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开启,北大附中加入!哪些高中校有拔尖人才项目?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联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成立“物理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面向北大附中教育集团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学生,选拔有强烈探索未知好奇心和热情的物理学科拔尖人才,实施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
作为北京市首批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和北大附中将在市区教委指导下充分发挥双基地示范作用,探索基于学科兴趣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大中小联合育人模式。本项目基于“小初衔接、初高贯通、大中协同”一体化育人理念,发挥大学科研资源和师资力量优势,结合北大附中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探索以教育集团为育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2024年秋季学期始,北京大学物理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课程首期面向集团小学高年级、初一年级学生开放初级课程,课程由北大附中教育集团骨干教师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师联合实施,每期学生200人。课程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开设,包含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内容,本课程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与招生无关。
北京101中
十一学校
十一学校联盟校“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在海淀区,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为代表的多所学校也积极投身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例如,清华附中与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推出了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成立了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该班从初一开始,利用周六及寒暑假时间开展“21天人工智能课程”学习,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此外,清华大学还与朝阳区多所重点学校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附中人工智能实验班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简称“早培班”),该班面向具有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招生,通过特殊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路径。早培班不仅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学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大附中暨人大附中联合总校
科技创新人才基础培养项目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校也有相关拔尖选拔动作,继续往下看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走在了前列。该校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项目”和外语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学分认定等方式,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坚毅品质、宽广视野、扎实知识基础、创新思维潜质和小发明小创造本领的“六有”人才。此外,理工附中还建设了11个高研实验室,并升级了理工实验班、推出了国科实验班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
暨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科技创新班
其他高校
除了上述几所学校外,北京市还有许多高中校也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例如,交大附中教育集团拟定了成立集团内科技创新班的计划,瞄准国家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需求,探索贯通式培养模式。十一学校则成立了“科学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研究中心”,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科学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此外,海淀凯文学校也推出了“精英计划”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科研和高水平竞赛的机会。
综上所述,北京市的多所高中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这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创新拔尖人才学习规划建议
规划布局学习路径:
制定长远的学习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学科和课程进行深入学习。
思维培养,能力提升:
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思维,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创新能力。
关注政策,灵活调整:
家长应密切关注教育政策变化,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改革方向,灵活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保持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