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系早培”“清系早培”对比!在读学生体验分享

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18 浏览




人大附中和清华附中作为海淀小强校中的名列前茅,都开设了“早期培养项目”,不过招生方向和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所谓“清系早培”其实就是清华附中的人工智能实验班,全称“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示范项目”。由海淀区教育两委和清华大学主办,海淀教科院和清华附中承办的。而人大附中的“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项目”,即“早培班”早已被大家熟知。为方便大家理解,整理对比了两个项目的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项目名称
清华附中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示范项目人大附中超常儿童早期培养实验项目
简称
人工智能实验班
早培班
招生对象
海淀区新初一学生海淀区五年级学生
招生人数
120人160-180人
报名时间7月中下旬
7月中旬
教学时间
周末和暑假每学期21天
早培班就读
学制初一初二
4年左右(到初三)
支持单位
海淀区教科院、清华大学
中科院、社科院
师资队伍
清华计算机系、清华附中的教授、老师组成人大附中早培班教师
教学地点
清华附中校内
人大附中早培楼
开班时间
2023年8月
2010年9月
培养目标
探索科技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选拔超常儿童进行早期培养
课程安排
数学思维、计算思维、数学建模、算法设计、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实验等
语文、数学、外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教育、工程技术、艺术体育、校本选修等
升学方向目前来说没明确
优秀者可直升本部高中
注*:以上信息均以2023年两个项目的基本情况来整理的,不排除后续有调整的可能性,招生对象方面两个项目都有放松的痕迹,都有年级更小报名成功的情况出现。


就读体验分享

清华附中人工智能实验班课程安排有:数学思维,计算思维,数学建模、算法设计,人工智能导论、人工智能伦理、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开源硬件以及跨学科融合与实践(人工智能实验)。

图片

家长分享通过报名筛选后,进入到5小时笔试环节的娃大约有1000多人,考试内容包括奥数,初中数学,编程和语文,据说还有神测题。录取人数根据后面入学的5个班,大约150人。后来,随着信息学CSP成绩出来,又有少量C++的高分选手补录进来,但整体还是初中生为主,小强的孩子多,还有少量小学生,最后打乱分班上课。老师都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附中的相关老师,经了解判断,数学测试分数用来分班(也可能存在别的细分维度,但主要是数学);信息学则是根据全部班级测试分数分层走班教学。


中午吃饭30元,据说是主校区食堂自己做的,每次午饭后,老师们会带领孩子们去圆明园徒步,没有特殊原因都要参加。上学期还去科大讯飞做了参观,还有清华大学或者相关专家讲座交流;孩子每周上学回来会做数学、编程相关作业,课件和试卷都是AI班专用的。

人大附中早培班各年报名人数都在2-3万左右,早培录取160-180人左右,但是一般只要入营的,基本9成都会有集团校的面试机会。这些面试的人中,很多都有机会被录取。


据家长分享,人大附中早培语文主要学习古诗词、对联和文言文,加课外阅读。数学进度和初一基本一致,稍快,内容略难于普通初中。老师在课堂上不讲课本知识,主要讲题。如果没提前学过相关内容,会比较吃力。英语讲音标、新概念第二册等,难度和初一基本相当。三门主课每周有周考,成绩波动很大。物理、化学、生物,是实验课,内容比较灵活,是启发思维式的,没有照搬初中内容。学校发下的人教版课本基本是新的,没怎么翻过,书包很沉,开学一个月内大多数人把书包换成了拉杆箱,背不动了。作业量不少,每天写作业至少两个小时,多的时候要写到12点。开学两个月后才慢慢适应节奏,能保证睡眠时间了。



发布于 2024-06-17 21:26

免责声明:

本文由 上海小升初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