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变天:摇号时代来临,然后呢?

前阵子小升初刚过去,各种相关新闻和消息满天飞。
其中讨论度最高的,估计就是帝都可能要取消点招,不让掐尖了。
我一位朋友比较倒霉,正好赶上整改,本来娃还有机会冲一下清华附,现在只能拼运气,等派位了。
看她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也挺不好受的。但事到如今,孩子上什么学校,咱已经没法改变了。
剩下的能做的,就是收拾好心情,帮孩子为适应初中做好准备,毕竟不管在哪儿上,小学和初中课业差别都挺大的。
就拿语文这一科来说,小学的文言学习,强调的是对画面的感知,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到了初中难度会陡增,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小学课本中的小古文
难度逐渐增大的短篇文言文
首先是篇幅,从短句变短篇,有些甚至超过700字,还得全篇背诵。
理解难度也直线上升,字词难了,语义丰富了,明明都是中国字,有时就是看不懂。
比如常遇到的字词解释和翻译句子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给朋友分享了一些私家小技巧,对文言文学习有奇效,大致有3个。
1、整理文言字词表格
孩子不爱学古文,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同一个字古今含义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走,在现在中就是走路,在古文中就是跑,还会根据语境延伸出“逃跑”、“离开”、“奔向”等等意思。
所以女儿自学那会儿,我都让她先把里面需要翻译的字,按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通假字等)和虚词,整理成表格。
每学一篇新的课文,遇到新的字词,或者一字多义,继续积累记录。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表格里所有字词都是通用的,孩子遇到陌生的古文也能接着用。
2、靠积累成语,记忆文言字词
还有一个积累文言词的好方法,就是平时多翻成语,成语是zui精炼的文言文,而且又有典故,还能锻炼娃的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比如“闻名遐迩”,就是远近闻名的意思,里面“遐”是远,“迩”是近,这样记忆远比孩子去记古文中的例句更简单。
3、多看文学典故,积累文学常识
关于文学常识的重要性,咱们之前也强调过。
不仅古诗词学习需要,古文赏析和理解,也一样。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又有特别的称呼,比如黄发,特指老人之类的。
如果大家觉得实在麻烦,也可以找一些教辅书,辅助孩子学习。比如这套《跟着课本学古文》,我上面说的东西,里面都有,甚至还更多。
这套书一共8册,每一本详细解析1~2篇初高中教材里的古文:
l七年级:《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
l八年级:《三峡》《桃花源记》
l九年级:《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
l高中:《赤壁赋》
可以这么说,论插图之精美,内容之丰富,解析之详细和系统,同类书籍里很少有能超越它的。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