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海一派

娃这两天出去研学,我就想懒着,就不长篇大论了,关于昨天的一派结果出炉,简单说几句。
根据我认识的家长们的第一时间反馈和群里家长们的信息交流,可以得出以下判断:
除了各种“合法化”途径,比如ZB之外,可以明显看出确实是阳光招生,全凭摇号时的运气。
理由是,西城方面,我们小学所在的南部片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四中、实验、德胜中奖率,以往横亘在南北之间资源不流通的现象被打破,现在如果有差别,可能最主要的差别是片区学校之间的差别,毕竟除了纯摇,还有就近入学的条件限制。
当然,北部的一般片区也出现了比以往显著提升的好学校摇中率,可以作为佐证。
当然,一般片区摇中好学校的概率提升了,对应的就会是好片区好学校的摇中率下降。但是因为好片区以往通过一派进入好学校的概率并不大,主要都会集中到学区派位阶段,所以现下可能家长们感受还不明显,且好片区几乎没有差校,所以家长们应该反应不会很大,至少不会比取消DZ大。毕竟好片区家长鸡娃的更多,他们对DZ的关注比派位大多了,所以这一波应该能够平安落地。
以前因为房产的上学年限设置,老西城家长可以以集结的方式直接找某部门“对话”,升学这块反而不会有这个担心,因为各种流程走下来一个多月呢,再大的怒气也都消差不多了,心劲儿散了。
西城志愿填报是一次性把所有环节都填报完毕,所以基本不存在“捞”的可能。
有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很幸运,摇中了好学校,自己没中,内心特别自责,觉得是自己没选好。尤其是接到过电话,甚至是很早就接到电话,以为板上钉钉的家庭,结果最后没摇上,内心的痛苦可以想象。
这种情况,家长哭一哭很正常,但是难受一两天就拉倒吧,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了孩子。实际上,初中学校对能力强的孩子影响没那么大,这些孩子可以通过课外补充的方式让自己区排靠前,初升高进入心仪的学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只要家长坚持不放弃,化小升初的挫折为动力,坏事儿就会变好事儿。
海淀方面,作为DZ生态最丰富且集团化优势显著的鸡娃宇宙中心,在面对DZ截断式变化的时候,反应能力是很迅速的,在保证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迅速利用ZB、集团校“烂校”等,先尽量保证一些种子选手进来。
又因为海淀是分阶段填报,一二派之间还有时间,所以一派密电过但没摇中的,学校还有想办法的时间和空间,没摇中的家长们心态略好一点,所以昨天没有眼泪汇聚成河的表现:)至于能不能捞成还得看一看,这指的不是学校去向上管理,而是怎么捋清手里可以利用的空白资源,并能合理分配给没摇上的孩子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捞不上也有可能。或者只挑最好的那部分捞,也有可能。牛娃家长们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明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也能迅速调整心态,面对政策巨变带来的不可抗力,在心里告诉自己能进好学校当然好,不能进就三年后再见,你那里我预定了一个高中学位。
这里我想说,按照现在这个阳光政策,生源高度平均化的情况下,好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差距没那么大了,孩子和家庭的努力程度可以弥补大部分。所以最终,高中小强金刚相见的还是那些孩子。而现在侥幸摇进了好学校的孩子,如果没有很强的实力,最后很可能会是三年到此一游。总之就是,一个小升初而已,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人的好运气是有限的,小升初没用到,那就是在后面等着呢,大家不要沮丧,要收拾心情,振作起来,初中三年倏忽而逝,到时候再大笑一场哈。
最后,对于还没小升初的家长,我想说,目前为止,今年的小升初你可以暂时当做孤立事件,该好好学习还是好好学习,奥数初中一起走,但是奥数不必死扣难题怪题,没了那些乱七八糟的杯赛,减轻了很多负担,可以用到扎实孩子的思维能力上,这也是现在中高考着力考察的地方。
即便以后小升初常态化阳光操作,大家可以不死鸡娃,但是该努力的还是要尽力努力,因为今年高考的考生是1342万,而这尚未达至顶峰,小升初的压力只是被延缓到初升高,而不是压力彻底消失了。
以上。祝大家从长线看,都能心想事成~~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