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淀小升初二派大变天,小强优普名额大增,你会后悔吗? 上海小升初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106 浏览 24年海淀小升初一派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大家等待过程中也就有了很多时间回顾和分析。一、反思小强和优普的名额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六小强只有十一拿出了大量的名额进入一派。那么其他学校呢?很多学校五百多人的体量怎么来的?往年有所谓的点与捞,但今年到底还有吗?我们没有答案,只能猜测。其实,除了十一之外小强的一派名额都没有变化,如果剩余的名额没有去向,进入二派的话,会怎么样?(如果有了去向,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二派是小片区派位,竞争对手很少。如果小强的名额进入二派,可能导致小强二派的中签率会高于一派。还有一个现象,优质普校的一派名额也没有变化。虽然优普一直有二派,但二派中签率极低。如果优质普校投放更多的名额在二派,有可能导致优质普校二派中签率大增。二、全部学校的观察其实,我们如果看所有学校的一派名额,大部分没有增加,没有多大变动。变动最大的是新建校(建校0-2年的),这也容易理解,学校的软硬件上来了,可以适度调整招生名额,还有借址办学校,还有迁址校(建华)。最大的变动来自十一本校的150人,但其实和101中学也差不多,和十一本校招生体量来比也相差很多。出现重大变化的只有十一北和首师北,这两所学校可以说倾尽家底了。三、一些思考的前提整体上看,一派在扩容,因为小升初人数在增加。但各个学校对比去年基本没有变化(除了两个北)。新增的名额主要来自新校和两个北。在焦点访谈和舆论压力之下,我们也默认基本没有DZ了,且ZB都在压缩。(但愿我们的默认没有问题)那么,名额去哪里了?学校缩招吗?显然不可能,学位压力这么大,扩招都来不及,怎能缩招?除非有其他创造性路径,否则,名额只能进入二派。四、横向流动到属地分配如果大量名额真的安排在二派,那么,二派的格局是否会巨变?我认为,之前的派位有两个横向流动,或者说跨区域流动的机会。那就是全区派位和DZ,这导致很多人可能住在大北边,要去大南边上学,有些人住在大南边,要去大北边上学。同时,在区域内(区域一到五)也是如此,有的区域跨越性也很强。这会造成什么问题?会造成很多孩子会跨地区流动。结果是在一派结束前,谁也不知道某个学区一派能走多少人,能剩下多少人。例如,中关村学区,或者西三旗学区,一派走了多少人?还有多少人需要进入二派?孩子们进入二派后就是JW的压力了。因为二派的原则主要是就近入学,你不能把孩子派到太远的地方,导致只能租房。所以首先是就近入学,保证所有人有学上。有时,名额实在调配不过来,有的人二派可能被调剂,调剂到周边学区。为什么有调剂?那就是这个学区一派走的人有些少,进入二派的人太多,附近的初中没办法安排,只能调剂走了。被调剂走的自然不会高兴,所以一般优先调剂非京。说白了,一派具有不确定性,也许中关村学区的孩子大部分一派都走了,西三旗学区一派没走几个。对于进入二派的孩子来说,一个地方太少,一个地方太多,JW都会很难受。五、3.2万人压力之下JW需要什么?那么,在3.2万孩子要求上学,要求就近上学的压力之下,JW怎么办?首先,要先分流出去一部分人,让整体压力减少,这就是借址办学,借用外区资源先疏散一些,但这肯定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借址办学只能在一派解决,报考十一北,这么远,又要住宿,也只能在一派解决,只能让愿意去的人去。这样,就可以把人口密集区的人先疏散出去一部分。借址办学思路也是如此,让最热门的学校去借址办学,还要保证依然是这个最热门学校的学籍,让大家吃下定心丸。以前JW解决二派问题可能就会很棘手,感觉资源不够用。那么,在3.2万人压力之下,JW必须手里抓住足够的资源,什么资源?就是学位资源。如果JW无法掌握这些资源,一派横向流动的概率也不知道,很可能导致有的学区(指小学区,如中关村学区、西三旗学区这种)孩子太多没法安排,有的学区孩子一派都走了,导致区域内初中学位出现空余。那么,JW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手里必须有足够的二派名额。六、分析再聚焦一派是JW无法掌握的名额(无法掌握哪些孩子能入学,具有不确定性),一派越多,JW的可控性越差,所以一派并没有增加多少名额。其实,DZ也是如此。现在大部分ZB都也是以片区内的学校为主,不是在全海淀区选学校。面对3.2万人压力,JW实施两项措施:1、分流:一个是郊区分流(十一北、首师北),二是外区分流(借址办学)。2、维持一派名额,增加二派名额。维持一派名额,这个东西减少也会带来非议,毕竟是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机会。大量增加二派资源,这样JW的调控能力将大大增强。七、结果是什么?我们在前面猜测了JW这么做的原因,但对于家长而言,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更多的孩子实现就近入学,主要在小片区(如中关村学区、西三旗学区)范围内入学。因为从小学建设、初中建设的角度,学校建设基本是配套的,周边需要多少小学,需要多少初中是有一定比例的。这是在教育布局规划中考虑好的事情。那么,孩子们将大量进入到本学区(如中关村学区、西三旗学区)范围内的学校,也就是说,你进入二派的学校机会更大。之前是什么状况?之前是二派困局。好学校没有名额了(因为DZ、网报等方式用了),二派只能进入坑校。大家为啥反感二派,因为二派大概率掉坑。如果好学校不DZ了,不网报了,就会给二派留下大量的名额。这种大量的名额,会造成二派的中签率可能比一派还高,如十一龙樾一派只有40个名额,哪怕二派也还有40个名额,中签率也要比一派高很多。如果十一龙樾没有别的入学途径,只有一二派,二派可就不止40个名额了,而是200多个名额。当然,这些只是猜测,其实,除了二派增加名额之外,如果我们把目光瞄向小强,就会问一句,小强也会二派吗?大量名额剩下之后,必然也要二派,除非没有名额剩下。其实,十一、101已经有二派了,剩下的四小强呢?会否也有二派?如果二派集中在某个小片区(如十一和101),名额又比较多,确实二派的中签率要比一派高很多。记得有家长自己分析过,认为十一之前的二派中签率可能更高。八、对填报策略的影响如果大家知道可能会这样,或者大家提前猜出了要这样。会不会成为你一派志愿填报的重大决策依据?现在不管一派是赌还是不赌,都是基于中签率,和往年二派的学校名单和名额估计的。往年的二派经验是什么?你如果沦落到二派就惨了,大概率就会掉坑里。一派志愿填报必然是保守的。如果经验是,二派还有很大概率进入小强和优普,大家会怎么填一派志愿?在这个改革年份,信息和经验的不对称性太强。那么,我问一句,如果得知小强和优普给二派提供了大量的名额,你会后悔吗?尤其那些一派保守志愿走了的孩子。如果二派出现大量优质校名额,二派将形成冰火两重天,进入优质校和坑校的机会可能都挺大的,要么天上,要么地上。九、是否有另一个结果?什么结果,那就是小强们二派依旧无踪迹。可能一派后报名结束后,悄无声息之间,已经和某些家长达成默契,直接锁定录取。如何锁定?仅技术问题,不是什么阻碍。当然,还有确认环节,无论是电子方式,还是签字画押,总要确认才行。可是,如果这样的话,无非是迂回再迂回,又回到了原来的路径上。十、一切还是未知数本文作者是海淀初中家长,没有任何内部信息,爱思考,纯给大家玩了一番不靠谱推理,不要当真。至于未来会怎么样,都需要时间来证明。我只是仰望迷雾重重的天空,扑闪着大眼睛的小男孩,胡思乱想罢了。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