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已成过去式……

梁老师
梁老师 北京小升初老师~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365 浏览





物极必反,可能说的就是现在这种局势,事物的发生都有其规律,由当年的坑班时代,到学校的“各显神通”,再到如今封锁了绝大部分入学途径,一言难尽……


2019届升学季结束之后,算是一大分水岭,那时候公开分享升学动态还没有本质影响,升学途径也多样,民办校可以考试选拔,公办寄宿用来点招,点招空间比现在大很多。


随着时间推进以及年底新冠疫情的爆发,太公开的场合分享升学动态首要的影响是活动本身,以及对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这时候如果在太过公开场合分享升学动态十分不合时宜。


随着公民同招,民转公,网考水分增大,等一系列变化,信息也逐渐变得更为隐蔽。活动难度加大的同时,给升学季都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性。


仅仅是搬运信息是不太够用的,这一点我在2019届(目前高二)小升初过程中发现了,即便是很确定的消息也会随着时间推进而变化,打你个措手不及,唯有靠自己换位思考以及对形势的预判才能更为接近真相。


这也是今年为什么传播出这么多“爆炸性”消息,退货、取消DZ、倒查、严查、取消网报,这些字眼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句句震撼,能在你的心里引起很大的波澜。这些也绝大概率是在某些地方传播出来的,假的?可能大概率是真的,但会这样吗?大概率不会,因为这背后有更多更深层次的底层逻辑支撑,这些才是核心。


信息误导也是焦虑的来源之一,只说问题不给方案也是。


在2019届的时候实际上我在心理就暗自在想,在传递出相对准确的消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保护好活动,保护好学校,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机会。


几经辗转,在五年后的今天,消息的传播实际上没有刹住,实际老粉应该能够发现,现在公众号里面很少有人再写升学动态了,反观小红书平台的“兴起”,大有2019年之前小升初的阵仗。


那个年代有“家长帮”、“老金聊升学”、“小石头侃升学”等等,那是个相对开放的年代。


随着双减等影响,家长帮关了,老金改叫了院长,石头离开了那个号,我想这个号,完成了阶段性的使命,至于未来,依然是更多的分享育儿、教育相关的话题,规避开忌讳话题,为家长在教育焦虑中寻得一丝丝光明,找寻到合适的方向,哪怕只是影响到一小部分人,我想也是值得的。


海淀模式有其特殊性,最为内卷的时代还没来,去年北京市高考人数5.8万余人,2024年海淀区中考2万余人,一年级有4.1万余人、朝阳区3.31万、西城区2.44万、东城区1.46万……


目前最为焦虑的小升初家长,再耐心等待几天,报志愿期间看有无“橄榄枝”,对于未来面临小升初升学的家长,更是迷茫,那么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答案,择校空间在减小,只不过不知道到底减到多少。而中招集团直升在接下来会大力推进,预计2025年会有质的改变,而同年全员校额到校将实施,这便是接下来的趋势。


全民卷奥数时代已经过去,而接下来更需要大家提前找准方向,最后天分的那波继续有空间,未来这个比例可能趋近大约1% ? 谁知道呢,拭目以待吧。除此外大部分人更为适合走综合应试路线,一方面会有相关的机会,且对进入初中做很好的铺垫,再其次是找准孩子的特点,今年开始中招特长可是又增加了不小的空间。


“鸡娃”不应仅仅针对成绩,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动力,然后才是具备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非为了“一纸文凭”。自发学习的学生后劲儿十足,而成绩被强迫学习的学生,到后面就是还债的时间了……



发布于 2024-05-27 10:11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梁老师 原创发布于 家长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

广告

已收录至专栏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5 京ICP备20005761号-2