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该着急了!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71 浏览




写在前面:

“非京籍孩子上学难”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到升学季,但非京籍入学材料准备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非京籍升学材料各区要求不尽相同,一个不小心,就会影响孩子今年入学,可以说马虎不得。

01

再耽误下去,孩子就没学上了

就拿上小学来说,北京各区对非京籍幼升小入学政策要求不同,其中部分区有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等入学政策要求。一般情况下,非京籍幼升小需提前至少一年开始准备小学入学工作,了解所在区域“四证”要求。

现在已经是9月底了,对于2025年入学的非京籍家庭来说,如果现在还没办好居住证和社保,像东城、西城、丰台、石景山、亦庄开发区入学的,25年上学就存在不确定性了。

如果是在朝阳区上学,依往年经验,需要在11月前准备好四证材料,如果家长还没准备好,那么,利用剩下1个月左右的时间抓紧准备。

如果家长提早准备,提早规划,熟悉政策,凑齐四证也没有那么难,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每年的5月初,各城区教委开始采集入学信息,非京籍家长在确定就读城区后,需要经过线上注册、提交材料审核、信息采集、入学登记、学籍注册几个步骤给孩子办理入学信息采集。根据以往经验,“四证”多是卡在“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和“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上。

其中的“在京务工就业证明”主要卡在非京籍父母缴纳社保的时间、城区上,其中就包括:跨区换工作、断缴等情况,都会影响审核,所以,千叮咛万嘱咐,非京籍家长多熟悉政策,提早打算。

另一个“关卡”—“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它主要难在对房产性质的要求以及房东的配合上。如果和房东提前协商好,房屋租赁合同、完税证明和各种原件还比较好说,最难的是“有房主签字的《知情同意书》。

一方面是《知情同意书》涉及“六年一学位”,很多房东不愿意提供学位,另一方面是部分城区要求房东本人必须来街道面签,房主临时变卦的现象不可操控,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不稳定因素。

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容易,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非京籍家长中的“过来人”应该多少都深有体会。

就说上面的房东变卦就经常发生,一些房东得知六年一学位后,考虑自己孩子之后也要上学就反悔的;还有一些事临时有事,去不了的,好话说尽,该不去还是不去;甚至还有趁机拿捏你,管你要配合费的。怎么说呢,在利益面前,几年的租客情谊算个啥?

如果钱花了能顺利上学也行,而根据以往经验,能凑齐四证的非京籍家庭是少数的,那么,没凑齐四证还有哪些解决办法?只能“打道回府”了吗?

02

“非京籍上学难”的核心问题:

不能在京参加中高考

即使你费劲凑齐了“四证”,也只是暂时喘口气,孩子眼下可以在北京有学上了,但这仅限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非京籍不能在京参加中考、上高中,也就是说,非京籍的孩子在初一前后就要找好“退路”。

非京籍孩子上公办校确实难,而不能在京参加中高考才是核心问题。

对于此,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择校规划师还有“过来人”给一些建议,包括积分落户;在学习卷省份上学,分数低省份考试,也就是“中高考移民”;回原籍老家;还有就是拿香港身份。

我们浅浅分析一下以上几种建议有哪些利与弊。

首先是积分落户。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5.8万人,其中有824万人为常住外来人口。这824万人如果走积分落户制,每年就争抢6000个落户名额,成功率仅0.07%。

积分落户确实可以一劳永逸,但是竞争也不小,如果单纯指望着积分落户,说实话,风险有点大。

再说说“中高考移民”,这种“移民”现象存在很多年了,每年都有家长私底下悄悄将户口迁到升学压力低的省份,以获得当地中高考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孩子不在这里上学、家长也不在这里生活工作,主打一个:户口到,人不到。

去年西安就有家长举报本地存在大量“回流生”,严重影响本地考生的教育公平和升学公平。据说,许多重点高中的学生几乎都是从外地赶来的“回流生”,这些“回流生”导致2023年西安中考变得异常激烈,600分以下的考生几乎没有普高的希望。

对于这种现象,各地对转学、高考落户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黑龙江省就规定,对于异地高考落户,学生需具有黑龙江省高中学籍,且在黑龙江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不含往届生)。此外,父母在黑龙江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所以,对于这种钻政策漏洞的方式,不建议。

再聊聊回原籍老家,这个是目前很多非京籍解决选择的方式。如果家里有老人照顾,回去确实是一个省钱又省事的办法,唯一的牺牲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得不长期分离,但在现实面前,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但是,如果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那么不建议孩子回去。新闻上经常爆出的霸凌、校园暴力、青少年心理问题等等,大部分都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为了孩子身心健康,还是留在身边比较好。

再说说拿香港身份,这是近两年很多家长,包括京籍和非京籍,给子女布的一盘“棋”。按照规定,拥有香港身份后,孩子可以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考试)或者华侨生联考,从而避免国内高考压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拿了香港身份,没有回乡证,孩子可以以香港本地生身份参加DSE考试,用DSE成绩申请香港的大学和海外的大学;如果能拿到香港永居身份+回乡证,还可以通过DSE考试成绩,低分报考国内重点大学。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办理香港身份手续复杂、时间跨度大,要在孩子7岁前办理,同时还要注销孩子的内地户口,这个要提早规划。

除了以上办法之外,还有一些非京籍家长不希望孩子的未来受制于无法选择的公立教育体制,早早给孩子规划起国际路线,当然,走国际路线的花费要比公立校高一些,目前像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国际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0—30万/年,性价比高一点的也有10万/年左右的,是目前咨询最多的。

03

结语

总之,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父母也能够帮衬,那就安排孩子在初一前后回老家,这样可以提前习惯老家的教学节奏和学校生活;如果家庭情况还可以,可以选择送到国际学校接受国际化的教育,现在出国留学选择也很多,像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地区留学这两年异常火爆,性价比很高,工薪家庭都能接受。





发布于 2024-09-28 06:1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