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升学丨小升初阶段如何合理规划?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12 浏览




找好目标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可以初步选定几所心仪的学校,并提前了解并做好准备。

在选择目标初中时,要结合自身需求考虑是公立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并考虑集团内是否有高中部,因为有高中部的学校在初升高时会有签约优势。

另外,也要考虑目标初学校是属于区属还是市属,这会涉及到孩子学籍是否对口问题。公立学校除市属学校之外可能存在学籍限制无法跨区,而民办学校则可以跨区。

关于初中住宿与不住宿的问题,每位家长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家长认为初中孩子住宿不费妈,而有些担心孩子在外住宿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即可。

总结:小升初是一场长跑,在途中有明确的目标驱动才不会迷失方向。当然,我们也可以多选择几所目标初中,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学习规划

校内:

首先要重视期末考试,因为某些区可能会以期末考的形式进行调考。尽管小学内部成绩不公开排名,但好的成绩会留存并对小升初有帮助。

争取校内奖项如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荣誉,这对福田与罗湖学籍的孩子报考深外有加分作用。

校外:

受到双减政策影响,孩子在校内接触的知识有限。如果决定择校升学,就需要让孩子接触校外的拓展知识。BS和MK等考试都会涉及校外的知识,仅依靠校内所学是不够的。

如果孩子在机构学习,应该争取提升到更高级的班型,这能证明孩子实力更强,也会增加孩子在小升初阶段的选择机会。

多关注BS活动,赛前多刷真题,争取更高的奖项。

总结:双减之下有一部分家长选择了直接躺平,造成了大家都躺平的假象,现在小升初在政策的压力下从早期的大张旗鼓转为现在的秘而不宣,千万不要被这些假象所蒙蔽!


BS助力

在小升初的道路上,BS是一个绕不过的难题。如果选择走择校之路,就要重视校外知识与校内知识之间的差异。

虽然每个小学都有很多孩子在校内取得A甚至A+的成绩,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在杯赛中获得一等奖。因此,进入好学校的标准仍然需要用校外成绩来衡量。

特别是在数学类比赛中,孩子们应该在小高年级时努力争取一二等奖,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简历在众多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当然,其他学科的比赛也可以证明孩子的实力,使简历更加丰富。

总结:在秋季这个赛事活动密集的季节,尽量让孩子参加可以参加的杯赛,因为在选择学校时,获得好奖项和名次会增加孩子的竞争力。


写在最后

小升初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但经过努力后将获得巨大回报。现在中高考的压力增加,好学校开始提前在小升初阶段抢占资源,择校择的是名校,是最佳的学习氛围和教学资源。



发布于 2024-08-03 06:1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