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阶段新学期准备攻略大全!6年级家长尤其要关注小升初!

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家长要帮孩子走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使他们较快适应小学生活。不妨参考下面的几点做法:
1.激发孩子入学兴趣。父母可与孩子开一次“家庭座谈会”,认真与孩子做一次交谈。让孩子感到自己长大了,是小学生了,要以小学生的样子来要求自己,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2.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进入小学,孩子无论课上课下都要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服从老师的管理。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孩子入学之后,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
3.锻炼孩子自理能力。上小学后,很多事情家长都不能为孩子代劳,从收拾书包到系鞋带这种小事,都要孩子自己完成。因此,要提前在家中陪着孩子多练习,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4.训练孩子静心而坐。小学实施正规的学科课程,原来孩子上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现在变成长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开始可以是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
5.调整孩子作息时间。家庭的作息时间应努力与学校相一致,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也要做适当调整。每天要引导孩子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的作息时间,也尽量和孩子保持一致。
6.做好孩子姓名卡片。孩子初次进入小学,对于任课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让老师和同学尽快互相认识,家长可以帮孩子做一张“姓名卡”(或“姓名贴”),放在课桌一角,或者像胸花一样别在胸前。
7.准备各科学习用具。下面整理出来入学必备物品清单,分享给大家。
学习用品
1、5—8支左右HB铅笔
带上削好的HB铅笔,配上笔套,贴好标签,写清班级、姓名。在校不能使用自动铅笔。
2、两块容易擦拭的橡皮,在橡皮上贴上姓名贴。
3、1个铅笔袋
铅笔袋功能不用太多,简单大方即可。
4、1个削笔器(在家用)
学会使用削笔器,铅笔每天在家削好,削笔器不带到学校来。
5、1把简易直尺
尺子一边是直线,一边是波浪线,能放进笔盒里,贴上班级、姓名。
6、1个书包
可选用40到42厘米左右高的书包,左右两边各有插袋,不带拉杆。
7、自制姓名卡
用卡纸制作一张可立在桌面上的姓名卡,在其中一个立面写上你的名字。
8、美工用品
24色油画棒、黑色水性记号笔、水彩笔、固体胶、带拉链的帆布工具袋。
生活用品篇
1、1个水杯
水杯选用带盖的,轻巧易携带的,杯口大一点的。用标签贴上班级、姓名。
2、1块餐垫或1条毛巾
在校就餐的同学请将餐垫或毛巾用专门的袋子装好,午餐时铺在桌上,用餐后放回专用袋。
3、卫生用品
①每天随身携带1-2只口罩。
②适量纸巾和清洁湿巾。
二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
在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中,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与学习习惯辅导,使得孩子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上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关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的帮助,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一年级升二年级之后的学习,最主要的还是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因为接下来的三年级是小学课程转化的重要年级,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个阶段可以从这几方面做准备:
1.继续强化作息规律。作息时间,既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保障之一,也是孩子一生都受用的好习惯。一个人能够在任何时候都正常作息,他的自控力一定是非常好的。
2.加强孩子体育锻炼,有健康才会有一切。二年级的课程比起一年级稍稍有些难度,我们让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身体健康,磨练孩子意志。
3.培养孩子优良品格。我们要有一个共识,做人永远比学习重要。不要让孩子变成一个自私、懒惰、撒谎、拈轻怕重、没有责任感的人。
4.教会孩子生活能力。生活中需要学习的技能我们都要教孩子:自理能力、安全意识、交友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表达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
5.加强孩子书写训练。低年级是孩子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手好字不仅是孩子认真练习的展现,更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6.提高孩子作业速度。二年级数学主要是计算和应用,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做十道计算题,注意要有时间的限制,关注孩子的计算方法和正确率。
7.多带孩子观察生活。周末空闲时间,家长可以带孩子逛逛公园,走进博物馆……带孩子亲近自然、学习知识时,也不要忘记与他们进行互动交流,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8.坚持陪伴孩子读书。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阅读,需要学习,需要进步。让孩子阅读吧,陪孩子一起阅读吧!
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从培养学习兴趣转向大量知识系统性学习,孩子往往不能及时地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加上训练的不足,会出现遗忘、理解混乱等现象,所以引导让孩子适应中年级的学习状态尤为重要。
1.调整正确心态。作为家长,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孩子成绩上的变化。因为从三年级开始,语文学习不仅增加了策略单元,还增加了习作单元。很显然,学习难度在逐渐加大。
2.提高自控能力。进入三年级,学习压力增大,难度增加,娱乐时间变少,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孩子容易变得浮躁,学习成绩起伏大。这时,家长更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
3.明确学习目标。这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二是近期目标,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课本知识上多下功夫。这更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4.掌握学习方法。万变不离其宗,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家长辅导孩子时,不要将答案完全告诉孩子,要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一步步地完成。三年级需要加强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5.强调课前预习。三年级的语文基础部分仍然以字、词汇、句、段为主,开始扩展到篇章,能力部分则开始注重分析阅读和写作。在预习时,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把课文读熟,把不懂的地方提前弄懂。有难度的地方做上记号,让孩子上课认真听。预习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课后习题就是预习最好的思路。
6.强调阅读积累。在不能丢掉字词的情况下,除加强在家听写、默写外,要鼓励孩子多读书,并要求孩子积累,不光是看,还要动笔摘抄下来。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良好的摘记习惯很重要。
7.坚持亲子共读。古诗和日积月累部分,基本上都是传统文化知识,孩子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它又是基础部分的难点和重点,这个可以多花些功夫去熟读、背诵、听写、默写,为正常上课时减轻压力。
三年级升四年级后分水岭逐步形成,就学习习惯而言,这个阶段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各种学习习惯将开始逐步固化下来,甚至伴随孩子一生。当然这种学习习惯既包括了好的习惯,也包括不好的痼疾。针对学习内容而言,难度有了质的改变。在三、四年级时,孩子的书面语言开始超过口头语言。
语文:
1. 课外阅读:继续倡导“海量阅读”。
2. 课内阅读:集中学习“提问策略”。
3. 习作练习:有效提供“习作支架”(构思、选材、表达、修改等方面)。重点学会:按顺序,把事情过程写清楚;抓重点,把一件事中重要内容写清楚。
4. 口语交际:乐于交流讨论,生动表达自己。
5. 综合性学习:明确学习任务,按要求开展活动。
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孩子会明显感觉语文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轻松掌握了。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孩子无论从心理发展还是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在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一定的难度,又非常重要。
数学:
开始接触几何、计数、行程、数论等内容,孩子数学体系日趋完善,需要通过知识提升为今后的知识突破做充足准备。
进入五年级,这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因为五年级孩子开始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如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话,那后面也会力不从心。
为了帮助好孩子度过这个阶段,需要做到:
1.良好习惯要坚持。坚持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笔记;课后,及时整理练习,并且定期复习。记住变的是内容,不变的是坚持。
2.基础知识要巩固。小学阶段,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语文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扎实,比如,四会生字,必背课文、古诗文言,必须烂熟于胸。
3.学习方法要灵活。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需求,为他们打造适合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全面、有效、健康地发展。当然,我们更应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助力孩子的进步。
4.及时整理与归纳。要有自己的归纳整理本,坚持每日做一题,懂一题,将错题滚动练习,将知识点网状化,不懂就问,举一反三。
5.会制定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高年段,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四升五有一句话:巩固基础,把握变化。
进入六年级,摸清、归纳、整合明晰的知识网络,建立稳定的知识框架,开展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思维发展、阅读进阶、写作及表达提升,都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教孩子学会课堂记笔记。孩子一定要养成边听、边记,边想、边记的好习惯,只有这样,课堂上所学才能更好地吸收,也才能更好地运用。
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最好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大声朗读课文,对语文、英语课本中的重点内容一定要读出声,而且要坚持不懈养成习惯。这样孩子说话时才有底气,有利于他们的表达、写作及人际交往。
大量阅读人物传记。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大量阅读人物传记,有着积极的励志意义。 当然阅读也要需要方法,建议可以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固定的内容,然后引导孩子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说一说读后的感受。这样可以让孩子阅读的同时,思想上也能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心理上有所准备。这个时期可能最大的考验就是作业量的增加,这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力和承受力的考验。其实无本质的区别,只是挑战更大,但这种挑战也是随着孩子的能力的增加而增大的。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学得轻松。
学习上也要有所准备。当天事情当天清,不要堆积到交作业时才恶补。 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上初步指导,要强调六个环节:预习、听课、笔记、阅读、复习、作业。
新学期开始前,做好预习准备。步入六年级,学习任务会大很多。利用这两周的时间感知六年级的学习重点,感受六年级的学习氛围,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进入六年级的学习状态。
调整好心态。面对即将毕业的一年,家长和孩子都有可能会茫然、焦虑。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别把压力和焦虑的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心态。只有我们拥有了良好的心态,孩子才能更坦然接受压力与挑战,以良好的状态面对这个特别的一年。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