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句话最终讲下海淀“二派”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17 浏览 1二派仍旧是纯摇号看运气,不看成绩,不看距离,不看其他二派摇号规则同一派一样,还是按照所填志愿顺序整个学区依次摇号,纯看运气。2“二派”的名额有多少我不知道,知道的人也没有说出来的“名额”这个事家长们最关心,因为一派公布了各校名额,但是二派没有公布。其实各区都没公布,哪怕像东城公布了二派名额,但名额中真正有多少是开放给您的也不清楚。所以就不要问名额的事情了。所有有关名额多少的结论,其实都是猜测。另外概率这个东西是和分子分母相关的,分子是学校的名额,分母是填的孩子数量,其实两方面都是未知的,所以只能猜着闭眼填。3如果一所学校在好几个学区都有招生,那给各学区的名额是提前分配好的之前就有过同样一所学校A片区的家长一志愿没有录进去,B片区有家长二志愿录进去的情况出现,所以可见学校的二派名额是分配到各个学区的,而不是统一的。但还是那句话,学校到底怎么分配的名额,教委知道,但是没有公开,所以外界还都是不知道。简而言之就是“知道这学校在这个片区招生,但是招多少人不知道”。4可以简单理解为越“好”的学校,在二派中所“剩”的名额越少这里的“好”,指的是民间对学校的普遍评价。比如您或者泽哥认为某所学校不太行,但是民间对这学校的评价还不错,那这就是“好”学校,在二派中所“剩”的名额就会越少。道理就不展开讲了,结论确实就是这个。5反正都到“二派”了,一志愿建议冲一把如果是我,虽然好学校的名额少,但我也会从我相对比较认可的几所学校中,挑选一所作为第一志愿,“冲”一把。包括有些接到电话指导志愿填报的,我都建议按照电话建议来,毕竟都是赌,还不如赌一个认可自家孩子成绩的学校。6直接二志愿就用来保底,不考虑三志愿接上一条,既然一志愿都“冲”了,那二志愿就直接“保底”了,也就是填学区里我倒数第二能接受的学校。有家长说我这个学区有两所学校我都一定不能接受,那可能也要矬子里拔将军,或者参考下一条。7有实在不能接受的,直接一志愿保底比如上面说有俩一定不能接受的,就不要考虑学校好坏,从您还能接受的学校中选一个民间评价最“不好”的,也就是所剩名额相对最多的。如果猜不出来,就选离家近的,两个原因,一是离家近的按道理分配的名额应该较多,二是中学家近能省很多时间。8对于“集团”,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现在海淀的“集团”很多,不少学校虽然在系统里还没改名字,但是已经被合并到了集团里面去,所以大家要关注一下哪些学校在集团。集团的统一好处是可以用到母校的练习册,这样至少在练习品质上可以保障(但分校不一定全都讲)。而集团校的好坏,基本上只由这两件事情决定,一个是“母校”的实力;另一个是“母校”的支持力度。之前还有生源的因素,但今年生源因素不需要考虑,只需要考虑上面两个就可以,那两个在学校的官网上都会有一些消息,官网没消息的就是没有。9不能“既要也要还要”有家长想着我既要第一志愿冲好学校,又要第二志愿捡漏,还要不去学区里最一般的学校。这么做当然可以,但最终一定是大概率去学区里最一般的学校。而我上面说的,相当于是尽可能避免去最一般学校的做法。这里其实无所谓对错,每种选择都是可以的,如果孩子真的是运气特别好的那个,那一志愿无论填哪都能摇的进去,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10真“掉坑”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尤其今年这情况,和西城当年有些像。那就是哪怕是学区里最一般的学校,一定也会有好学生。所以进校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好学习“搭子”,找到学习的小团体,一起努力一起进步,这样也不容易掉进其他的小团体中。然后校外努力学习,激发孩子自己的学习动力,拼中考,一样也有很多机会。最后就说这10句话吧,可能有些解释的不太完全,家长看了也没能理解,也没关系,就按照家长自己的想法来就行。到这个时候了,都是看命。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