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的牛娃已经不够分了!

今年的小升初,和历年都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
一、今年是摇号新政第四年,是疫情恢复后第一年。
这不是一句废话哦,因为摇号新政今年已经进入第四年,在经历过三年的洗礼后,这一届的家长已经基本和最后一届不摇号的家长相比,无论在择校观念上,还是鸡血氛围上,都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对名校的渴望之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换句话说,政策威力已经完全显现了,4、5年前那疯狂的择校热已经基本没有了。再加上三年疫情干扰,全面网课的流行,选择躺平(即摇号或者对口)已经成为主流。
二、今年这届是出生人数最高峰(已经历的)。
今年小升初的孩子,基本上都是2011年-2012年出生的。
历年出生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出生的这届,是人最多的一届,也就是现在在读4年级的这届。 而今年5年级,现在小升初的这届,虽然没有明年这届人多,但在已经经历的年份里是最多的,在未来若干年里,也会基本就是第二出生人数高峰年。因为从2013年之后,出生人数就渐渐下来了,到了2016年放开二胎后虽然略有反弹,但之后还是断崖式下降了。之所以分析这个数据,是想告诉大家,今年这届是我们已经经历过的小升初择校年份里、应届生最多的一届。从市场供求关系上来讲,今年理论上是择校市场需求最为旺盛的一年,比已经过去的任何一年都要旺盛——因为今年的人最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没有四年前的摇号新政实施,在今年这么多应届生的现实面前,小升初择校会呈现出一个什么状况,我们脑补一下吧——会有多少人死命的去拼一哥一姐SBL上外附中……会卷到什么程度……
讲个笑话:2018年小升初的那届,为了小升初拼四大杯,最离谱的有七奥八奥的,那届才多少人?而今年这届小升初的人数差不多是2018年小升初人数的2倍了,如果没有摇号新政,是不是会出现十五奥十六奥呢——不敢想象吧。好在,这恐怖的一幕并没有发生,今年这届风平浪静,岁月静好!
三、今年的大环境略有不同
在摇号新政出台2年后,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育培训机构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再叠加疫情因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2022年,好多好多培训机构关门了,倒闭了,走人了。我们看到了头部企业学而思和新东方已经改行带货卖教辅材料了。而2022年小升初的关键时间点,恰恰大家都在家里蹲着,魔都的孩子们都还在家里上网课。说的直白点,就是你想择校也没路径可以走,学校里负责招生的老师也都关在家里插鼻孔呢……在外没有机构,内无法出门的情况下,2022年的小升初成了最为“躺平”的一届。直到2022年11月,大环境开始有点变化了(详见岛叔去年写的文章最近的风向正在变……)。岛叔当时就说过,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恢复经济了。这句话其实包含了很多层意思,就教育圈来说,大家的直观感受应该就是感觉培训机构好像又回来了,现在你是不是有这种感觉了?对,没错,机构开始复活了,这就是现状。
所以,今年的四月、小升初所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应届生人数再创新高,一方面,摇号与对口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个大环境下,苦无优质生源已久的各家初中也开始主动出击,有学校直接出面撩人的,有通过机构撩人(正好机构也开始回血了)的,一场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学霸牛娃的抢人大战在风和丽日的日子里悄然间开始了。
如果你是一个真牛娃,那今年会很吃香。
我们把视野拉回到5年前的小升初那幕,也就是2018年小升初那年。岛叔记得那个时候,魔都一线顶尖初中共有这么几个,一哥的7班8班,一姐的5班6班,sbl的5班6 班,上外附中120的3班(双语班),一共是7个班,按每个班平均40-45人计算,大致就是280-300人。
当年的应届生总人数虽然有10万左右,但实际最终参加过四大杯并且至少获得过一个三等奖以上的人数全市在3000人左右(当年我们做过琅琊榜统计过)——可以简单理解为,参加过四大杯任何一个并且获奖的,那必定是有择校需求的孩子,想拼一线初中的。这个人群数量是3000人。也就是说,魔都一线顶尖初中7个班总计招生300人左右,将从这3000人的池子里去挑选——基本比例就是10:1。
同样的逻辑,放到2023年来看,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供应端其实是增加的。一哥的7班8班还继续存在,一姐只有6班了,SBL5班6班继续存在,上外附中则翻倍了,多出来2个科创班,加上原来的双语班,可以理解为增加到3个班。别忘了,现在华二高也下场直接撩人了,丘成桐少年班,俗称丘少班,要招25-30人。别忘了,现在又多了一个SZ的亲儿子,也下场撩人了,1个班,多少也有25-30人的需求吧。这样七七八八加在一起,你会发现,真牛娃可以去的地方其实很多的,总计的坑位有45+45+40+40+40+120+30+30=390人,也就是说大数有400个左右坑位。
按照学而思培训机构大致20人-25人一个班配置来计算,就是15-20个班。
岛叔粗略算算,把魔都现在奥数培训机构明里暗里还在培训上课的,里面那些的确能称得上真牛娃的都算进去(很多真牛娃其实现在都没在培训班里,都在各大小学里潜伏着,只有真牛娃,这些一线顶尖初中才可能会要,伪牛娃是通不过这些学校检验的),都填不满这400个坑(实际连200人都没有,别说400人了)。这里多啰嗦一句,如果你参加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考试,最终学校给你的回复是欢迎你来报名摇号我们学校,或者说欢迎你来摇号我们学校,如果摇中了,你将会进入好班或者理科班之类的回复,那都是在婉转的告诉你,你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换句话说,因为大环境发生了变化,通过小学里鸡血能够在小升初的时候体现出牛娃潜质的孩子现在其实是非常少了,大部分牛娃现在的状态还是原始状态,潜伏在暗处,并没有在小升初环节表现出来。可以预见的是,那些有天赋、有实力的牛娃大部队将会在不同的初中里在未来四年里不断涌现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如果是一个真牛娃并且现在就能表现出来的话,那么随便哪个顶尖一线初中,都会抢着要你去的,现在是坑比人多,不是人比坑多……
手里捏了一大把OFFER的人大有人在,是去一哥好呢,还是一姐好呢?是去上外240科创班好呢,还是sbl好呢……
有些机构放风制造焦虑,说一线顶尖初中的班级都已经招满了,再要去争取会很难。其实所谓的招满,实质是同一批牛娃在不同的初中都拿到了OFFER,对每个初中来说,就会有招满的错觉,真到了签卖身契的那一天才会知道哪些是要被弃坑的……
今天才4月12日,距离正式签约的日子还有好多日子来……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文章的最后,再提醒大家一点,去年传的轰轰烈烈的高中四校要招小学生的传言迟迟没有落地吧?(详见听说高中四校要收小学生了?——“魔都”小升初系列之四十五)。
为什么最终没有落地呢?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么?
再过五年呢?会不会再来写一篇《 这一届的娃已经不够分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