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早培班是如何培养"一群天才"的?这位学生的分享帖令人深思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477 浏览




仅用四年时间,在我国教育的金字塔尖人大附中早培班读完整个小学和初中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近,一位由人大附中早培班考入北大医学院的学生的采访贴又在网上火了起来!

Part.1


文章中写到,进入早培班必须要拥有北京海淀区的户口,符合条件后还要通过关于智商、领导力、表达力、创造力、知识提取与应用能力等层层测试,最终才能进入人大附中早培班。

考上了早培,就基本锁定了人大附中高中部的门票,名牌大学的大门也就近在咫尺了,前途似乎就此一片光明。

那么,在金字塔尖的人大附中早培班,究竟是如何培养这群特别的孩子的呢?

据这位学生回忆,他觉得当年早培最优质的教育,就是语文素养教育。


Part.2

学生提到:


“在早培,语文老师们几乎不讲课本。大部分的语文素养练习靠给学生布置的阅读和写作作业完成,而不是靠讲题、做题、做卷子


那时候,我读了很多文学著作,像《红岩》《穆斯林的葬礼》《红楼梦》《大秦帝国》等等。


这些书都很厚,像《大秦帝国》12本,每本书都像教科书一般厚。我们还是全看完了。我觉得,我的阅读能力就是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


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周写读书笔记,写你对书的想法,可以是读后感,也可以是其他,证明你读过并想过这本书的内容。比如,你对《大秦帝国》里的人物,比如说秦孝公、商鞅,你有怎样的看法?”


语文教育带给我的影响,是我可能会在某些事上有更超乎常人的理解,感悟到常人不可感悟的东西,我可能在情感上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早培的孩子们需要用四年时间读完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但语文老师却从不要求他们刷题做卷子,而是让孩子大量地阅读名著。

这样看起来有点冒险的教学方式,非但没有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反而是如虎添翼。

有些家长质疑,这种教学方式只针对于早培的“天才儿童”吧?普娃还是遵循题海战术,老老实实地刷题,慢慢地提升进步。

这些家长殊不知,2014年的早培教学模式已经完美贴合了今年9月施行的“新课标”对于语文素养的新标准,2022版新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了明确要求,要求初三孩子的阅读量不低于40万字。

阅读量大的孩子确实会在未来的考试和竞争中,凸显优势。

同样在海淀区有着多年重点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牛师姜天一老师也早就开始使用这种模式了!

他提到:不论是牛娃普娃、提升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就是大量地阅读名著!

关键是,怎么读?
如何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读?
如何让孩子读进脑子里,变成自己的知识?

关于这一点姜老师也给了我们答案,让孩子阅读爱上最好的方式,就是广博激趣!

Part.3


书毕竟是死的,要把书说活,就得靠老师了。来看一下,姜天一自己是怎么给孩子讲名著的。

这是一节讲《三十六计》的课:
姜天一老师非常擅长化繁为简,用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孩子切身明白了古人的战争智慧!

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阅读晦涩难懂的名著,那为什么看小说能那么津津有味呢?关键还是在于趣味程度,到底有没有引发孩子的兴趣。

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厉害的老师,就是要激发孩子的兴趣。

姜老师总是可以把枯燥的历史演绎的生动形象,他擅长角色模仿,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就是历史中的那个人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动作,内心在想着什么,让孩子们非常容易进入状态。

有时着盔甲有时戴头盔,各种"奇装异服"搭配上他不拘一格的风趣幽默,再加上他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妥妥的一堂干货课,让课室里的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图片
图片

再来看看姜天一老师是怎么讲《史记》的
在讲“士为知己者死”时,会让学生角色扮演,以此来让他们身临其境,课堂氛围一点都不死板。

图片

短短几分钟,就将「聂政」这个角色,立体的呈现在孩子眼前。

并从历史背景,到人物生平、人物性格,以及人物最后的结局,完整、清晰,又趣味十足的讲完了,让孩子对「知遇之恩」有了清晰的认识。

以前姜天一老师的课主要以线下课为主,不在北京的孩子想上他的课太难了!现在有了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全国人民都可以随时听到姜天一老师的课了!

图片














Part.4

姜天一老师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有赖于一套有趣的大文学体系和他的教学式。

这套教学体系的亮点在于【破】【立】

破,是指重新排列组合了教学内容。从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中精心挑选、编排、整合出了一套更适合孩子学习的中外文学史。并且不按作品来教,而是按作家来说作品。

图片

这样教会让作品印象更深刻,孩子像是在听故事一样听课,整体的历史感也会更强烈。

同时,由大背景入手,孩子的大局观更强,记忆更清晰、牢固。

立,是指用一种贯穿文史哲的感觉去教,更接近于国外通识教育的教法。

体系上采用“三线贯穿”,也就是将古文、阅读、创意表达三个环节贯穿于每个阶段的学习中,完成输入到输出的完整循环

这样的内容体系,骨架是非常清晰的,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流畅的脉络感,当孩子有了清晰的框架之后,再去填充教授的知识细节,就会格外方便、简单。

当知识点足够丰富的时候,辅助信息汇聚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都会帮助孩子纵向、横向地记忆知识点。

图片

这套体系是由沪江网校倾力打造的课程,其用意,是希望用古文打好国学基础,用阅读构建对文学史的认知,用创意表达将渊博的积累与丰富的情感体验落诸笔端,最终实现孩子人文素养的提高。

它对孩子的古文鉴赏、阅读理解和创意表达能力,都是一种打破再造。

图片



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不完全是姜天一老师一个人讲,还有其他毕业于北大、北师大等学府的老师参与。

比如下面这位北大中文系毕业的赵伯奇老师,他十分擅长讲国外文学。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样的课,你是不是也很想听?
沪江人文素养课都是网络视频课,足不出户在家看电脑、平板即可。
很多娃都看得津津有味,毕竟听故事谁不喜欢呢?

图片

沪江人文素养训练营由沪江网校倾力研发,除姜天一老师外,还汇聚了赵伯奇、郁佳震等教师。

对于这样好的课,今天争取到了 300名的免费名额,还额外赠送电子资料一套。

1、知识素养合集

图片
200个成语闪卡(含拼音、释义)

图片
四大名著知识点汇总

图片
中国传统节日思维导图

2、小学古诗、阅读资料合集

图片
53位唐代诗人图谱

图片
137首必背唐诗(拼音+赏析+文学常识)



发布于 2024-06-18 21:40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