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学格局系列 | 教育集团化办学——虚假的繁荣

大语文教育
大语文教育 00后女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97 浏览




PART.01


说到小学格局,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就是“教育集团化办学”。

教育集团化办学,对如今的南京家长而言,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

因为早在2007年,鼓楼区就率先成立琅琊路小学教育集团,开启南京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之首。

但近年来,南京陆续成立了众多教育集团,教育集团中包含直属分校、分校区、合作学校、托管学校、联盟校……

教育集团内学校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让许多家长头痛不已!

何为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有什么优势?

教育集团中的本校和直属分校有哪些区别?

加入了教育集团之后,成员校都有哪些变化?

合作办学和托管办学两种办学模式有什么不一样?

本校和联盟校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幼升小、小升初择校,值得考虑这些集团校吗?

……

今天我们就针对家长的这些疑问一一解答。


PART.02


首先,教育集团是由多个学校组成的大型教育机构,通常由一家或几家母公司控股,拥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教学资源和品牌形象,旨在提供更全面、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务。

本部学校会扩建分校区是因为本部容纳不下这么多学生,学校需要租借一个区域上学,但通常离原校区不远,而且分校区除了和本校不在一个地理位置外,师资、教学等等其他方面都会保持一致。

而直属分校则是教育集团下属的分支机构,一般和本校在同一个行政区,本校会直接派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教学质量有保障,含金量很高,是目前成绩最显著的分校办学模式。比如拉萨路小学和它的直属分校银城小学。

托管办学一般也和本校在同一个行政区,薄弱学校通过名校托管办学后,会得到名校的辅助教研。比如清水亭小学托管给了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采用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校和本校一般不在同一行政区,一些新建板块的名校分校主要采取这种办学模式。

联盟校即水平相当的学校结成联盟,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联盟校的教学设置、信息设备、课本课程、优秀师资等软硬件资源可以共享。例如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和第三十九中学,同在树人联盟,进步与发展的路径更容易引进、消化和吸收,可平行移植。

所以加入教育集团后,对成员校最明显的影响就是成员校能够通过总校的名校品牌效应吸引优秀老师、优秀学生,节省学校发展、打造声誉所需要的沉淀时间。

其次,以名校为龙头,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研、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统一管理,可以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而且通过加强师资流动,共享优质课程等,使集团内相对弱的学校可以提高教育资源,从而拥有较快发展成优质学校的可能。


PART.03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南京全市586所义务教育学校中,有83个优质教育集团、教育联盟的主体校,覆盖了全市432所学校。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2021年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称,计划到2025年,主城秦淮、建邺、玄武、鼓楼、栖霞、雨花台六区义务教育紧密型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90%以上,其他区达50%以上。

那么南京这些赫赫有名的教育集团下到底有哪些分校,属于什么样的办学性质?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

图片

(点击查看大图)


PART.04


幼升小、小升初择校,值得考虑这些集团校吗?

我想这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作为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客观分析。

就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集团化办学同样有利也有弊,好处上面我们都讲过,下面说一下集团化办学的弊端。

弊端之一:满城都是名校,意味着满城都不是名校了。

就像一场考试结束后,全班学生都是满分,都是第一,原本第一的那种自豪感、荣誉感就会荡然无存。

懂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是有规律的,学生是有花期的,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每所学校也不可能完全复制。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优势,组建教育集团之后,各个成员校之间需要磨合,原来存在的优势可能就被磨掉了,被集团名校给“同化”了,教育的针对性可能会变弱。

换句话说,就是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压力过大,成员学校办学自主性积极性降低,集团内学校出现同质化等问题。

弊端之二:教育集团内部的教师经常需要轮岗,轮岗以后老师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学校学情、校情等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轮岗效果可能一般。

北京市某教育集团办公室乔慧莲主任讲过:“目前,核心校和其初中分校间互派教师的情况比较普遍,得益于两所学校是同一位校长。而核心校与其他成员校之间的师资流动,因人事关系等诸多限制,较少涉及。当某个学校某学科突然有老师调走或退休了,排课就非常难。”

可见,教育集团中核心校骨干教师的师资流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一般的成员校和核心校之间的师资很难流动,并且在此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缺失也会对本校造成不小的影响。

弊端之三:教育集团内部由于缺乏外部竞争,可能导致内部的成员校安于现状,发展变慢。

弊端之四:不利于因材施教。

假如一个教育集团的牵头学校是本区域的优质高中,成员校里面有初中,有小学。那么,这个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可能就采用这所优质高中的办学理念。高中、初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办学理念也是不一样的,最优质高中的理念顶多就是高中学校里面的佼佼者,但是放在小学里面不见得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的。

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是缓慢的。坦率地讲,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作用确实不会立竿见影。

不过教育集团的出现,还有一点隐晦的好处,即容易出现“直升生”的擦边球现象。

因为教育集团涵盖了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集团内部为了留住优秀的学生,就会打政策的擦边球,在小升初、初升高实施“直升生”的升学方式,也就是内部“掐尖”。




发布于 2024-07-04 06:44

免责声明:

本文由 大语文教育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