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海淀or西城?家长选择恐惧症治愈秘籍,西城和海淀的教育有啥区别?


参考最近几年北京高考成绩,海淀一骑绝尘,清北人数比其他所有区都多。为什么大家还是推荐西城上学,西城买学区房呢?想考好成绩不应该去海淀么?
这是个没有最终答案的问题,只能分析利弊,没有对错,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选择。在做分析比较之前,先了解一下海淀和西城的优质教育资源。素有海淀六小强、西城四金刚之称。初中不管是上六小强还是四金刚,都是为了后面的中考和高考。
海淀六小强
“海淀六小强”的名气可以说是全国闻名,从小升初开始就备受家长的关注。是众多外区考生及家长的“梦中情校”,每年的高考成绩也是十分亮眼。
海淀“六小强”指的是:十一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01中学、首师大附中。
01
人大附中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4月,位于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中心地带,校园占地142亩,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相邻,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优势,是一所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

02
清华附中
清华附中已成为教育部直属大学附中、北京市重点中学、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先后被国家教委和北京市评为"德育先进校"、"北京市校园环境示范校"、"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03
北大附中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也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先进体育传统基础学校。成立于1960年,前身为1951年开办的“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7年,“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改制为“北京市104中学”;1960年,“北京市104中学”改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04
十一学校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学校地处海淀区,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两个校区共4600余名学生,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中学。

05
一零一中学
北京一零一中学创建于1946年,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校坐落在圆明园内,南接北京大学,东邻清华大学,占地面积300余亩。北京一零一中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示范性高中、北京市首批实行高中自主课程实验样本校、北京市科技、艺术教育示范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06
首师大附中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始建于1914年,是北京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和首批市级示范性高中校。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西城四金刚
西城“四金刚”是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分校、三帆中学的“简称”,同时也是西城区优质热门初中。坐落于西城的“四金刚”名校是让无数家长和学生梦想的目标,他们是公认的西城四大名校,从高考文理成绩排名,进入国内外顶级名校的学生数量及比例,中考成绩排名,参加各类杯赛及国际级大赛的获奖情况,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等方面,这四所名校的成绩和表现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01
北京四中
北京四中建于1907年,初名为“顺天中学堂”,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增设国际部。现有高中部、初中部、广外校区、复兴门国际校区四个校区。2012年,北京四中教育集团成立,集团含四所学校即北京四中、北京第56中学、北京第39 中学、北京第 156 中。

02
北京八中
北京八中由1921 年建立的私立四存中学和1947 年建立的北平八中发展而来,1999 年学校分为初高中两址办学,为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2012 年成立北京八中教育集团,2015 年合并了原北京八中分校和原 154 中学。目前,学校一校六址办学,分别是金融街本部、西便门东里校区、西便门西里校区、木樨地校区、百万庄校区、京西校区(住宿部)。

0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分校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创建于1917年,前身为北师大女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分校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承办的一所初中校,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唯一的初中部。分校建筑面积29930平方米,于2007年8月竣工,是融合“科技、人文、绿色”理念于其中的新型现代建筑。

04
三帆中学
北京市三帆中学是由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公办初级中学,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初中部。北京市三帆中学分两址办学,分别为新风街本部校区和裕中校区。三帆中学校园环境优美,设备先进,师资优秀,管理规范,校风优良,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异的办学成绩在北京市享有盛誉。

整体来看,海淀、西城的教育实力遥遥领先!海淀“六小强”西城“四金刚”是“清北人的通行证”。
海淀区教育成绩并没有在北京一骑绝尘。但的确优质的孩子多,主要原因是一部分海淀家长有素质、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成长。从清北的录取率能看出,西城略低于海淀。
海淀为什么一直给人感觉在北京教育天花板的感觉呢?这种感觉主要来源于六小强在海淀区的显著地位,海淀六小强一路点招,最好的学生进了六小强,2022年北京高考600分以上8600多人,基本上近半数都是来自海淀,其中六小强贡献约四分之三,假如说东西城的学生成绩是正态分布的话,海淀区的成绩应该是个负偏态。其实成绩不行的孩子也很多,但尖子生的绝对数量多。
牛娃千千万,海淀区占一半,是孩子卷不过牛娃吗,不是,是卷不过牛娃的家长。
她们都是凭自己努力拿到了北京户口,到下一代肯定不是快乐教育的那一套,因为中考高考,就是人生的分水岭,最后都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牛娃不容易,家长更不易。
北京绝大部分好大学都集中在海淀,能上这些大学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卷王。这些卷王上大学之后学习肯定依然非常能卷,因此业余时间相对没那么多,而海淀区又十分大,他们很可能大学期间就没怎么出过海淀。这些卷王毕业后,留在北京的自然是卷王中的王中王,出于对海淀的熟悉,他们里的绝大部分会选择在海淀安家落户。安家落户之后有了孩子,这些卷王中的王中王,怎么可能不继续卷?于是卷王中的王中王子/公主们也就继续卷学习。
除了海淀土著,会来海淀的都是注重教育的父母,孩子的成绩自然比其他区要好,成绩好的孩子会吸引更优秀的教师,这样良性循环,最终造成了海淀区的一骑绝尘。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
海淀有个大问题就是中考竞争相较于其他区要激烈,假如你的孩子是鸡中鸡,当然去海淀卷没有问题,能上六小强,后续基本就保底一个一线城市211,但是如果你是躺平派,中考一旦上不了头部高中,海淀其他高中的教育质量只能说是一言难尽,倒不如去东西朝上个头部高中,外省211还是能保证的。
当然了,去东西城,问题会小很多,但是东西城的房价实在是不允许普通人过去卷,而且存在同样的问题,上不了头部高中一切都白搭。
现在海淀和西城的中小学教育的区别在于,海淀的是上限极高,但下限也低,而西城的上限近些年确实不如海淀了,可西城(包括东城)的下限高。
也就是比如海淀的全部学生算得分是70到100,那西城的全部学生得分就是80到95。对于顶尖学生来说,海淀好于西城,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西城好于海淀。
反映到教育现实上,从升学率上来看,近年清北录取率,海淀占据北京大半,要论清北海淀基本可以说已经完全压制西城,但如果看一本录取率,则海淀就不如西城了,再看普高录取率,海淀不光不如西城,也不如东城,在北京就只能排到第三了。
所以体现在个人身上,就只能看你孩子的学习天赋了,你孩子天赋过人,学习能力极强,就是冲清北的苗子,保底985,那无疑在海淀读书远比在西城强,要是就一般实力,能考上一本大学就算不错,那就是西城比海淀好了,要是再差点,以能上高中为目标,那西城远好于海淀。
西城之所以叫西城,161中学之所以叫中南海附中,不是没道理的,这地方就是小,人少,教育资源极度集中,也越来越均衡。虽然我不能忽悠你们买什么学区房,但是能来西城谁特么去海淀啊.....
海淀的鸡爹鸡妈的口号是:要不咱们把这学校干成市重点算了,成立帮扶小组,每天打卡。
西城的爹妈:无所谓了,随便吧,反正本科能保证。
西城既不能保证你上C9,也不能保证你肯定985,也不能保证你学渣的娃211,但是只要不是智力有问题,本科是可以保证的。
综合来看,海淀第一梯队的小学,胜在娃本身的智力、家长的教育资源,北京新贵,走在时代前端的new money;而西城第一梯队的小学,更有点老北京的味道,它是个入门券,进门之后不说躺平吧,至少可以相对佛一点,比如做作业做到凌晨的情况,西城的孩子并不多。
所以整体来看,海淀适合鸡娃家长,且非常适合。如果你的孩子是牛娃,去了海淀甚至能有更好的跃升机会。西城则适合佛系家长和普娃,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做到舒适与教育共存。

全部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