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 | 闵行的卷,藏在名额分配到校的厮杀中

排出闵行的名额分配到校“番茄炒蛋”表,连绵的粉红,让我开始怀疑数据是不是排错了。闵行今年有这么多初中名额到校线高于统招线吗?我是不是把24年和23年的位置对调了?23年没有民办初中到校分数线,很容易能区分开来,没错啊!再对照原文件核查了一所学校的到校线,仍然没错啊!
那么,这恐怕就是闵行24年中考到校线的真实写照了!满碗番茄,一点点蛋,闵行到校这个观感与其他区明显不同。
2024年4区到校番茄炒蛋
闵行到校

松江到校

徐汇到校

黄浦到校
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到,满区尽带番茄色的非闵行区莫属。
番茄色代表2024年某高中在这一初中的到校线高于统招线。黄色代表2023年此情况。
2024年,七宝中学到校线高于统招线的,占61%,交附闵行67%,华二紫竹60%。
这表示,2024年的闵行中考,名额分配到校高分低录风险大,捡漏机会小。
到校平均分数线,也是刷新纪录的,七宝、交闵和华二紫竹到校平均分数线竟然反超了统招线。
闵行是我统计中考三批次数据的第5区。前4区(松江、徐汇、黄浦、青浦),只有格致一所高中到校平均线超统招线。闵行一键3连。这个闵行,它不寻常。
因此,我打破了各区中考数据三维叙事的顺序,没有先提录取批次在前的到区,就将闵行到校这盘菜搬了出来。
闵行哪来的这么多番茄?
今年,闵行区的中考喜报似乎特别引人注目,首席民办仍光芒耀眼,有许多公办在录取上取得了质的飞跃。
还记得我们上期讲的河流误差吗?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许多闵行本届的同学以23届中考录取的河流深度来做渡河决策,未料平静的水面下,河流深度已经发生大变。
河流水位的大变为什么发生在闵行以及松江?我觉得还是同样的逻辑。新人口的涌入带来的是对教育的空前重视和深度投入,或与全区皆兵的集体鸡血模式同频,或与人人培训的个体鸡血模式共舞,推高了大部分学校、大多数学生的学业成绩水平。
摇号使部分鸡血生源散落在闵行各公办学校,一些夙兴夜寐练兵的学校异军突起。然而,许多闵行公办的同学仍以学校在23年民办筛选生源末届的江湖地位来衡量其摇号首届的实力,在到校环节做出了过于保守的填报选择。而民办的同学首次获得到校机会,也非常珍惜,力争在到校批次走掉,也做出了保守选择。大家都以去年分数线为参考,没有想到,今年的分数分布变宽,摇号首届的录取变化,最终导致统招分数线普遍下滑。
在这一集体错位的局势之下,闵行区的市重点统招线呈现出了颇具迷惑性的下跌。让我们困惑,闵行公办高中,为什么区重和一般高中平均只降1或2分,市重平均降了7分?
细看这碗特别的番茄炒蛋,我们终于知道,因为闵行的头部学生在到校批次厮杀激烈,精锐部队主要在这里消耗,到统招批次已如强弩之末,其力度不比去年。
这碗番茄炒蛋,也让我们看到了,闵行公办的总体实力走强。
对于25届同学和家长来说,闵行区优质市重点高中到校高分低录的风险走高,捡漏空间压缩,需加注意。
主菜已上,再上两个配菜:闵行到区和统招表。
闵行到区,卷度略输松江,比肩普陀,在13区之上。
闵行统招,公办高中的横向比较中,市重跌幅略高于全市,但如我们前面分析,全拜到校的激烈厮杀所赐;区重跌幅全市最小,普高跌幅全市第二小。
综合来说,闵行的卷王风度还在,与松江比较,可能是东邪西毒、前传后传之关系。松江苦于高中优质资源跟不上人口规模、生源质量及教学水平的发展,而闵行,优质资源配白热化的比拼,到校拼得红了眼,统招莫名降了温,实际仍在三伏天。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