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如何规划和准备——找准定位,事半功倍

有关2025年小升初,上一篇文章分析了头部一线学校。今天我们来讨论如何做择校定位。
设定合理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在合理目标下使力,才能带领我们驶向正确的彼岸。目标设定不合理,会导致一系列实践操作上的问题,例如目标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搞得家里鸡飞狗跳,怎么鸡也鸡不上去,大人小孩身心俱疲。
所以,万事开头难,第一步,要谨慎一点,考虑周全一点。
“以终为始”,是设定目标的核心方法之一——我们首先考虑阶段性的终点在哪里,一步一步往回倒推。
当然,目标设定之后不是一尘不变的,动态管理目标同样重要。
K12教育的阶段性终点是高考。家长们鸡娃,一个重要节点是希望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之后,孩子成年,真正开始独立,家长能插手的事情非常有限了,所以鸡娃到高考基本可以说结束了。
既然以“高考”为“终”,那么我们需要了解上海高考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尽管听上去有点遥远,可是只有看清未来,才能清晰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2024年上海高考约有5.4万名考生参加考试,这一数字与去年大致持平,本科批次控分线403分。
按照高考录取学校档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档位:高考分数600以上|清北
高考分数线618,排名全市前70名。
618同分较多,所以619才能确保上岸清北。
第二档位:高考分数580-600|复交
高考分数线580以上,排名全市约前2400名。
复交多以综评批次录取,按照1:1.5比例投档,按照校测成绩折算之后,实际高考裸分录取分数线可能要上调。不过考虑到牛蛙们在高考发挥中存在波动性,我们暂以前2400名这一相对宽松的范围作为分析基础。
第三档位:高考分数560-580|科纽同华财
高考分数线566以上,排名全市约前4000名。
这一段位录取分数线集中在566-580之间,厮杀激烈。
第四档位:高考分数540-560|外理东上
高考分数线538以上,排名全市约前10000名。
这是上海本地211最低分数线要求,许多上海家长关心的底线水位所在(日后应聘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HR对于学历的基本要求)。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倒推中考定位和目标:
目标清北,全市7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四校顶级班型
目标复交,全市200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四校
目标科纽同华财,全市400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四校分校或头部八大
目标外理东上,全市1000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八大
(注意:上述需进入何种学校及班型,是指为了大概率实现目标下的要求,个性化结果因人而异)
每年上海小升初上岸群体约为1500-2000人左右。蛮凑巧的,基本与目标清北复交总人数档位吻合。
所以家长们考虑小升初环节的择校必要性之前,先想一想:孩子是要以清北复交为大学目标么?
到这里,我们可以把上面的小结补充完整,以高考出口倒推小升初择校目标和定位:
目标清北,全市7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四校顶级班型,初中需上岸一线学校
目标复交,全市200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四校,初中需上岸二线学校理科班及以上
目标科纽同华财,全市400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四校分校或头部八大,小升初不一定要择校,中考分数约695分以上
目标外理东上,全市10000名以内,高中需上岸八大,小升初不一定要择校,中考分数约690分以上
(注意:上述需进入何种学校及班型,是指为了大概率实现目标下的要求,个性化结果因人而异)
看到这里,家长可能存在的困惑是:我如何准确定位孩子适合或者有能力去哪所大学呢?
嗯,上面的方法称之为“以终为始”,或者也可以叫“自上而下”。同步地,我们可以结合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评估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准,并将之放到市场上去看,竞争力到底如何,做出定位判断。
建议的评估维度包括:
孩子数学能力如何,在全上海来看,排名大致处于什么位置或者梯队?
孩子英语竞争力如何,该考的证书是否已经具备?综合能力达到怎样的水平了?
孩子其他方面具备哪些特长,这些特长对于升学的帮助几何?
孩子学习兴趣和习惯如何,能否支撑ta在初高中阶段可持续发展下去?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