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还是凤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高中?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82 浏览




中考择校往往就像一场博弈,参与者就是格局制造者,会有新校爆冷,也常有黑马出现。今天来聊聊如何去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目标高中。首先可能有家长会说,评估一所高中自然要看学校的高考加工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毕竟孩子读高中都是奔着考好大学去的。那么,如何考量高中学校的育人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需要重点关注?




高中加工能力怎么看?


很多家长常用学校头部学生升学情况来判断一所学校的育人能力,这部分数据也是相对更易得到的。


各位家长,走访众多开放日,你是否听过哪个高中说自己高考成绩有所“退步”?是否有听过有高中说过自己“高进中出,中进低出”?既然成绩注定有涨有跌?那我们如何看待各个学校的“加工数据”呢?


拿中大线做举例标准,假定某届高考生在深圳排名1300名可上线,三年前如果A高中录取全市前1300名学生10个;B高中录取全市前1300名是15个。三年后高考,A学校达到中大线的是20个,B学校达到中大线的是25个。


那么这个时候,哪个学校的培养能力强呢?

(1) 从上线人数看,B校25>A校20,显然B学校数据更好看。

(2) 从上线人数增长看,A校增加10人,B校增加10人,增加数相同。

(3) 从上线增长百分比看A校(20-10)/10=100%,优于B校(25-15)/15=67%。


当然这里要看的不仅是数据比例,显然从入口1到出口2个和入口100到出口200,增长率都是100%,但显然后者难度要大的多得多。此外,还可以去关注学校的生源结构,中考录取大部分生源处在什么阶层,三年后这批学生的高考出口又是什么层次。网络上流传一版“增值性评价”图表,大家可以参考看一看。


图片


总之,不要轻易以个例来断定学校的加工能力,尽量综合去看。文化生就重点对比一下纯文化的重本率,艺体生重点看艺体生的高考情况。优进优出,体现一所学校对优生的培养能力,“守”住优生也非易事。中进优出,体现一所学校对普通生的培养能力,普通生说的是大部分学生,而非中考失常的某些个例。




中考从哪些方面去择校?


1、育人理念:通过各渠道都可以了解到,比如学校的开放日、官网、官微、宣讲会等等,这是学校的灵魂,值得好好地去理解。


2、育人能力:也指高考进步率,是学校对学生培养能力的体现,可通过学校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和市教科院的评价作参考。


3:重本率:通常指一本线和高分优投线。这部分数据多且杂,要以市教科院公布的为准,在看数据时要注意艺体类和文化类统计方式,要做好区分。


4:师资力量:建议以本年学校宣讲会发布最新内容为准。


5:校风文化:校风文化看校长,强将手下无弱兵。


6:课程体系。7:办学特色。8:硬件设施。9:生活保障。


10:交通情况:部分家长还是很关注交通距离的,但因为距离较偏、较远而放弃一些优质的备选校,还是有些可惜的。




志愿填报时考虑哪些因素?


1、孩子的成绩处在什么段位,也是说孩子的预估分数大概在多少分和排名情况。这些是志愿填报的基础。


2、哪一所学校的育人理念好,育人能力强。读高中的目的是成长和想考上好大学,学校的育人能力比生活保障和交通这些事情都重要,说实话,深圳的高中学校条件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3、学校的纯文化重本率多少?重本率只是学校办学业绩的一方面,如果你的高考目标不是北大清华,轻易不要拿清北的个例来衡量一所学校,要看学校整体的办学绩效。最佳性价比的选择是:纯文化重本率高而录取分数线低的学校。


4、在选择学校实力差不多的学校的时候,要考虑哪所学校更容易被录取,毕竟能被录取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分数线低一点的,指标生利用率低一点的,跨区域的学校,这些更容易被录取。


5、压线进入目标高中,并不代表成绩垫底,做了“凤尾”。通过指标名额或自招考入志愿高中的学生可能存在“降分”录取的空间。除了头部几个学校,成功获得这些“名额”的考生分数线一般都会低于中考录取线。但想要进入重点班做“鸡头”,除了签约条件,裸考一般都要高于录取线分数线一段才有机会。


当然,如果分数高,但未签约也是进入重点班。


6、设置志愿梯度,做好保底安排。要考虑到万一孩子中考发挥不好的情况,要做最好的打算,也要做最坏的打算,各梯度志愿学校都要考虑到。




发布于 2024-07-12 05:32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