到了50%,非常值得我们家长关注。


自主招生大家通过对比表格数据就能发现,从2019年的招生计划904人,到2024年已经新增到了9675人。其中,参与一类自主招生的高中,从2019年的7所,到2024年已经有92所,足足增加了85所,这个变化可谓是突飞猛进。


同时,自主招生对于考生户籍的限制也在放宽,从2020年开始,非深户考生与深户考生拥有同等的报名机会。


大家需要注意一点,自主招生不再是一些家长认为的“尖子生的游戏”,伴随着参与学校数量与招生人数的扩增,我们不同层次的学生能选择的范围都扩大了。自主招生属于多了一次机会,如果能把握好这次机会,提前上岸心仪的高中,也是很好的中考升学路径。


04
四大、十大招生录取情况

四大高中: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中心校区)


十大高中:四大高中、红岭中学、宝安中学、育才中学、深大附中、北师大南山附中、深圳科学高中

关注中考的家长可以看到,十大的学校虽然仍是那十所,但小部分学校排名有了变化。

图片


从上图的数据来看,虽然中考人数在不断增长,但是四大的录取率并没有在增长。


自2017-2019年四大十大录取率持续下跌,由4.59%下跌至3.70%。而在2020年深中建新校区扩招了1300人,四大、十大的录取率显著提升。但自2020-2023年,四大、十大的录取率依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4年的四大在招生占比中仅为3.09%,而十大则为6.83%,两项数据皆为近5年最低。


在中考人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24年的四大录取率和十大录取率都为近三年的最低值。


05
总结

通过分析,大家不难发现,近几年深圳中考的形势还是比较紧张的。随着中考报名人数的不断增加,分数线也在不断上涨,“战况”非常激烈。那么初二升初三的同学现在就要开始转换心态,科学备考。家长们可以适当地给予孩子帮助,可以提前做些“攻略”,比如志愿填报及开放日的准备、自主招生的升学规划等。



发布于 2024-11-08 21:5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