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 | 徐汇:摇号首届的民办强区样本

这几天,有个话题比较热:今年中考,最卷的是哪个区。关于卷,怎么定义呢?如果把“卷”定义为全市范围内,哪个区的中考生的学业成绩高,那靠现在的公开数据,较难衡量。如果我们以“卷”本来的含义“内卷”来评议,看哪个区中考内部竞争最为激烈,有限资源和较优成绩的矛盾最为突出,那我还是站松江。
强劲实力搭配丰厚资源的民办强区徐汇,在摇号首届又有什么样的新动向?本篇我们予以观察。
1
到区——不怎么卷
在16区的纵横向比较中,徐汇区的总体到区平均分数线位列第7,比去年下降1位;四校到区平均分数线位列11,比去年下降5位。具体来看,700分以上的分数线共9个,与普陀并列第4。640分以下的分数线共4个,与宝山并列12。这表明,徐汇区的到区竞争并未特别激烈,相比去年,卷度下降。
在徐汇区的名额分配到区环节,填报本区前三所市重点被录取的同学有点亏。被复附徐汇到区录取的同学,如果填的是交附或华二,也能被录取。被南模到区录取的同学中,可能统招志愿原本可以被复附徐汇录取。被位育到区录取的,统招可以录南模。
徐汇区今年到区最大的漏是行知,616.5分,统招只能去华理附中,但志愿填得巧妙去了行知。行知去年692分的分数偏高,可能产生了劝退的效果,因此出现捡漏空间。
2
到校——公办初中变卷
徐汇是民办强区,在中考生中,民办学生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即使今年名额分配占市重点高中总计划比率上升5%,徐汇区公办初中的到校名额仍然缩水约17%。
公办初中所获名额变少,而考生规模不减,摇号又优化了生源,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到校的竞争加剧。
2023年,只有零星三个到校分数线高于统招分数线的情况。2024年,遍地开花。反超主要集中于头部市重点高中,位育及以上市重点高中的到校变卷。南模的到校分差从去年的-18.2到今年的-3.6,优质市重点高中的到校获利空间被大大压缩。市二和南洋仍有较大捡漏空间。
反超普遍的原因可能有三点:
公办学校到校名额的减少与生源数量之间的矛盾;
民办学校新加入名额分配到校,在优质市重点高中的名额争夺中竞争激烈;
部分考生依据去年的统招分数线来制定今年的到校策略,未能预见到今年新形势下统招分数线普遍下降。
民办学校前排市重点竞争白热化。仅西南位育,因为直升班的存在以及摇号对生源的削弱,出现了到校环节几乎“野无遗高分”的奇观。上中的大漏竟然出现在大西,634.5读上中。
3
统招——降幅温和
徐汇区的统招线,下降幅度比较温柔,都在10分以内。降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排在全市第5。徐汇区虽然民办占比高,在摇号首届的核军备控制下,分数线下降,但是,民间武装水平仍然较高,且一哥等可能有些私底下的核部署,导致统招线不像虹口黄浦那样全线狂跌。
黄浦需要依靠跨区中考的潮汐生源,统招线易有起伏。而徐汇对外区生源的虹吸主要在幼升小这个节点完成。如,2021学年,徐汇区的小学入学人数是幼儿园离园人数的132%。转入的生源估计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闵行和松江,两卷供一强,这种9号输血模式使徐汇区保持了教育强区的活力。
25届可注意:填报本区优质市重点高中的到区志愿,可能会出现高分低录;理性评估优质市重点高中的到校获利空间。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